黃行雯
(福建省廈門市集美區(qū)樂安小學 福建 廈門 361000)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語篇閱讀是學習單詞和語句重要的方式,而主題式語篇閱讀其實就是在語篇閱讀的基礎上加入閱讀的主題,涉及一些明確的主旨思想,然后借助主題閱讀片段對單詞和句型還有語法知識進行進一步的教學。這樣的教學模式打破了傳統英語學習的方式,能夠改變單純的死記硬背學習英語單詞和句法的形式,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感知英語和運用英語,使得學生靈活的掌握知識,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本文就主題語片式教學在小學高段英語中的應用情況進行具體的分析。
1.1 語篇。語篇是英語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概念,語篇也是一個重要的語言使用單位,可以開展口頭的形式也可以借助書面的方式呈現出來。語篇本身是一系列的連續(xù)性的句子組成的,具有著銜接性和連貫性。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語篇可以是一個小的故事,也可以是一個小的短文或者一首小歌謠。它們都具有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充滿了趣味性,并且圍繞著一個語言知識點進行編寫。
1.2 語篇教學。語篇教學針對于傳統的注重詞語、句子和語法教學而提出的一種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把重點放在了指導學生從語篇的角度去分析語言材料,從整體出發(fā),然后進行單詞和句子以及語法知識的學習,這和傳統的教學模式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性。
1.3 主題式語篇教學。主題式語篇教學其實是結合英語文字中的主題或者特定的情境展開教學,這樣的教學具有著一定的整體性和連貫性還有目標性和情境性。這種教學模式對于提升學生英語學習效果有著重要的意義,有助于學生吸收和學習英語知識,從整體上提升學生的英語水平,實現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發(fā)展。
2.1 運用軟性作業(yè),提前預習,梳理語篇信息。小學英語的學習不僅僅是在課堂上進行學習,課下的學習也是非常重要的。畢竟英語課堂實踐的時間是有限的,所以在英語課堂中教師更多的給到的是學生的引導,但是不能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能力。為此課下就需要讓學生把握好預習和復習的時間,這和課堂教學存在著密切的聯系,每一個部分都不能缺少。課前預習也是保證學生在課堂中可以高效的學習的關鍵,讓學生正式進入到課堂之后能夠快速的吸收知識。通過預習學生可以大致的了解學習的內容,也能帶著問題思考,進行重點學習,具有針對性。那么在主題語篇式教學中教師應該為學生布置一些軟性作業(yè),讓學生更好的完成課前的自主預習,提升英語學習的效果。軟性作業(yè)其實就是教師在進行新的語篇教學之前,讓學生自主對語篇進行分析,從整體上對語篇有一個認識。比如語篇中有誰,他們是什么關系,講了一個什么話題,在什么樣的情境下展開的故事等等,讓學生自己去簡單的描述語篇發(fā)展的時間、地點和涉及到的人物,這樣的作業(yè)可以提高學生預習的投入程度。比如在學習人教版小學英語《In a nature park》這一課時,教師在教學中展示掛圖和PPT,檢驗學生軟性作業(yè)完成情況,了解學生預習的情況,讓學生使用關鍵詞借助插圖進行語篇故事的陳述。其實這樣的一種軟性作業(yè)能夠在課堂中起到很好的熱身作用,有助于調動學生的情緒,學生會初步感知學習的材料,根據自己的情況對預習的材料中的內容進行提煉,然后完成進一步的理解和學習,通過軟性作業(yè)的方式將學習的內容表達出來,幫助培養(yǎng)學生主題語篇的意識,提升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更有助于訓練學生的思維。
2.2 擬定教學主線,呈現語篇學習流程。語言的學習其實本身就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很多的英語課件還有教材中的圖片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提升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學生在面對大量的語篇信息的時候,如果沒有一個主題進行串聯,課堂就會顯得雜亂無章,無法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么教師可以借助一條主線讓學生自己學習課文,獲得深刻的體驗,然后可以幫助教師去安排教學的環(huán)境,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要借助一些輔助手段結合上下文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呈現出語篇中涉及到的語言重難點知識,這樣可以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能力,提高學生學習的效果。比如在學習人教版小學英語《My day?》一課時,教師可以以文本人物Robinson作為主線制定具體的學習流程和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自己去思考各個部分的內容,在學習中去進一步掌握相關的語法知識和語言知識,然后教師讓學生自己列表格,呈現出自己每天干的事情,達到學習的目的。
2.3 科學設計多種圖表,建立語篇圖式概念。在進行語篇學習的時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圖表學習,根據閱讀文本內容決定圖表設計的形式和內容,把文本中復雜的信息變得簡單化,從而構成語篇圖式。首先可以讓學生繪制線形的圖表,也就是使用線條把相關的內容聯系起來,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很好地啟發(fā)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去聯想,而且可以幫助學生更進一步的了解各個內容之間的關系。比如在學習人教版小學音樂《There is a big bed》時,教師可以將clock、photo、plant、bike、water bottle這些單詞連接起來,然后讓學生認讀單詞,借助圖片提出一些問題,比如這里都有什么單詞,它們是什么,在你們的房間里都有什么物品等等,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將所要學習的單詞進行串聯,結合語篇的主題完成單詞和相關句式的練習。除此以外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流程圖的繪制。它主要可以用來說明一個程序當中各個部分之間的關系。一般經常應用到故事這樣的文本當中。通過圖示按照故事的主題把故事的開端還有發(fā)展和高潮以及結尾部分進行呈現,讓學生可以借助列出的簡單的圖示完成對故事情節(jié)的歸納總結。在我們學習的人教版教材中會有story time這個環(huán)節(jié),教師在處理這個部分教學的時候,就可以鼓勵學生使用圖示的方式進行故事內容復述,訓練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另外還有輻射圖表法,也就是從一個主題出發(fā)延伸出相關的一些子話題,讓學生思考和探究。[1]比如在學習人教版小學英語《How can I get there?》時,教師可以借助方位詞語延伸出一些其他的話題,學生可以借助圖表構建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這樣的方式可以在語篇學習中獲得更為理想的效果??偠灾?,為了能夠獲得理想的語篇教學的效果,教師要善于借助主題的特點來選擇合適的圖式類型,從而提升語篇學習的效果和質量。
2.4 利用課堂活動和實際應用,提升效果。在英語新課標中指出了英語學習并不是死板的學習,而是要能夠在實際中去運用英語知識,讓英語學習可以方便我們平時的交際,這是英語教學的本質。所以教師在英語教學中要特別注重語篇式教學,能夠利用課堂上有效的時間積極開展落實各種教學活動,豐富課堂教學的形式,有效的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將教學活動和學生的生活實際進行整合,讓學生參與到課堂中,在活動中完成英語有效的學習。在教學中教師也要根據語篇具體的內容開展多種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去進行探索,從而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2]而且教師的教學一定要密切的結合學生實際,多讓學生參與一些實踐活動,使得學生可以做到舉一反三,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2.5 引導學生經典誦讀,提升語篇實效性。在整個英語語篇教學中,教師要激發(fā)和不斷地保持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興趣,也是落實語篇教學的重要意義。那么在課程教學中如果長期的讓學生進行課文的復述或者進行一些程式化的表演,肯定不能提高語篇教學的效果。[3]所以教師應該有意識的引導學生去閱讀一些經典的作品,提高語篇實效性。比如詩歌它的語句是比較簡單的,內容生動,而且具有韻律美,所以教師完全可以拿出一些經典的詩歌拓展學生的學習內容,完成語篇教學。在平時的教學中其實教師就可以多鼓勵學生進行語篇的創(chuàng)作,比如可以完成詩歌方面的創(chuàng)作,可以結合教材中給出的語篇主題發(fā)表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從而進行詩歌的創(chuàng)作。這樣的教學方式進行了一定的創(chuàng)新,而且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充分結合了學生的興趣點,能夠通過詩歌完成一些內容高度的概括,給到學生美的體驗,這樣更有助于提升語篇學習的效果。
2.6 組織學生開展探究活動,提升語篇價值。落實探究性的活動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吸引學生參與到語篇的學習中,這樣可以更好的提升教學的效果,教師可以根據語篇的具體功能和語言結構等特點,還有學生的特點,將語篇真正的還原到生活中,從而落實具有語用價值的探究活動,對學生進行知識進一步的拓展延伸。比如在學習人教版小學英語《In a nature park》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完成相關的探究性的活動。比如首先針對公園進行提問,例如讓學生談一談身邊的公園風光等等,讓學生談一談自己喜歡的原因。另外為了讓整個語篇的學習更具有吸引力和挑戰(zhàn)性,教師可以為學生準備一幅圖畫,讓學生對圖畫中展示出來的公園的樣子進行英語的表述,然后學生可以將問題帶到課下,這樣也就給到了學生一個更加自由和廣闊的空間。學生可以進一步的思考,然后聯想到環(huán)境保護等問題。[4]
總而言之,英語語篇教學在整個英語教學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直接關系到了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發(fā)展,但是目前的語篇教學還存在著一些問題,教師必須要探索有效的教學策略。在英語語篇教學中,教師應將教學的視角聚焦于語篇這個完整的畫面,緊扣語篇主題,能夠有效地落實主題式語篇教學活動,借助本文的主題追尋一條清晰的主線,創(chuàng)設富有童心、童趣的恰當語境,能夠將語篇的主題進行適當的拓展延伸,為學生提供一個有效的線索,同時追尋語篇教學的“枝繁葉茂”與“碩果累累”,締造出充滿語篇味的語篇教學,本文從幾個方面就小學高段英語教學中主題語篇式教學的具體策略進行了探究,希望可以真正的推動英語教學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