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惠華
(福建省石獅市第二實驗小學 福建 石獅 362700)
寫作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主要構成形式之一,它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意識、寫作思維,也是對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檢測方式之一[2]。對于小學語文的寫作教學來說,教學也是要有所參考的。古希臘的科學家阿基米德曾經說過“給我一個支點,我就可以撬動地球”,作為一線教師,參考施茂枝教授的《這樣教寫作不難》這本著作,可以從學生的寫作心理入手,探索寫作教學策略,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
基于學生的心理開展小學語文的寫作教學,可以滿足學生對于寫作內容的一切想象,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寫作喜好,選擇自己喜歡的寫作內容,從而激發(fā)起寫作興趣,提升寫作的教學效率。除此之外,基于學生的心理來開展小學語文的寫作教學,在本質上說明了寫作是學生內在的一種心理需求,而不是來自外部力量的一種強制和灌輸。這在一定的程度上是尊重學生個性發(fā)展的體現,可以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除此之外,小學語文的寫作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語文的教學中占有很重的比重,寫作對于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都有著重要的作用。對于學生的寫作心理來說,它關乎到學生的寫作興趣是否高漲,學生的寫作欲望是否強烈。因此在基于學生寫作心理下開展小學語文的寫作教學,可以滿足學生的心理和想法去寫作,從而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促進學生語文能力和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提升教學的效率。
2.1 開展童話體寫作教學。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即便是小學高年級的學生,他們的年齡仍然是比較小的,對于很多的事物仍然會是充滿想象的。這個階段的學生在心理上對于寫作是表示抗拒的,由于缺乏寫作的方向和技巧,很難自發(fā)產生對寫作的興趣。根據施茂枝教授的基于寫作心理來開展寫作教學,可以讓學生們以童話體來進行寫作的練習。
開展童話體的寫作,它是以物的視角來觀察我們的這個世界,用物的思考來揭示對生活的感悟。比如在統(tǒng)編版小學語文教材六年級上冊的第一單元的“變形記”這篇習作,其中一項習作要求如下:“發(fā)揮想象,把你“變形”后的經歷寫下來?!逼鋵嵾@就是一篇童話體的寫作訓練,學生可以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自由表達。比如有的學生會想:我要把自己變成一只小鳥,這樣就可以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翱翔;我要把自己變成一朵花,這樣路過的行人就可以聞到我的芬芳;我要把自己變成一盞路燈,這樣就可以為更多的人照亮回家的路……
想象的空間打開后,學生的話就多了。幾個學生在寫變形后的經歷時,以《老鼠的自述》為題,有的同學寫老鼠和主人圈養(yǎng)的寵物貓成了好朋友,共同分享主人給予的美食,擺脫了孤獨、流浪和饑餓的生活;有的同學寫老鼠和貓互發(fā)同情心,在不同的經歷中發(fā)展成跨種族的友誼;有的以老鼠的口吻控訴人類對他們的歧視,請求得到和倉鼠一樣的公平待遇;有的把老鼠當成小朋友自己來寫,詮釋什么是真正的朋友的情感真諦。
對于學生的這些想法,老師要給予及時的鼓勵和引領,激發(fā)他們對于童話體寫作的興趣,點燃學生寫作的火花??偠灾@種童話體的寫作形式,學生可以盡情地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為寫作的高效開展做好充分的準備,也為滿足學生的寫作心理、提升學生的寫作技能奠定堅實的基礎。
2.2 開展觀察寫作教學。觀察是學生的一項必不可少的能力,不論是哪一門學科的學習,觀察對于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都是必不可少的。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他們的觀察能力是殘缺的,缺少順序、手段和方法的引領,但是他們的觀察能力發(fā)展處于“最近發(fā)展區(qū)”,也就是說,通過教師有效的干預,學生的努力,可以發(fā)展為觀察力。這也符合學生的寫作心理,在此基礎上開展寫作教學,可以讓學生形成對周圍世界的表象,產生寫作的激情。這也是施茂枝教授的基于寫作心理來開展寫作教學的第二大序列。
比如在統(tǒng)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五年級下冊的第五單元《形形色色的人》的寫作教學中,老師就可以帶領學生進行外貌觀察習作和動作觀察習作;也可以讓學生對于自己身邊的人物進行觀察和描寫,從中提升學生的觀察能力、寫作能力。
在《猜猜他是誰?》的教學設計中,我以游戲競賽的方式,讓學生自由上臺,隱去姓名介紹班上某位同學的外貌特征和性格特點,其他同學根據自己的判斷,猜出被介紹的那位同學的姓名。在最短時間內被同學猜出來的,說明觀察到位,能抓住特點進行介紹,為勝者。再如,在設計《老師喝水》這個動作觀察習作時,我采用動作分解,放大動作,動作定格,連用動詞,猜測聯(lián)想等方法,滲透到觀察活動和游戲活動中,用游戲之表包裝觀察和表達之理,在開心愉悅的氛圍中,給寫作注入了興趣和力量。
2.3 開展紀實寫作教學。紀實性的寫作,最重要的就是強調文章的真實性,學生要把事情的經過如實、詳細地寫下來,以此來吐露自己的情感[3]。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對于紀實性的寫作方式和寫作的手法是模糊的,但他們又急于豐富自己的見解,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根據施茂枝教授的《這樣教寫作不難》一書中的論述,開展紀實性的寫作教學是適應學生身心發(fā)展的訓練鏈條的。在這個寫作的過程中,老師要培養(yǎng)學生描述事實的能力,為寫生以后的寫作訓練,高效培養(yǎng)寫作能力做好準備。
比如前不久我校組織了一場春游活動,回來后讓學生寫篇作文。我沒有進行任何寫前指導和預設,如同作文“考試”般布置回去寫。而后,教師的備課就是根據學生作文中出現的原生態(tài)的問題進行方法的指導與策略的設計。比如有的學生像記流水賬似的把春游途中發(fā)生的大小事兒,蜻蜓點水式的記錄一遍,教師就得在材料的選擇上進行指導;有的學生沒有把活動的過程,印象最深刻的事兒寫具體,教師就可以從印象深刻的事入手,進行點和面,以及點面結合的場面描寫指導上下功夫;有的學生在作文結尾處沒有寫出自己的感受和體會,教師就得從結尾的常用寫法上進行指導。經過指導后的題目有:《快樂的春游》《歡樂的春游之旅》《老師or朋友》《美好的時光》《我們出發(fā)啦!》《春游趣事》等;作文的結尾也豐富了起來。請看以下三個學生的結尾:
生1:通過此次春游,我已感到春的氣息,常言道: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我會在春風的吹拂下,埋下理想的種子,用勤奮澆灌著它,期待秋的收獲。
生2:不知不覺間,到了該回家的時間了。我們嗅著芳香與清新泥土混合的氣息,踏著落英繽紛的小徑,就這樣一步一步回望著連綿起伏的山巒,心里有說不出的留戀。
生3:這次春游活動是我學習的百花園中,最美麗,最潔白,最五彩繽紛的花朵,她永遠不會凋謝,永遠盛開在我的內心深處。
總而言之,紀實性的寫作就是要讓學生我手寫我心,把所見、所聞、所感、所思或者是活動過程詳細地描述出來,提升學生的描述事情的能力,也從學生的心理出發(fā)激發(fā)起學生的寫作欲望。
2.4 開展日記體寫作教學。如果有人問你,你最愛說什么樣的話?答案無非兩種,說必要說的話和喜歡說的話。語言的產生就是基于人們在人群中要表白自我,或者要表達內心的情感需要的。寫作和說話是同一目的的,只是表達的工具不同而已。日記的表達方式切合了人們的這一心理特點。日記體寫作方式切合學生的接受程度以及心理的特點。
語文寫作教學的對象是學生,學生是語文寫作學習的主體。語文寫作課程的寫作與教學的開展應該是基于學生、為了學生和發(fā)展學生。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生本教學”。這與施茂枝教授的《這樣教寫作不難》中的觀點是一致的,應該重視學生的寫作心理。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弊魑臒o非就是我手寫我口。心里想說的話多了,自然就筆下生花了。
比如六年級的《家鄉(xiāng)的習俗》開展寫作教學時,由于不同的地區(qū)習俗不同,老師布置學生去了解自己家鄉(xiāng)的習俗,并講一講自己家鄉(xiāng)習俗的來歷,激發(fā)學生對于習俗的了解興趣,滿足學生的寫作心理。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在學生的筆下不同的地區(qū)不同的習俗吧。
生1:(閩南除夕跳火群習俗)
一到年兜晚七點左右,我們會準時在宗祠大厝埕跳火群。這是很久以前延續(xù)下來的習俗了。大人們把準備好的枯稻草、干柴、地瓜藤等放在中間,家族的人漸漸聚集了,大人們點燃了鞭炮,隨著噼哩啪啦的炮聲響起,熊熊烈焰瞬間嘩然騰空。每一位跳火群的人都滿臉笑容,心懷愿景。人們一個一個不停地躍過火堆之上??粗罩屑t色的紙片飛舞,聞著空氣中彌漫的不同程度的霧氣,臉上都笑開了花。似乎沒有什么比景象比這焰火更壯觀,更溫暖。人們眼前展現的是是一片光明和希望,跳過火群預示著辟邪除災,迎祥納福,這也是辭舊迎新最好的意義了。
生2:(閩南尾牙習俗)
臘月十六,這一天,一般的平民百姓家是要燒土地公金紙以祭福德正神(即土地公)的,大人們在六前設長桌,供上五味碗,燒金衣,銀紙來祭拜。各商家行號也要在這天大擺宴席,請員工,以犒賞過去一年他們所付出的辛勞。按傳統(tǒng)習俗,全家人聚集在一起“食尾牙”。
再如:學生邵靜鈺平時寫的日記《小蠶生活記》
前天,老師讓我們去買蠶來養(yǎng),于是放學后我買了一盒蠶。
把蠶帶回家后,我發(fā)現有兩只蠶十分愛吃桑葉,我分別給它們取了名字:一個叫BB,一個叫PP。它們倆經常在一起吃同一片桑葉。
我還發(fā)現蠶還懂得音樂。一次,我寫完作業(yè),開了一個音樂軟件,播起了一首歌,我又順便把小蠶拿出來逗它們玩。突然,我發(fā)現PP正搖頭晃腦地隨著音樂擺動著,緊接著其它蠶也隨著音樂擺動。我想,這些蠶有音樂細胞呢!
第二天,我起床看了一下蠶屋。咦?怎么一夜之間蠶屋中就出現了幾個干巴巴的、土黃的東西?姐姐走過來,她好像知道我為什么感到疑惑,說:“這些干巴巴的東西是蠶蛻下的皮,叫蛻皮,蠶會不斷地蛻皮?!蔽一腥淮笪?。
我的蠶還沒有吐絲,但我一定會好好照顧它們,讓它快快長大!
總之,日記體寫作教學,學生的寫作需要被喚醒,自發(fā)地去查閱資料,了解生活,語言就生動了,文章就有了真情實感,寫作能力和水平就在一次次的實踐中得以提升,寫作教學的目標就水到渠成了。
綜上所述,寫作是為學生的語文學習打下良好基礎的關鍵時期,老師在小學語文的寫作教學中,要積極地借鑒施茂枝教授的基于寫作心理來開展寫作教學的研究,抓住學生的寫作心理,通過童話體寫作、觀察式寫作、紀實式的寫作、結合日記體寫作來開展寫作的教學,并以此來提升學生的能力,為小學語文的寫作課堂可以高效的開展奠定扎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