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 昀
(新疆阿圖什市第一小學 新疆 阿圖什 845350)
在小學教育中,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既能夠端正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又能夠提高學生的適應能力,讓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發(fā)展。為此,語文教師要抓住小學這一關鍵時期,加強情感教育,結合課文內容,挖掘文章情感,加深學生的情感體驗,提高教學效果。
1.1 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語文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能夠提高學生的認同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堂教學中,要想發(fā)揮情感教育的作用,教師必須改變傳統(tǒng)單一的教學方式,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豐富課堂內容,將情感教育滲透到語文知識中,讓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獲得情感體驗,促進課堂互動,使學生主動學習并接受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讓學生體會到語文的樂趣,從而培養(yǎng)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1]。
1.2 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小學語文知識點眾多,且較為分散,學生無法很好地掌握,導致學生學習壓力較大,容易對語文產(chǎn)生抵觸心理。滲透情感教育,能夠樹立學生的自信心,讓學生端正學習態(tài)度,同時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緩解學生的學習壓力,消除學生對語文的戒備心理,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提高教學效果。
1.3 促進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有利于落實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對學生有著深遠的影響。通過挖掘課文中的情感,增加學生的情感體驗,有利于學生性格的塑造,對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有著積極的影響,能夠提高學生對事物的辨別能力,促進學生的個性發(fā)展。語文教材中的課文,都是精心挑選出的優(yōu)秀文章,其中蘊含著豐富的情感,通過情感教育,培養(yǎng)學生優(yōu)秀的情感態(tài)度,正確引導學生,有利于學生健康發(fā)展,從而形成自己的個性。
2.1 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促進情感內化。由于小學生認知能力有限,在語文學習中,難以理解抽象的情感,如果單純地進行說教式的教學,學生無法獲得更深的情感體驗,不利于學生良好品質的形成。為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特點,從實際出發(fā),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學習文章內容,體會文章情感,理解人物的思想和行為。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換位思考,從人物或作者的角度出發(fā),結合自身的經(jīng)驗,感受人物的內心情感,加深學生的情感體驗,培養(yǎng)學生樂觀、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促進情感內化,提高情感教育的效果。例如,在教學《觀潮》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向學生播放錢塘江漲潮時的視頻,以視頻和圖片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仿佛身臨其境,感受錢塘江大潮的波瀾壯闊,使學生獲得更加直觀的感受,再引導學生閱讀文章,感受文章中蘊含的情感,培養(yǎng)學生對自然、對生活的熱愛之情。
2.2 挖掘教育素材,提高教學效果。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探究教材內容,挖掘教材中蘊含的情感因素,將情感元素融入到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情感,讓學生主動進行學習,提高教學效果。教師要將情感素材與教學內容相結合,豐富教學內容,為學生提供優(yōu)秀的教學素材,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語文知識[2]。此外,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讓學生掌握正確的體驗方式,感受課文中蘊含的情感,提高學生學習效果。小學生處于發(fā)展的關鍵時期,通過將情感教育滲透到語文教學中,讓學生獲得不同的情感體驗,有利于學生正確思想觀念的形成。為此,教師要深入探究教材內容,挖掘情感素材,落實情感教育。例如,在《麻雀》一文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閱讀課文,體會文章的情感,挖掘其中蘊含的情感素材,讓學生在閱讀中展開想象,體會老麻雀深厚、無私的愛,感受麻雀因“愛”而創(chuàng)造的奇跡,并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感受父母對自身的愛,將情感遷移到生活中,升華文章情感,讓學生獲得更加深刻的情感體驗。在教學中,教師要先向學生展示情感素材,再引導學生深入探究,為學生指明學習的方向,提高情感教學效率。
2.3 展開聯(lián)想,增強情感體驗。小學生想象力豐富,思想活躍,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這一特點,在語文教學中,引導學生展開聯(lián)想,將情感教育滲透到教學中,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例如,《風箏》這篇文章,描寫了作者童年時做風箏、放風箏的情境,教師在教學中,針對現(xiàn)階段小學生對風箏比較熟悉,知道風箏是什么,但大多沒有親手做過風箏,也很少有放風箏的機會這些現(xiàn)象,教師要從實際出發(fā),利用多媒體等教學資源,搜集與課文相關的素材,播放做風箏、放風箏的視頻,讓學生觀看視頻,展開聯(lián)想,想象放風箏是怎樣的情境,體會作者放風箏時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情感,感受作者的快樂。引導學生閱讀文章,分析文章中描寫人物心情的句子,體會作者的內心情感。同時,教師可以讓學生結合自身的經(jīng)歷,感受文章的情感,讓學生對美好的生活產(chǎn)生向往,感受童趣童真,從而珍惜當前美好的生活。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對學生的發(fā)展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促進情感內化;挖掘教育素材,提高教學效果;展開聯(lián)想,增強情感體驗,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