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芳
(河北省唐山市遷安市第一中學 河北 遷安 064400)
新課改后的高中生物學學科課程更加密切關注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達成,著力加強培養(yǎng)廣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引導廣大學生深刻認識科學、技術和和諧社會的密切關系,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新的教學要求及教學形式召喚著每一位教師要完成自身改革,適應新課標。生物學教學不僅要求教師向學生講解新知識形成的過程,也是教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共同探究、交流、共同發(fā)展的互動過程。教師要多動腦筋,精準抓住各個細節(jié),構建高效課堂培養(yǎng)學生的生物學核心素養(yǎng)。
我們要讓學生對課堂感覺比較輕松又有收獲,就要關注課堂導入,要有趣味性和新穎性,這樣在上課開始就要牢牢抓住學生的注意力。例如:在《減數(shù)分裂和受精作用》一節(jié)的生物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同學觀看視頻《蝌蚪歷險記,來看看當年那個戰(zhàn)勝億萬精兵的你》,讓學生知道精子和卵細胞的產(chǎn)生過程以及受精作用,通過觀看視頻,學生的學習興趣很高,馬上投入新課程的學習。
在教師的互動講授過程中,教師根據(jù)學生實際,主動設置對應的實際教學活動情境,引發(fā)促使學生整體注意力的高度集中,讓全體學生充分領悟教師授課的主要內容,認識生物學與生活實際的密切聯(lián)系,意識到生物學中的知識在解決實際生活過程中的特殊重要性,很快就能抓住每節(jié)課的學習重點,在特定的教學環(huán)境中,在實際問題產(chǎn)生探討性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主動生成新的知識,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教師一定要善于不斷學習,提高自己的課堂整體教學語言的藝術性,學會用幽默的教學語言進行比喻,在最短的時間內迅速啟發(fā)、激活全體學生的邏輯思維,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熱情,從而把與課堂相關的教學知識點完全熟記牢固,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課堂教學中,有很多學生學習僅滿足:“聽懂了”,不求甚解,課下不會做題或回憶不出課上的內容。因此要讓學生在課堂上完成對知識的領會鞏固和應用,就要在課堂上注意調整學生聽講的三個時差:
一是聽講與理解的時差。即學生在聽老師傳授信息時不是一下就能理解到位,而是需要一定的思考時間,所以教師在講課過程中,要適當?shù)耐nD。二是聽講與記錄的時差。教師適當放慢語速,重點知識要精講。時常展示學生的筆記,讓他們得到充分的關注和重視。三是理解與情感反應的時差。學生的注意力不可能一節(jié)課始終是情緒高昂的,這就要適當把握,當學生的注意力快不集中時幫學生調節(jié)一下,再回到原來的狀態(tài)。
根據(jù)學校的課堂教學模式,老師在上課前根據(jù)課堂教學內容,設計出“156問題導學能本型”課堂導學案,充分利用希沃白板5的多媒體輔助教學,引導全體學生積極,認真獨立思考,踴躍發(fā)言,以小組合作探究形式實現(xiàn)師生互動。對于《基因控制蛋白質的合成》等分子水平的知識點,以老師講授為主,結合一些動畫片的展示,向學生真實展現(xiàn)轉錄、翻譯等生理變化過程,同時可以鼓勵引導學生深入進行學習,手繪畫圖理解轉錄和翻譯的生理過程,然后教師再展示原核生物的轉錄、翻譯過程,讓學生對比總結出真核生物先轉錄后翻譯,原核生物邊轉錄邊翻譯。學生從而將知識掌握到位,對知識的理解就能水到渠成。通過利用希沃白板5軟件,精心設置闖關小游戲環(huán)節(jié),既活躍課堂氣氛,又能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形成生物知識綜合認識、綜合運用的能力。
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思維,既要從思維的敏捷性入手,又要著眼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嚴密性,這就需要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指導學生會提問,并且利用知識解決問題。在平時的教學中聯(lián)系實際——“理性看待間歇性斷食”,教師先給出學生信息如下:
近些年來,在一些健身或減肥人群中,悄然掀起一股“間歇性斷食”的熱潮。間歇性斷食(以下稱IF飲食)指的是一些間斷性的飲食策略。目前,國外營養(yǎng)師常推薦5:2斷食法,即每周選定兩天不進食或少吃,其他五天正常飲食。許多研究發(fā)現(xiàn),IF飲食有減肥功效,并改善了多項健康指標。IF飲食對人體代謝的影響,成為近些年的研究熱點。教師可以設計以下問題:
問題1:在斷食期間,機體血糖的來源有哪些?肥胖是導致2型糖尿病的重要因素,患者體內胰島素水平不低于正常值,但機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降低,導致胰島素不能正常發(fā)揮功能,推測原因有哪些?
問題2:在青少年群體中,有些同學由于減肥、睡懶覺、忙于學習等原因,不按時吃飯,結合文中信息分析:自行嘗試這樣的“間歇性斷食”可能對身體健康造成的危害有哪些?通過對以上問題的解答,可讓學生深刻理解血糖相關知識,并對學生進行生命觀念的教育和樹立健康飲食的社會責任。
學生的適度練習和教師的精講點播必須相得益彰,才能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把精選習題工作做到位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精選習題要特別注意試題的典型性和可操作性。學生做檢測題時,教師巡視發(fā)現(xiàn)學生個性問題,讓小組同學互相討論,不能解決的問題教師做最后的答疑。
針對學生知識零散,綜合能力不強的現(xiàn)象,通過堅持以本為綱,重組知識模塊,加強知識體系學習。以題帶出考點,利用聯(lián)想,進行發(fā)散思維,培養(yǎng)學生概括能力和學科內綜合能力。要求學生把反思總結寫在本上,加深印象,進行積累。例如對于下丘腦在機體穩(wěn)態(tài)中的作用:我們可以總結如下八個字:(1)感受:下丘腦滲透壓感受器,感受滲透壓升高,并產(chǎn)生興奮。(2)分泌:分泌抗利尿激素,在外環(huán)境溫度低時分泌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3)調節(jié):體溫、血糖、滲透壓調節(jié)中樞,調節(jié)動物行為。(4)傳導:滲透壓感受器產(chǎn)生興奮傳至大腦皮層,使之產(chǎn)生渴覺。
總之,教師要做教學工作的有心人,利用生物學教學的特點,著力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構建高效課堂,最大限度的讓學生準確掌握教學中的重難點,幫助形成正確的核心素養(yǎng),形成生命觀念和保護自然的生態(tài)意識,從而培養(yǎng)生物學科核心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