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長沙市開福區(qū)福元小學 楊軍玲
2018年暑假語文骨干教師培訓,專門進行了作文教學的培訓。幾乎每位培訓老師都會告訴我們,作文指導課主要是解決兩件事:指導學生“寫什么”和“怎么寫”。解決“寫什么”,一是要充分挖掘無處不在的作文資源,努力開拓習作應用的時空,倡導“生活作文”的道路;二是要在作文指導課上解放學生思想,啟迪他們的思維,拓寬他們的思路,花較多的時間,引導他們更大范圍地選擇習作內(nèi)容。而指導學生“怎么寫”的方法:一是滲透方法,增強能力;二是突出過程,講求實效(注重先觀察-思考-表達,再寫作);三是要突破模式,因?qū)W定教。
我校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個薄弱環(huán)節(jié),困惑同事的主要問題是:每次作文,學生花很長的時間還找不到材料可寫,有了材料也寫不具體,指導具體了又千篇一律。于是我作為語文教研組長,決定上一節(jié)作文指導研討課。上什么呢?怎么上呢?我一直沒確定好,剛好2018年暑假在長沙市教育學院參加了小語骨干教師培訓,聽了李莊老師關于作文教學的講座,看了他們的習作指導觀摩課,深受啟發(fā),決定以“發(fā)生在我身邊的一件事”為題,進行一次習作指導研討。
我選擇聽寫的內(nèi)容就是本學期第二周星期二發(fā)生在班上的一件事,因為把講臺踢爛了,所以很多同學都知道那件事,在聽寫的時候,學生就已經(jīng)在回憶發(fā)生在自己身上類似的事。然后導出授課主題時,學生一下就直奔主題,老師順勢引導:同學們,你們在學校一定也有過類似的事,高興的、傷心的、鬧不和的、幫別人的、得了表揚的……你再好好想想,然后也像老師一樣也用三言兩語寫下來。除了一個同學說“老師,我覺得沒什么事發(fā)生”外,其他的學生在我的話音落下沒兩分鐘,就都刷刷地寫了起來,而且各不相同。
學生讀完聽寫的內(nèi)容,老師讓學生評價短文的優(yōu)劣,首先學生一下指出優(yōu)點是交代清楚了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老師相機板書了寫事的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然后再評不足時,學生說不具體,印象不深刻,于是老師又順勢引導:那么如何將這篇習作寫具體呢?我們一起來幫助這位不知名的作者,好不好?在學生說的時候,老師相機板書:刻畫細致:動作、語言、神態(tài)、心理;運用好句:比喻、排比、反復、歇后語等;運用好詞:擬聲詞、疊詞、成語等。學生說完,老師梳理學生探討的內(nèi)容,讓學生更形象明白地掌握了如何將一件事寫具體,接下來,學生寫作十分愉快、輕松,大約40 分鐘就完成了習作,效果十分好。我校語文組老師看了后,情不自禁地問我:你們班有多少人參加了課外的作文培訓班?我笑答:“除了班長,沒有第二個人?!彼麄兌寂宸梦弩w投地。
在導入主題后,還沒開始具體指導習作前,學生剛好打開思維閘門時,就讓學生迅速記下自己發(fā)生在學校中的一件事,很快能回憶出來的事情肯定是學生印象比較深刻的。指導如何寫具體后,再讓學生把開始寫的那件事寫到學校發(fā)的作文本上,習作自然有材料可寫,而且都是自己獨特的經(jīng)歷,自然寫法上也就不一樣了。學生寫的時間不同,有的寫的是三年級的事,有的寫的是四年級發(fā)生的事,有的寫的是五年級的事,還有的寫的是剛發(fā)生的事。寫的內(nèi)容也不一樣:打架的、爭球臺的、上課做小動作的、因誤會鬧意見后又和好的……根據(jù)想表達的思想不同,重點突出的地方也有不同:有的重點在起因,有的重點在經(jīng)過,有的重點在過程中,有的重點在矛盾沖突上,還有的重點在老師的教育上……但是都是發(fā)生在校園里的一件事。
由于聽寫完短文后,我進行了一下校正,當時錯得多的是標點符號,我邊校正邊講了為什么要那樣使用標點符號,結(jié)果學生這次作文,標點符號的錯誤率極低,尤其是在小黑板上聽寫的那個同學,幾乎沒有標點符號錯誤。
平時作文課都是兩節(jié)課,80 分鐘,我是習作指導40 分鐘,學生寫作40 分鐘,所以80 分鐘完成了一篇習作的內(nèi)容。這就是常態(tài)的教學。課前我也沒有準備太多的課件,就是一塊小黑板,畫了幾條線。我想,這樣的準備應該是所有老師在平常都能做到的,這樣的課也是老師能學能模仿的。
(1)聽寫導入那段時間,課堂比較沉悶;
(2)要學生在瞬間回憶并概述一件事難度較大,若學生討論一下,也許會更好點;
(3)在啟發(fā)學生迅速回憶自己發(fā)生在校園里的事的環(huán)節(jié),發(fā)現(xiàn)有個別學生刻意模仿老師范文時,不應只是個別提醒,而應對全班同學進行提醒;
(4)對于如何開頭,如何結(jié)尾,如何提煉具體的內(nèi)容,應稍做指導,學生已會是一回事,畢竟這是研討課,要對全體語文老師有所指導、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