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鹽城市大縱湖小學 宋彥強
序列化教學策略能夠將傳統(tǒng)的、零散的、不系統(tǒng)的語文閱讀教學整合為新型的、可實施的、更加有效的教學模式,使學生的作文學習按部就班地展開,最終形成實實在在的能力與技巧。
在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中,教師的教學安排基本上是按照教學計劃和目標來的,這就決定了我們在進行小學語文寫作教學序列化的過程中,要先進行寫作目標安排的序列化。首先,要摸清學生現(xiàn)期所處的發(fā)展階段和知識基礎、理解能力,立足學生的實際狀況來進行寫作目標的初步構想,設計符合本班學生的寫作教學安排;其次,每個學生都具有自己的學習特點,是獨一無二的學習主體,有著不可復制的生活經(jīng)歷,所以教師在安排寫作目標時要盡可能地照顧到每位學生的發(fā)展現(xiàn)狀,使學生在個人的寫作學習上也能建立起“最近發(fā)展區(qū)”,最大可能地取得進步;最后,寫作目標設置的序列化還充分體現(xiàn)在階段目標上,教師的習作目標設計要分為課程計劃、月計劃、學期計劃和年計劃等,對于不同時間周期里的習作教學要有教學預期,使序列化真正落到實處。
例如,在組織低年級學生進行看圖寫話的教學時,應該讓學生通過一節(jié)課的學習能夠產(chǎn)生對一幅圖畫的基本描述;經(jīng)過一個月的學習之后使學生能夠獨立自主地說清楚圖畫所展示的事件;經(jīng)歷一個學期或一年的寫作訓練后,學生能夠在段落布局、手法運用方面取得明顯的進步。
序列化作文教學原則不僅僅體現(xiàn)在對文章主題的把握上、教學目標的制定上,還體現(xiàn)在作文語言的表達上,因為語言貫穿于整篇文章。同一個主題、同一個事件,可能因為不同的語言表述傳遞出不同的信息和感受,就會使文章的水平拉開差距。在作文語言表達的指導上,首先要增強學生對優(yōu)美文章的感知力,將閱讀與寫作巧妙地結合起來,因為小學生最初的作文創(chuàng)作都是從欣賞和模仿開始的,讓他們在教材或者課外閱讀的美文欣賞上建立起對寫作的初步理解,有助于之后展開自我創(chuàng)作和練習;其次,語文的表達和提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這需要教師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通過運用教材閱讀和課外讀物的拓展進行語言品鑒和運用方面的提高,使學生在進行作文創(chuàng)作時能下意識地運用優(yōu)美的語言和表現(xiàn)手法來為文章增色添彩。
例如,在描寫《我的媽媽》這一類型的寫人作文時,常規(guī)的寫法僅僅是描述母親的外貌、性格、職業(yè)或者與母親相處過程中的印象深刻的小事,但是教師要更加注重提升學生對語言的雕琢和運用能力,使學生的語言能力得到提升。
寫作教學的序列化離不開對寫作方法的指導,這就需要教師進行具體、有效的小學階段記敘文的整體講解和練習。記敘文是小學階段最常見的作文形式,教師要根據(jù)寫作主題、典型事例、具體選材等進行寫作方法的指導。首先,教師要引導學生理清自己行文的線索和脈絡,最好教給學生比較好理解和運用的常用寫法,鮮明地展示出寫作的意圖和行文思路。其次,在寫作訓練中要充分體現(xiàn)出完整的結構,最好采用“總分總”的結構,在行文第一段開門見山地說出文章的主題和中心,使行文簡潔清晰、大方明了。最后,在寫作方法的指導上要讓學生明確,所有的寫作方法和技巧都是為主題服務的,切忌生搬硬套,要引導和支持學生我手寫我心,寫出真正好的、具有真情實感的文章。
例如,進行有關《愉快的假期生活》的寫作訓練時,學生在整體作文內容的安排上要凸顯出這次有趣的經(jīng)歷發(fā)生在什么時間、什么地點、事件中有趣的點體現(xiàn)在哪里等,并按照寫作教學序列化的指引逐步養(yǎng)成獨立思考、自主構思的良好學習習慣。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從語言運用、目標安排、方法指導三個方面進行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序列化。立足于學生的學習特點和發(fā)展?jié)撃埽劢拱l(fā)展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不斷促進其寫作手法、能力技巧的提升,最終促進學生整體寫作素養(yǎng)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