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淵 四川美術學院
近些年,人們對學生的體育運動訓練的要求越來越高,教師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也需要不斷創(chuàng)新新型學習方式來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們能夠在不同程度上提高自身的體育運動訓練。
在我國體育事業(yè)不斷發(fā)展與進步中,高校體育運動教學也逐漸被人們高度重視與關注。與此同時,高校體育教師的教學壓力也越來越大。雖然,我國高校的體育教學在日益提升,但是仍然存在較多的問題,對體育運動訓練的管理不夠科學、合理,不能使體育運動訓練工作正常、順利開展。受傳統(tǒng)體育教學觀念所影響,部分高校與教師仍然只是對學生的體育成績更加注重,并沒有進行全方面的提升,對于學生的心理素質、身體素質、學習成績與運動天賦、思想道德等方面并沒有因此而更加重視也沒有進行相關要求,正因高校對體育運動的不夠重視,教師的教學水平局限性較強,導致學生的學習成績與自身修養(yǎng)、綜合能力水平得不到明顯提升[1]。并且,在對學生進行體育訓練時,較多高校的管理體系仍然有待提高,對其并沒有設立專業(yè)的教練來對學生進行具體、針對性培養(yǎng),通常都是以高校內部的體育教師來擔任。對于此種情況,學生的體育訓練運動更加缺少科學性,體育教師自身的專業(yè)能力有一定的差異,在對學生進行培訓時不能夠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訓練,使學生在體育運動訓練當中不能夠提高其有效性。
在對學生進行體育運動實際訓練過程中,有較多的高校體育訓練教師自身的綜合能力與教學水平達不到相關標準與要求,專業(yè)能力也有一定的差異,會在教學中影響體育訓練的有效開展。在高校中,對于體育訓練教師的要求不夠高,并且,高校也并沒有對體育教師進行定期培訓,使教師自身的綜合能力與教學水平不能夠得到有效提升。在多數(shù)教師體育訓練過程中教師對體育訓練沒有充分的認知,也不夠重視其體育訓練的重要性,導致教師實際體育訓練教學中過于重視形式,對學生實際的情況與體育訓練的有效性不夠重視[2]。還有一部分教師由于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已經在心中根深蒂固,不能夠與時代共同進步,對學生的學習興趣與身心需求不能夠有針對性的進行培訓、訓練,在平日的訓練過程中的流程極為枯燥、乏味,學生沒有積極性,會變得更加懶惰,使高校體育訓練的效率降低。
學生的訓練興趣對學生來說十分重要,所謂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提高學生體育運動訓練有效性的重要前提是先要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興趣。在高校體育運動訓練過程中,大多數(shù)學生對訓練無法產生興趣,甚至會出現(xiàn)心理抗拒體育訓練的現(xiàn)象。通常導致學生對體育訓練不能夠提起興趣的原因分為兩個方面,一種是體育教師的訓練內容與流程過于單一,固定,訓練的力度較大;另一種是因為體育教師沒有做到因材施教,不能夠按照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完善,比如,在實際訓練過程中,學生的身體素質不同,學習能力也有所不同,在那些自身身體素質與學習、訓練能力較強的學生而言,對于日常的訓練能夠輕松掌握、完成[3]。然而,對于與其相反的學生而言,在完成同樣的訓練中可能會較為困難,甚至會無法完成。因此,如果在實際的體育訓練過程中,不能夠以學生的實際情況做基礎來進行調整,不能按照學生自身的素質能力針對性的改進,會導致學生訓練的積極性逐漸下降,興趣逐漸減少,不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與愛好,那么會一定程度上降低教師的體育訓練工作效率。
在高校體育訓練過程中,需要提高體育訓練教師的團隊建設,才能最大化發(fā)揮高校體育運動訓練的有效性。高校要通過對教師團隊的專業(yè)能力的提高來確保高校體育訓練能夠正常、順利、高效開展。同時,高校要提高訓練教師的準入門檻,在對體育教師進行招收的過程中需要滿足相對應的要求,體育訓練教師要具備一定的專業(yè)能力,有一定的實踐訓練經驗,同時對訓練教師的綜合素質與訓練水平要符合標準,設定相關制度體系,提高教師團隊的綜合能力。與此同時,高校應當定期組織在職體育訓練教師進行相關體育訓練培訓,例如可以通過座談會、交流會、專業(yè)講座等其他培訓、交流和溝通方式來提高教師的訓練水平和專業(yè)能力,使體育訓練教師能夠深刻意識到體育運動訓練的重要性,并且能夠引導學生進行體育訓練,提高其有效性[4]。
在高校進行體育運動訓練時,重視兩方面的訓練來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第一是實踐訓練,第二是心理訓練。體育訓練是需要學生長期進行訓練的過程,不是輕而易舉就能夠看到效果的訓練,所以需要學生有著不放棄的意志進行體育運動訓練。可是在高校訓練中,大多數(shù)的學生都會因為所訓練的力度、強度較大,并且訓練極為頻繁,無論在心理還是身體都有較大的壓力與抗拒,不能夠始終堅持不懈的進行訓練。然而學生的心理素質在體育運動中十分重要。所以,相關訓練教師需要抓住學生的心理進行一定的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精神,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同時也要提升學生的訓練效果和訓練效率。這就需要體育訓練教師通過平日的訓練,將體育精神有效的滲透給學生們,使學生們能夠對體育精神有深入的認知,能夠在日常的體育訓練中可以團結奮進、堅持不懈、頑強拼搏地進行。與此同時,體育訓練教師應當在實際訓練中對學生們加強關注,時刻重視學生們的心理狀態(tài),適當環(huán)節(jié)學生們的訓練壓力,引導學生調節(jié)自身的情緒,讓學生能夠積極參與訓練,提高體育訓練的有效性。
在對學生開展體育運動訓練過程中,體育訓練教師需要對訓練計劃進行一定的規(guī)劃,合理的制定,尤其需要注意根據(jù)學生不同的心理情況、學生自身的性格、實際身體素質以及學生的興趣等各方面進行規(guī)劃,重視以人為本。有針對性的進行教學工作,訓練教師必須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一定的了解,并且分析學生所需的地訓練方式,根據(jù)學生不同的身體素質差異來安排體育訓練的強度,并且要對訓練方式進行創(chuàng)新,利用多元化的訓練方式提高學生的體育訓練興趣,讓學生們能夠積極參與訓練。針對身體素質較強的學生可以在訓練過程中增加一些難度、強度較大的訓練內容,然而對于身體素質一般的學生要多鍛煉學生的基本能力。體育訓練教師要豐富所訓練的項目內容,增加趣味性的訓練方式??梢远嚅_展一些競爭性的體育訓練項目,讓學生們能夠相互提高,相互學習,并且需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訓練氛圍,讓學生能夠在訓練中更加積極,更好的將體育訓練有效性發(fā)揮出來[5]。
體育教育從始至終都具備較高的實踐性,也正是因為實踐才能夠更好地提高學生的體育訓練能力。在高校體育運動訓練中,應當加強對體育訓練場地的設施器材進行完善,提高學生們的訓練質量與訓練效率,并且要有專門的人員能夠對此進行及時維修、監(jiān)察。同時,對教師也要設立應有的考核,合理制定相關制度體系,并且要有效落實。提高教師的工作積極性,使教師能夠不斷創(chuàng)新訓練手段,不斷提高自身的身體素質與綜合能力、專業(yè)水平,確保高校的體育訓練能夠達到預期目標,從而真正實現(xiàn)體育訓練的有效性。
綜上所述,在高校體育運動訓練中,教師的教學方式極為重要,并且需要有良好的教學能力與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式,要意識到體育運動訓練的重要性,并且體育教師要根據(jù)學生自身的實際情況與學生的學習需求來對學生進行提高,根據(jù)不同的教學方式提高體育運動訓練的有效性,重視學生的心理訓練,利用科學、有效的訓練方式使學生能夠全方面提高。同時高校體育訓練教師應當不斷提高自身的訓練水平與訓練質量,與學生共同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