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龍 和田地區(qū)教育學院
籃球運動中滲透思政育人的內容有利于大學生在今后的生活中將籃球精神融合到為人處事,工作學習中,有自信,有激情,有動力,形成積極向上樂觀拼搏的可貴精神。體育教師通過籃球競技平臺滲透思政教育的內容,可以呈現(xiàn)大學生良好的風采和魅力,打造具有可貴品質的新時代人才,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創(chuàng)業(yè)就業(yè)機會。但是,在目前籃球課課程思政教學中存在思政元素滲透不全面,內容融入不足,以及教師思政知識和意識能力有待加強等各種問題需要廣大教育工作者引起重視,提升育人水平。
各高校為了推動思政改革的步伐,都紛紛推出各類思政精品課,成立籃球俱樂部,從軟件設施和硬件設施上融入思政理念。但是,學校在將思政課融入到籃球課程教學中時存在教學目標不健全,教學內容不清晰的問題,影響了籃球思政協(xié)同育人的效果。籃球課上的教學目標要跟思政課的教學要求相適應,從學生思想品德、政治方向、文化方向等多個方面提出清晰而具體的目標,明確育人方向。
體育教師籃球課程教學中不能將各種思政教育元素按照一定比例融入到籃球課程教學中,教學存在隨機性和盲目性的特點。體育教師在籃球課教學中需要統(tǒng)籌把握不同的教學內容,有計劃的調整教學的比例和內容,將思政理論知識和實踐知識融合到常規(guī)教學中,根植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培養(yǎng)學生形成團結協(xié)作,拼搏奮進的體育精神。
傳統(tǒng)籃球課程以增強學生體質,提升學生籃球技能為主,教師對學生情感態(tài)度及思想道德教育內容較少,主要是教師對思政教育認識不足,自身思政專業(yè)知識有待加強,教學能力有限。因此,廣大高校體育教師要不斷強化自身的道德修養(yǎng),強化思政專業(yè)知識,開拓自身文化視野,研究透將各種思政元素融入到籃球教育中的方法,并結合不同教學內容采用適合的教學手段,將各種思政教育資源最大化融合到籃球課程教學中,提升教學效益。體育教師注重言傳身教的力量,用高超的球技和良好的個人形象影響當代大學生,才能讓學生親其師,信其道。
籃球課程教學中,體育教師將思政教育的評價內容融入到日常教學中,合理規(guī)劃理論課、思政課以及技能課等各部分的內容,采用多元的評價方式,讓學生全面的認識自我各方面的表現(xiàn),尋找到可突破可提高的點,提升思政教育的有效性。多元的評價方式中,體育教師要關注評價主體的多元性和評價內容的多元性,學生的評價方式不要僅限于測評打分,還要對大學生在籃球課堂中的學習過程進行綜合評價。學生在課堂上考勤狀況,團隊合作情況,課堂上所展現(xiàn)的精氣神,在籃球競賽中所體現(xiàn)的各種思想品質,多角度進行內容評價,讓學生全面的了解自己的情況。體育教師積極開展籃球競技比賽,讓多元的評價主體參與進來,實現(xiàn)學生互評、自評、教師評,評價主體多元化也有助于學生之間以共同的道德標準和規(guī)則規(guī)范自身行為。
大學生的心智發(fā)展水平接近成年人,此時,體育教師設計各種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籃球訓練內容就能順理成章發(fā)展學生各項能力。體育教師讓學生在開展籃球比賽前自主制定相應的比賽規(guī)則,營造民主、平等、寬松的課堂氛圍,以小組交流探究的方式優(yōu)化課堂互動方式,提升學生的規(guī)則意識。體育教師發(fā)揮多媒體教學的優(yōu)勢,讓學生動手制作演示文稿,推介自己所喜愛的籃球明星及國家優(yōu)秀的籃球運動員,介紹某一項體育賽事,普及籃球文化等,讓學生們在互相交流中挖掘籃球運動中的體育精神,陶冶學生的思想情操。體育教師讓學生之間形成互助小組,互相取長補短,發(fā)揮各自優(yōu)勢,在籃球比賽實踐中體會團結奉獻,自強不息的運動精神。
高?;@球教育中的思政改革需要全面徹底的進行,教師要從自我做起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提升育人能力和育人觀念,積極挖掘各種思政育人的教育資源,在籃球教學的過程中育人,全方位的育人。學生在習得籃球理論和技能的同時還要關注自身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傳承和發(fā)揚中國體育文化,提升自身的思想水平,政治思想,道德品質及文化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