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代紅
(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qū)西灣小學 廣東 深圳 518000)
統(tǒng)編版教材第七冊《故事二則》是第八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包含《扁鵲治病》和《紀昌學射》二則故事。文章內容淺顯易懂、情節(jié)變化清晰、蘊含道理明了。如果本課的教學僅僅是簡單地、機械地落實單元訓練重點“了解故事情節(jié),簡要復述課文”,那么就容易出現(xiàn)“課堂熱熱鬧鬧,課后一無所得”的老問題。讓學生學有用的語文,教師就必須牢固樹立“語用”教學理念,解讀教材時重點關注文章的表達方法與技巧,課堂教學時側重引導學生感悟文章表達之妙,并有針對性地組織開展語文實踐活動,善于將文章的表達技巧轉化為學生自身的語文能力。教學本課,我分為三步:
教學時,我先讓學生找出表示故事發(fā)展先后順序的詞語,再對照時間分別了解蔡桓侯的病情、扁鵲提出的醫(yī)治辦法、蔡桓侯的態(tài)度變化,讓學生掌握故事的基本內容,明了故事蘊含的道理。在此基礎上,我引導學生重點感悟文章獨特的表達技巧——以時間為序,凸顯故事情節(jié)的層次感。
師:文章幾乎每一段都以時間開頭,有什么好處?
生:時間開頭,可以很清晰地表示故事發(fā)展的順序。
生:我們讀者很容易就理清文章的敘述順序,便于復述課文。
師:蔡桓侯是春秋時蔡國國君。扁鵲一再說他有病要治,弄得他很不高興。你們覺得蔡桓侯會每隔十天就接見扁鵲嗎?
生:我覺得不會。因為蔡桓侯地位高,處理國家大事很忙,他不會每隔十天就接見一個他認為的“騙子”。
師:在敘述故事主要情節(jié)發(fā)展部分,作者為什么要這樣寫:過了十天、十天后、又過了十天?
生:我覺得是作者特意這樣寫。每隔十天,蔡桓侯的病情就進一步加深,讓讀者印象特別深刻。
師:過了十天、十天后、又過了十天,很有規(guī)律的時間變化。作者這樣表達,是為了增加文章的表達效果,更加突出了故事情節(jié)變化的層次感。下面,我們以時間為序來復述故事,進一步感受這樣表達的獨特效果。
(學生按照時間順序,復述課文。)
《扁鵲治病》選自《韓非子·喻老》。故事的內容,只需要學生大致了解;知曉“善于聽取別人的意見”的道理,不是學習的重難點。而文章以時間為序的表達方式,值得學生學習借鑒,是可以轉化為自身表達能力的。
略讀課文,教師要少講精講。第二則故事《紀昌學射》,教師完全可以讓學生自己去默讀文章,理解內容,議議道理。在組織復述本則故事時,我啟發(fā)學生仿照《扁鵲治病》的表達方式,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創(chuàng)造性地進行復述,進一步領悟“以時間為序”這種表達技巧的好處。
師:下面,我們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復述《紀昌學射》。要求:仿照《扁鵲治病》,以“時間為序”,按“兩年”為一個周期進行復述,突出故事情節(jié)層次的變化。
(學生開展合作學習,然后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匯報。)
生1:有一天,紀昌去向射箭能手飛衛(wèi)請教。飛衛(wèi)對紀昌說:“你要想學會射箭,首先應該下功夫練眼力。你要牢牢地盯住一個目標,不能眨眼。”紀昌回家之后,就開始練習起來……
生2:兩年后,紀昌的本領練得相當?shù)郊伊恕褪卿h利的錐尖要刺到眼角了,他的眼睛也不眨一下。紀昌很滿意,以為練得差不多了,就再次去拜見飛衛(wèi)……
生3:過了兩年,紀昌的眼力更加厲害。模糊不清的東西,紀昌看得很清楚;極小的小虱子,在紀昌眼里竟然像車輪一樣大。于是,飛衛(wèi)開始教他怎么開弓。
生4:又過了兩年,紀昌臂力驚人!就算在他的左右手臂上吊上百斤巨石,紀昌都能穩(wěn)穩(wěn)地拉開猛士使用的弓弦,不費吹飛之力。于是,飛衛(wèi)又教他怎樣放箭。
生5:又一個兩年過去了,紀昌成為了百發(fā)百中的射箭能手。
學生將《扁鵲治病》之法,用于復述《紀昌學射》,以時間為序,創(chuàng)造性地進行改編復述課文。既可以準確把握文章內容,又可以深刻領悟“學習本領需要恒心”的道理,更重要的是學生掌握了一種獨特的表達技能。
閱讀是吸收,寫作是傾吐。習作,既要講究“我手寫我口,我手寫我心”,又要適當?shù)剡\用一定的寫作技巧,提升文章的表達效果。學習分析《扁鵲治病》和創(chuàng)意復述《紀昌學射》,讓學生對“以時間為序”這一表達技巧有了深刻的認識。但是培養(yǎng)語文實踐能力的真正途徑應該是更真實的語文實踐——讓學生進行寫作訓練。
下面,是一位學生題為《內疚》的習作(原文)。
晚上八點……
我沖出房間,抓起電話:“老師,我新買的鋼筆不見了,我懷疑是余X偷了。早上他找我借,我沒借給他,而且他以前偷過同學的錢呢!”
十分鐘后……
電話鈴聲響起?!拔?,你好,我是余X媽媽。聽說我兒子偷了你的鋼筆,對嗎?我問過他了,我相信他不會偷的。經(jīng)過上次的事(偷錢),他也改了很多!麻煩你再仔細找找,好嗎?他說鋼筆就放在你的書包里?!?/p>
又一個十分鐘后……
“喂,我是余X。請你相信我,我真的沒偷。今天我看見你的筆掉在地上,我就撿起來放進你書包里。你能再仔細找找嗎?拜托你啦!我的確沒偷?!痹僖粋€十分鐘后……
“喂,是余X嗎?對不起!我冤枉你了,對不起?。∥摇艺业戒摴P了……”我?guī)缀踵ㄆ?,“鋼筆一直在我這,我做作業(yè)的時候,把書包甩在床上,鋼筆掉了出來,躲在被縫里。都怪我……”
深夜。我翻來覆去睡不著,還為剛才的事內疚不已……
學會表達,善于表達,是一項極其重要的語文能力。小作者巧用“以時間為綱”,敘述這場同學之間的“丟筆風波”。文章線索非常清晰,故事情節(jié)跌宕起伏、引人入勝。由此可見,閱讀中吸收的“技法”,已經(jīng)轉發(fā)為學生自身的語文實踐能力。
這就是——學有用的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