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 迒
(大連大學 遼寧 大連 116000)
新課標指出:“學生的語文水平怎樣,作文是一個衡量的重要尺度?!笨梢?作文能力的培養(yǎng)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作文評改方式的優(yōu)化與豐富將直接對作文的教學質量產(chǎn)生積極影響,但目前很少教師能注意到這一問題,以致于作文的教學水平還停留在比較基礎的階段,教學現(xiàn)狀不容樂觀。
1.1 作文評改態(tài)度兩極化。當前,我國小學教師對于高年級語文作文評改態(tài)度呈兩極化。部分教師認為他們在學生作文本上留下越多的評改痕跡,就代表對學生付出精力越多,越盡職盡責。這樣的思想無疑對教師施加了“必須精細批改”的沉重負擔。從而導致許多教師對學生的寫作進行過分精細批改,不給學生留有空白,常常出現(xiàn)教師的評語字數(shù)多余學生的習作字數(shù)現(xiàn)象,造成學生對教師的評改越來越疲倦怠慢,學生的寫作創(chuàng)新能力和反思能力也不會得到提高;然而,一些教師在對學生作文的評改中,評語雖沒有過分精細批改,但卻過于簡單敷衍,內容千篇一律,缺乏新意,學生作文中出現(xiàn)的問題沒有被具體指出,亦沒有給出針對性的建議。長此以來,學生們就會產(chǎn)生厭煩、不重視的心理,導致學生只是按要求完成作文寫作任務,自身寫作能力并沒有得到真正提升。
1.2 學生評改訓練少,主體地位被忽略。新課改中要求教師重視并提高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但在小學語文高年級作文評改實際教學中,小學生的評改訓練機會少之又少。教師大都將學生作為作文評改過程中的被動者,采用教師布置作文,學生寫作,然后上交至教師手中由教師批改的傳統(tǒng)方式進行教學,學生很少甚至沒有參與到作文評改中來。這種較為單一且互動性不強的評改方式,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沒有充分激發(fā)學生參與到教學環(huán)節(jié)中來,使教學效果不容樂觀。
1.3 作文講評課內容單調,針對性不強。目前,已有少數(shù)教師漸漸意識到作文評改的重要性,單獨組織安排了作文講評課,但課程內容十分單調,針對性不強。作文講評課需要教師對學生的作品進行具體的分析,立足于學生的現(xiàn)有水平進行指導,從根本上讓學生取得進步。我們通過對大連市某小學高年級教師進行訪談后發(fā)現(xiàn),教師一般每兩周會給學生上一次作文講評課,課程內容為教師出示優(yōu)秀作文,讓學生們進行點評,然后教師再進行總評,僅此而已。指出問題并不是作文講評的真正目的,作文升格才是真正目的,但這種作文講評課的內容及方式過于簡單,缺乏師生問答,針對性不強,缺少提煉與總結,不利于學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2.1 提高教師專業(yè)知識水平。教師的專業(yè)知識水平,對提升學生的作文寫作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作文評改并非寫作訓練的終點,而是提升寫作水平的起點。然而,對于小學生來說,自主修改能力尚缺,而教師正是學生接受專業(yè)知識的直接參與者,學生的作文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的專業(yè)能力,因此教師提升其自身的專業(yè)知識非常重要。只有教師具備了專業(yè)的作文教學知識與技能才能對學生進行更好的教學指導。有所導向,有所師范,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觀念和認識水平,才能使作文評改落到實處,行之有效。教師提高其自身的專業(yè)知識可以通過以下幾種途徑進行:
(1)通過線上觀看名師作文教學課進行學習?,F(xiàn)階段網(wǎng)絡發(fā)達,網(wǎng)上有很多的優(yōu)質課視頻,教師可以通過網(wǎng)絡資源,廣泛搜集相關的優(yōu)質教學視頻,通過反復觀看,仔細研究分析,對其中的內容進行學習借鑒,并不斷反思總結,并形成自己的教學方法應用到實際教學中,使學生得到最大化的發(fā)展。在這一過程中逐漸凸顯出的問題就是教師們反思能力不足。許多教師觀看視頻后,只是如過電影般在頭腦中一閃而過,并沒有看到優(yōu)質教學視頻背后的東西,不懂得反思總結,沒有從感性上升都理性,沒有形成系統(tǒng)的語言,更沒有理性的思考,所以他們的課不能使學生眼前一亮,不能撼動學生的心靈,也就不能使學生刻骨銘心,這也正是如今許多新手教師自我提升緩慢的原因。
(2)自學有關作文教學的專業(yè)課程。在作文教學這一領域中有很多專家學者發(fā)表過著作,也有很多關于作文教學的專業(yè)書籍,所以教師也可自主學習,廣泛的閱讀相關專業(yè)書籍,汲取更多的專業(yè)知識,更好地提升自身知識水平。許多教師重視作文教學,但并沒有形成一個系統(tǒng)。在教學中,經(jīng)常發(fā)現(xiàn)當作文披上應用文、說明文等外衣時,學生寫作就完全亂了套,沒有中心,材料大且空,語言表述更是沒有邏輯性。交際語境寫作正式未來寫作的趨勢,但這也正式教師在寫作教學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3)積極參加各種專業(yè)培訓。教師應積極主動地參加各類培訓,并在培訓中努力學習,接受更多的專業(yè)知識。教師們一定要明白,作文可以怎么“改”以及為什么這么“改”,并引導學生漸漸習得作文可以如何“改”。教師們通過參加大量的培訓,向有經(jīng)驗的專家型教師學習借鑒,對比總結,反思自身存在的不足,進而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水平。
2.2 改變“唯師批改”現(xiàn)狀,評改主體多元化。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應清晰地認識到傳統(tǒng)作文評改方式的弊端,漸漸轉單一的“唯師批改”為評改主體多元化,引導學生自主參與到作文評改環(huán)節(jié)中,主動接受作文評改中的意見,并不斷提高自身的寫作能力。
首先,教師可以采用學生自評自改的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使學生作為作文評改的主體,讓學生站在教師的位置上發(fā)現(xiàn)問題并思考問題,使他們懂得教師工作不易的同時,及時發(fā)現(xiàn)自身存在不足并改正,從而提高學生的思維水平和寫作水平。其次,對于部分寫作有困難的同學,他們在習作中很難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之處,所以教師也可采取同學之間互評互改的修改方式。作文評改就是仔細梳理一遍作文的優(yōu)缺點,給予寫作者信心的同時,提出更好的修改策略,同學們在互評互改中可以發(fā)現(xiàn)他人的優(yōu)點、長處,學習更多的知識和方法,在品讀他人的作品和他人的評過程中,也一定會對自己的寫作有所幫助,取長補短,共同進步。不論是學生自改還是互評互改,把習作的修改權交給學生,目的時讓他們在修改作文的過程中,逐步養(yǎng)成“文不厭改”的良好習慣,并且可以掌握到修改作文的獨特方法。最后,小學生的作文學習還離不開家長的陪伴與幫助,家長在這一學習過程中同樣扮演著重要角色。所以,我們還可以采用家長評改的方式。學生將作文自評自改后,將其帶回家交給家長,讓家長親自評改孩子的作文,主動閱讀孩子的文章,了解孩子的想法,客觀評價孩子的作文,樂觀鼓勵孩子適當修改作文,以自己獨特的角度啟發(fā)孩子對生活、對學習的熱情。這其中就要求家長首先要學習了解系統(tǒng)的小學生作文規(guī)律。家長工作繁忙,時間有限,無法深入學習,但也應了解自己孩子的作文寫作規(guī)律。若是家長不懂寫小學生作文,看著孩子每況愈下的作文成績,也只能使干著急。
2.3 以生為本定形式——豐富評改方式和語言。除了要使評改主體多元化外,教師自身也要不斷豐富評改方式和語言,提高自身素質,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參與到作文評改中來。教師要想徹底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必須把多種評改方式有機結合,多管齊下,高效評改,使每位學生獲得最大限度的進步,體驗到寫作帶來的愉悅,從而寫出更多更美的文章。
(1)口語評改。葉圣陶先生曾說過:“給學生改作文,最有效的方法時面批?!蹦敲矗谡Z評改即口頭評改是指,教師在學生寫作過程中或作文講評課中,與學生面對面交流學生的作文,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并適當巧言點撥引導。當發(fā)現(xiàn)作文的優(yōu)點和長處時,也要及時鼓勵表揚。這種口頭評改方式可以隨時進行,方便及時鼓勵與指導學生寫作,但在這一過程中應注意對學生的錯誤或缺點進行指正時要照顧到學生的尊嚴,千萬不能諷刺問題習作,要使全體學生漸漸對習作感興趣,這樣才能百花齊放。
(2)展示評改。展示評改就是將優(yōu)秀的學生作文展示出來,可以在黑板報,宣傳欄上展示,或者裝訂成冊讓學生瀏覽,還可以向報刊、雜志進行投稿,讓學生的作文能夠讓更多人看到,讓更多的學生學習他們的優(yōu)點、亮點,最終做到學以致用。這樣一來,不但使被展示作文的同學自信心得到滿足,其他同學也會產(chǎn)生強烈的欲望,從而促進了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
(3)即時評改。即時評改即第一時間對學生的作文進行評改,通常在作文指導課上進行。教師在學生寫作時第一時間對學生的作文進行指導,針對性強,效果明顯,學生第一時間就會做出修改,這種方法能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激發(fā)學生寫作熱情,從而提高學生寫作水平。
(4)網(wǎng)絡改。隨著網(wǎng)絡科技的飛速發(fā)展,學生對網(wǎng)絡也是情有獨鐘,所以教師可以在作文評改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高科技工具,在線分享文章,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教師可將自己的習作線上分享給同學,讓同學對自己的習作進行點評和修改,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教師還可以建立線上交流平臺,倡導學生將每天發(fā)生的趣事在線分享在平臺上。學生們通過對作文的表達方式、表達技巧等的進一步交流學習,增強了學生對習作的認知能力。這樣的教學方式不但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而且對學生的自主評改能力的提高也大有裨益。
(5)對比評改。當教師在指導學生寫作時,常常會引導學生將好與壞、善與惡、喜與悲等照著寫,因為這樣可以更加鮮明地揭示描寫對象的外在特征或內在本質,從而對更加突出表現(xiàn)文章主題。在對比映襯中,事物所具有的特點和所蘊含的道理可以更加黑白分明的顯示出來,無需多言,便可使人了然于胸。那么,作文評改也是一樣的道理。教師可通過對比評改,加深學生印象,更快提高寫作及作文評改能力。這里的對比評改,可以是對同一名學生不同時期所寫的兩篇作文之間的對比,也可是兩名同學對同一命題作文或同一寫作手法運用的對比。在充分尊重所有同學的前提下,通過對比評改,可使學生理解得更加透徹,印象更加深刻,藝術感染力也更強。
總而言之,習作教學是一場詩意的修行,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不但要創(chuàng)造性的教學,還要創(chuàng)造性的評改,使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充分發(fā)揮。教師應采用自主、尊重以及探索的多種評改方式和教學理念,向學生傳授具體的作文評改方法與技巧,激起學生對寫作的興趣,不斷提高習作教學能力,不斷探索習作評改教學規(guī)律,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作文寫作和作文評改能力,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進而為學生更高階段的寫作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