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華
良好的學習習慣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而課前預習作為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小學語文教師只有做好課前預習指導工作,才能夠在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同時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受到傳統(tǒng)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有的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忽略了課前預習環(huán)節(jié)的重要性,導致學生對教師以及課堂產(chǎn)生了較大的依賴性,這樣的習慣會影響學生之后的學習生活。本文將具體探究小學語文課前預習指導的具體策略,結果僅供參考。
在論述小學語文課前預習指導的過程中,筆者將其分為不同的內容與方法進行論述,首要的就是對課文的預習。在此階段,教師可以讓學生采取誦讀預習的方法。作為了解課文的第一步,教師應該引導學生使用默讀、朗讀以及角色朗讀等多種形式對課文進行初步的了解。同時,教師還可以將同班的學生分為不同的學習小組,以小組為單位布置課文預習任務,讓其在小組內進行課文的閱讀,遇到不懂的地方也能夠向他人請教或者集體討論,共同解決問題。比如,當教師在進行《宇宙生命之謎》文章講解之前,就可以布置小組預習任務,讓學生在組內進行分段閱讀,對于文中遇到的生詞與生字,則由負責該段閱讀任務的學生提前進行查閱并進行組內的講解,這樣一來小組人員就能夠共同進步。
其次,教師還可以采取提問引導的方法引導學生的預習活動,具體來說就是教師根據(jù)文章的主旨為學生設置不同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課文的閱讀并尋找答案。教師在設置問題的時候應該注意問題的合理性,不能夠超出學生的認知理解范圍,不然就會適得其反。比如,當教師在進行《夜間飛行的秘密》一文講解之前,可以提出問題:“夜間飛行的秘密是什么?”“蝙蝠與雷達之間具有什么樣的關系?”“文章給你什么啟示?”學生帶著問題進行課文預習,在閱讀的同時也在思考,當解決了以上問題的時候,學生對于文章內容與主旨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再次,對于那些語文學習能力較強、基礎較好的學生,教師還可以教授其評注的方法進行預習。也就是讓學生在閱讀理解的過程中對其中的某一些句子或者段落進行批注并發(fā)表自己的看法,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自由發(fā)言的環(huán)境,同時還能夠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比如,當教師在進行《秋天的雨》一文教學之前,可以讓學生通過預習的方式勾畫出最打動自己內心的句子,并在句子旁邊進行批注,寫下自己的感想與心得,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
最后,對于較高年級的學生來說,其已經(jīng)具備一定的語言應用與表達能力,因此,教師可以提高對其預習的要求,采取復述的方法進行預習檢查。教師為學生布置預習任務,讓學生抓住文章的主旨內容并在課堂中進行內容的復述。這樣的方法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同時還能夠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比如,當教師在進行《賣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教學時,就可以讓學生在閱讀的時候對童話內容與情節(jié)進行記憶,并在課堂中進行復述。教師應該及時給予學生鼓勵,在其復述出現(xiàn)困難的時候進行善意地提醒,鍛煉學生的膽量,同時提高其記憶力。
除了對課文內容的預習理解,作者以及文章的創(chuàng)作背景也會影響文章的立意與主旨,因此,教師還應該為學生布置文章作者與背景的預習任務。文章的作者往往都處于一個特定文化的年代,導致其創(chuàng)作內容里包含著獨特的時代特征,只有全面了解創(chuàng)作的背景與作者的情況,才能夠更深入地理解文章的思想情感,進一步領會創(chuàng)作意圖。
比如當教師在進行《古詩三首》教學時,不同詩人所處的時代背景不同,再加上詩人自身的理想與信念也不一樣,導致其在創(chuàng)作風格與思想情感方面存在較大的差異,此時,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布置詩人背景預習的任務。讓學生在上課之前查閱不同詩人的生平與理想,進而在閱讀詩文的時候帶入詩人的情感,進而加深對詩詞的理解。比如最典型的詩人李白,其性格灑脫浪漫,具有豐富的想象力,詩風盡顯豪放飄逸,但是其仕途并不順利,面對現(xiàn)實總是出現(xiàn)自大又自負的心理,在很多詩文中都透露出政治前途無托的心境。
最后,教師還應該指導學生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進行課文的預習與閱讀,建立起課文與現(xiàn)實生活之間的關系,進而提升學生對生活的觀察能力與收集能力,不斷積累更多的素材,提升學生的文學水平。只有將課文的深刻內涵與寓意放到現(xiàn)實生活中,才能夠發(fā)揮出課文的現(xiàn)實作用,這才是當代學生學習的目的。
比如,當教師在進行《狼牙山五壯士》一文教學之前,可以引導學生對當時的戰(zhàn)爭背景進行調查,同時引導學生思考戰(zhàn)爭對我國人民的影響與破壞,最后將課文的內涵進行升華,讓學生抒發(fā)和平年代對戰(zhàn)爭的看法與思考。通過這樣的思考,學生能夠在預習的階段就形成更加深入的認知,從戰(zhàn)爭表面深入到戰(zhàn)爭的影響,最終落實到對待戰(zhàn)爭的態(tài)度以及戰(zhàn)爭的現(xiàn)實意義,學生在這個學習思考的過程中能夠不斷拓展自己對戰(zhàn)爭的認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綜上所述,預習階段對于學生課文教學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教師應該分別從課文預習、作者背景預習以及拓展資料預習等方面引導學生的預習活動,使其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