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江帆
(內蒙古烏海市第八中學 內蒙古 烏海 016000)
在新一輪課程改革不斷發(fā)展的過程中,現(xiàn)代教育理念一直在影響教師和學生的教學方式。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是新課程改革提出的新的教學方式,影響著師生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如何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是一線教育工作者關注的問題,并理論結合實踐地進行探究。在探究過程中,總結出學案導學教學模式。學案導學教學模式是指在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將學生學會學習作為目標,以編寫的學案為基礎,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教師有效引導,促進學生掌握基礎知識,發(fā)展綜合學習能力的教學模式。從這一模式的內涵中可以看出,學案導學模式在學科教學中的應用,不但可以轉變師生教學方式,還可以驅動學生發(fā)展能力。基于此,筆者在組織初中生物教學的時候,對該模式進行了應用。具體應用策略如下:
學案導學模式,從字面上可以看出,學案是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關鍵。在組織生物學案導學教學之前,精心地編寫導學案,將有效地奠定教學基礎。因此,筆者在應用學案導學模式的時候,首先會編寫導學案。
1.1 確定學習目標。學案是學生自主學習的載體。初中生的自主學習意識淺薄,不知道自主學習什么,也不知道如何進行自主學習。明確的學習目標,是學生自主學習的指導。明確的學習目標,不但可以為學生指明要學什么,還指出要怎樣學。因此,在編寫學案的時候,筆者首先分析新知內容,在課程標準中的三維教學目標的指導下,為學生們設定不同維度的學習目標,夯實學生自主學習基礎的。
以“生物進化的歷程”為例,通過分析這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筆者發(fā)現(xiàn),學生們需要掌握動物、植物的進化歷程。在體驗現(xiàn)實生活的過程中,學生們早已借助多樣的途徑初步地認知了生物的進化。立足教學內容和學生現(xiàn)有經(jīng)驗,在編寫學案的時候,筆者設定了如此學習目標:目標一:整體描述動物和植物的進化過程;目標二:搜集與動物、植物進化有關的信息,整理、分析信息,對比動物和植物的進化歷程,掌握比較方法;目標三:利用已有的知識儲備,對學案中提出的問題進行思考和設想,鍛煉問題解決能力。
1.2 明確重難點。重難點知識是初中生物學科的基本內容,是學生們必須掌握的內容,也是學生們學習生物面對的一大阻礙。通過自主學習重難點知識,學生可以初步地認知重難點知識,同時從重難點知識中發(fā)現(xiàn)不同的問題,以便在課堂上與教師或其他學生交流,通過碰撞思維,突破重難點知識的阻礙,扎實地理解生物內容,提高學習效果。所以,在編寫學案的時候,教師要分析新知中的重難點知識,并將這些重難點知識展現(xiàn)在學案上,使學生們突出重點地進行自主學習。
筆者在導學案中展現(xiàn)重難點知識的時候,沒有沿用傳統(tǒng)的方式,直接將重難點知識一一獨立地展現(xiàn)出來,而是將重難點知識與三維目標結合起來,在節(jié)約學案版面的基礎上,使學生們快速地明確學習目標和重難點知識,有針對性地進行自主學習,提高自主學習效率。具體地,以“昆蟲的生殖和發(fā)育”為例,在學案中筆者如此展示重難點知識:
知識目標:列舉例子描述昆蟲的生殖和發(fā)育過程以及特點(重點);講述變態(tài)發(fā)育過程,概括變態(tài)發(fā)育的概念(難點);對比家蠶和蝗蟲的生殖發(fā)育過程(難點),總結完全變態(tài)和不完全變態(tài)的異同(難點)。
能力目標:經(jīng)歷觀察、分析等活動,鍛煉觀察能力、分析能力、交流能力、思維能力等。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舉例說明昆蟲在人類生活、生產過程中起到的作用;準確認知昆蟲和人類的關系。
1.3 學習方法建議。自主學習離不開有效的學習方法。在傳統(tǒng)的教學活動參與過程中,大部分依賴教師,被動地學習,沒有獲取有效的自主學習方法。在學習學案的時候,往往會沿用讀教材、做練習的學習方法。應用如此方法,不僅會使學生覺得學習學案是枯燥、無聊的,同時也難以使學生借助學案有效地認知新知,導致自主學習效果不佳。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應用學案導學模式的時候,教師不妨在學案中為學生們提出學習方法建議,驅動學生們自主地使用這些學習方法進行自主學習,在認知新知的同時,潛移默化地儲備新的學習方法,為提高自主學習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
學案導學模式是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提出的一種新的教學模式,驅動著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符合課改要求。對此,在組織初中生物教學活動的時候,教師要立足學案導學模式的特點,聯(lián)系學生的學習情況,精心地編寫學案,并將學案多樣方式地進行應用,使學生們在學案的輔助下,實現(xiàn)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有效地掌握基礎的生物知識,同時鍛煉生物學習能力,提高生物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