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燕敏
(廣西貴港市港北區(qū)第二初級中學 廣西 貴港 537100)
初中數學作為初中課程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空間想象力、知識應用能力以及數學核心素養(yǎng)都具有重大幫助。而初中數學對于大部分初中生來說都是一門具有一定學習難度的學科,為了能夠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老師必須要順應互聯(lián)網時代的發(fā)展趨勢,要在教學方法、教學理念以及教學內容等方面做出革新,將互聯(lián)網模式之下的教學模式引入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這樣不僅能夠打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局限性,還能夠為數學課堂教學注入新血液,讓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變得多樣化且具有趣味性。信息化數學教學不但能夠讓學生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還能夠有效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如何將信息化教學與數學課堂教學進行有機融合是目前初中數學老師值得深探的問題。
將信息技術應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能夠豐富數學教學資源,優(yōu)化數學教學模式、教學內容等,還能夠改變傳統(tǒng)數學教學內容的呈現形式,能夠讓教學內容數字化。在信息化教學模式下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學素材通過文字、音像、視頻、圖片等多樣化的形式直觀清晰的呈現在學生的面前,能夠讓原本單調枯燥的數學知識變得生動形象,進而能夠更快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更加輕松容易的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1]。另外,信息化的初中數學教學模式符合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認知特點和學習規(guī)律,能夠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在信息技術的支撐下,老師要更好的進行教學模式的完善和創(chuàng)新,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信息化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歡快的氣氛下更好的學習數學知識。例如,在“相交線與平行線”這一章節(jié)的教學中,為了能夠讓教學更加直觀清晰,讓學生進一步掌握在平面上兩條直線的各種位置關系,老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在生活中常見具有相交線和平行線特征的圖片,比如立交橋、電線等,為學生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然后再引入這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在展示完圖片過后,老師提問學生:從這些圖片中能夠得出什么幾何圖形?學生就會回答:相交線和平行線,從而引出本節(jié)課的教學主題。
實踐是人們學習知識,體會知識內涵的重要途徑,而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也應用于實際生活,因此,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老師要將數學知識與學生的實際生活聯(lián)系起來,在課堂教學中出發(fā)挖掘和利用生活中的數學元素,將生活事例引入到數學課堂教學中,通過實際生活中的數學現象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幫助學生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而通過信息化的教學手段和教學工具,老師能夠在生活中常見的數學現象或者是原理直觀清晰的展現給學生,在展示的過程中,老師還要通過提問來加強師生間的交流互動,引導學生進一步對數學知識進行思考和討論,從而增強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程度,提高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例如,在湘教版初中數學“軸對稱”這一課的教學中,老師首先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生活中常見的具有軸對稱特點的物品,讓學生仔細觀察這些物品具有哪些共同特點,在觀察過后,學生能夠發(fā)現原來這些圖形都是軸對稱圖形,這時老師就可以讓學生利用彩紙和剪刀剪出在之前的數學課堂中所學過的軸對稱圖形或者是生活中具有軸對稱特征的物體。在老師的引導之下,學生制作出了各種各樣的圖形,有等邊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心形等。通過直觀的圖片展示和實踐操作,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掌握所學知識,還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2]。
簡而言之,數學學科是初中階段的重要學科之一,是開發(fā)學生思維潛能,提升學生數學綜合學習能力的重要途徑。在信息化的時代背景之下,我國教育界對初中數學提出了更高標準的教學要求,為了能夠順應時代的發(fā)展需求,初中數學老師必須要讓初中數學教學與時俱進。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與信息技術進行有效整合,可以將抽象化的數學知識具象化,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相關知識,讓學生輕松有趣的學習數學知識,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和課堂教學質量。因此,初中數學老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立足于教學內容,將信息化的教學手段引入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為學生打造現代化且高效的數學課堂,讓每個學生的數學水平都能夠得到有效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