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少鋒
(廣東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 廣東廣州 510520)
隨著當前教學工作的開展,我國高等教育也非常重視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思想政治教育活動是促進學生立德立信、正確樹人的核心工作。在高職院校人才培養(yǎng)工作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完成全方位育人的目標,高職院校體育教學工作的創(chuàng)新優(yōu)化應堅持以“課程思政”為理念,不斷探討新的教學模式,完成思政教育與體育教育的有機結合,確保學生在鍛煉身體的同時也能獲得心理健康的良好發(fā)展[1]。
“課程思政”是指在高職院校其他教學工作中融入思想政治課程,使其他專業(yè)課程教育和思政課程教育的有機結合,完善教學團隊方式,創(chuàng)新優(yōu)化教學內容,組織篩選教學評價體系,完善新的課程教學模式[2]。
黨的十九大報告要求新時期高校教育工作要結合思想政治教育共同開展,提高各學科課程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機結合,使學科專業(y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在相互影響的情況下共同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獲得身心健康教育的提高。高職院校體育教學工作中的安排也要以此為基礎做出有效調整,將“課程思政”思想融入到體育教學工作中,使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工作開展更具針對性[3]。
在高職院校體育教學工作中,積極引入“課程思政”教育理念,可以讓傳統(tǒng)的高職院校體育教學工作從枯燥乏味的體育理論知識教學與技術動作訓練中解脫出來,充分挖掘體育教學中的深刻內涵,促進學生體育意識的培養(yǎng),重視競爭與合作,使體育教學工作內涵更為豐富,讓高職院校體育教學工作的科學化程度進一步提高,也為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活動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打下基礎[4]。
將“課程思政”教育概念引入到高職院校人才培養(yǎng)工作中,能有效結合學科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發(fā)展,使各學科在具有學科特色的同時又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理念,達到身心健康的人才培養(yǎng)功效。所以,在高職體育教學中融入課程思想概念,能保證體育教學工作中融入體育精神和人文思想,幫助學生鍛煉意志力,加深學生思想認識,提高學生綜合素養(yǎng)[5]。
通常來說,高職院校體育教師在運動技能方面比較擅長,而針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的理論知識相對欠缺,這對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的政治思想素質水平產生了一定的阻礙,不利于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深化個人良好的運動意識,也難以實現大學體育課程和“課程思政”模式之間的充分融合。因此,重視對體育教師的政治思想素養(yǎng)培訓與提高是高職體育教學中一項重要的內容。
在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的教學目標中,對于學生的體育技能要求所占比重比較大,而忽視了教學工作中的思政教學工作開展的重要意義。在體育課程的設置和開展過程中,沒有明確通過和“課程思政”的方式融合而提高學生思想素質能力的教學目標,不利于在體育教學工作中給學生傳授相關思想,也不利于高職院校學生整體體育素質的提高[6]。
在傳統(tǒng)的高職院校體育教學課程比例安排中,50%的時間由教師進行技能講授,20%的時間進行體育活動的準備工作,30%的時間用于學生自由活動與休息。這種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沿用了很久,但該教學模式并未充分發(fā)揮課堂的作用來幫助學生提高對體育學習的激情與動力,也不利于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所以要重視對體育課程教學工作的優(yōu)化創(chuàng)新[7]。
高職院校要在“課程思政”基礎上優(yōu)化改革體育教學模式。高職院校體育教師要以當前教學工作開展目標與教學活動為基礎做出正確認識,并以實際需求和新的教學目標為準,將“課程思政”思想融入體育教學工作中,使得“課程思政”思想對教學工作的開展具有一定引導作用,促進體育教學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充分融合,讓學生在體育課堂上也能完成思想認知、產生情感共鳴,進而達到高職院校人才培養(yǎng)的最終目標。
比如,在進行排球教學工作時,根據排球的教學內容制訂相應的訓練計劃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結合的教學目標,以排球項目中包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為主,開展針對性的教學指導。在進行排球基礎技術教學工作時,以排球墊球基本技術動作和團隊訓練為基礎開展技術教學,并通過思政教學加強學生對刻苦訓練和終身體育意識的精神培養(yǎng);然后在排球傳球教學工作中,將排球傳球技術要點、排球實施戰(zhàn)術作為技能培養(yǎng)目標,與此同時,重視加強學生合作共贏的思想精神;在排球攔網技術動作教學中,選擇適合攔網點、阻止對方進攻的教學目標,同時強化學生抗挫折的能力和遇事冷靜思考的能力。從整個排球的教學工作中提出分段教學目標,在教學內容實際開展過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實施有效的體育技術指導,讓體育教學活動的開展更具成效,也讓高職院校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yǎng)工作開展得到一定成效。
高職院校體育教學工作中融入“課程思政”教育理念,是為了將思想政治教育結合在體育教學工作中,使實際教學效果得到提升,完成新時期高職院校體育教學工作的創(chuàng)新改革,優(yōu)化調整體育教學方式,以有效的課程教學模式來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體育教學活動的結合,吸引學生注意力,讓學生在體育課堂的學習中同時完成思想政治內容的學習。在選用全新的體育教學組織方法時,要重視以教學模式改革為基礎,開展創(chuàng)新模式,并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恰當的體育教學方法,開展有效指導,使整體體育教學活動的開展更具活力。
教師可將體育教學活動游戲化,按照學生學習興趣,以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為主,將教學內容滲透到游戲中,進而提高學生思想政治意識。比如,“障礙跑”這一游戲活動作為體育常規(guī)訓練項目,可通過設計消防標兵的角色扮演活動來組織學生參加消防模擬演練,讓部分學生扮演被困人員,部分學生扮演消防戰(zhàn)士。兩組學生在訓練過程中完成障礙跑的訓練任務,進而完成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認識,團結協作能力、責任意識都能夠得到培養(yǎng)。
在實施高職院校體育教學課程改革工作中,構建新的教學模式要保障課程教學資源的整合性,將“課程思政”資源融入高職院校體育教學工作中,促進體育教學工作的思想政治教育滲透,使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學工作開展對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有重大幫助,也能為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身心健康發(fā)展起到促進作用,完成體育課程教學資源的有機整合,還能充分發(fā)揮教學資源優(yōu)勢,通過互聯網等完成體育教學的多元化指導,從而讓高職院校的思政教育成果更加顯著。
例如,在羽毛球教學時,教師可有效整合線上線下教學資源,為學生的體育訓練打造個性化項目,并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從羽毛球教學開展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經驗來看,在理論課堂上為學生播放我國羽毛球運動的相關歷史發(fā)展視頻,完成愛國主義教育;通過播放國際賽場比賽當中,羽毛球國家隊獲得優(yōu)異成績的視頻,激發(fā)學生為國爭光的愛國意識;最后通過微課視頻完成羽毛球運動的技術要點講解,讓學生從微課視頻中了解到工匠精神。而后在實際技能訓練過程中,教師可通過舉辦羽毛球比賽活動的方式,讓學生在集體運動中認清自己的角色定位,并培養(yǎng)學生之間的團隊意識。這種有效的整合課程資源的方式能讓“課程思政”理念融入到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各個方面,使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良好發(fā)展得到保障。
綜上所述,在不斷進行高職教育課程改革的背景下,高職體育教學工作的改革要以實際需求為基礎,在融入“課程思政”理念的條件下完成體育教學活動的優(yōu)化創(chuàng)新,完善教學工作模式,為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提供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和生活環(huán)境,通過“課程思政”對學生的體育鍛煉和思想教育提供有效指導,進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