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卓熹
我的家鄉(xiāng)有一種十分不起眼但在早餐桌上缺一不可的食材—客家豆腐。
每天天還沒亮時,外婆就已經(jīng)起床趕制豆腐??图叶垢淖龇ㄒ彩鞘值暮唵危喊焉系赛S豆放在山泉水里浸泡一夜,一方面是去除雜質(zhì),另一方面就是讓豆子充滿水分。再把豆子磨成汁和渣,往里加點石膏蒸煮,然后鋪在布上,用特制的木條壓好,最后放進打制的模具里成型。整個過程雖然不難,但耗時長,要做出有嚼勁豆皮和細嫩無比的豆腐,就得依賴外婆的用心了。
天色伴隨著一陣陣豆香而亮起來。當我們洗漱完畢,外婆已經(jīng)把蒸豆腐擺在各人的位置上。掀開碗蓋,一塊方正的豆腐伴隨著黃豆清香出現(xiàn)在眼前:潔白的豆腐和散落在上面的青蔥,猶如仙女一樣純凈無瑕。碗邊放著兩碟糖:一碟砂糖,用豆腐沾著吃,那感覺讓人愛不釋“口”;一碟糖漿,淋在豆腐上,鮮滑無比,也讓人欲罷不能。
上了初中,我在周末最開心的事就是在自家花園里找張椅子坐下,捎上書,一兩碗蒸豆腐,兩碟糖,一杯蕎麥茶,便足以度過我中午的休息時光。陽光從樹葉間的縫隙里透出來,零零散散地灑在了書上、豆腐上、茶霧里……在繁華緊湊的大都市里生活工作,心煩意亂、煩躁不安時,吃上一碗蒸豆腐,定能平復心情,靜心思考。外婆說,即使在一片不起眼的豆腐里也有莫大的樂趣。
在鎮(zhèn)上的老城區(qū)里,總是會有那么一兩間客家豆腐店坐落在不起眼的角落里,這里也能“偶遇”豆腐。與家中的不同,這里的豆腐另有風味。
店里的豆腐,可比家里的醬料多:醋、醬油、花椒油、甜面醬、沙茶醬、韭菜末……性格直爽豪放的人除了放花椒油,還得放兩勺小剁椒,辣中帶麻,與豆腐的豆汁相沖,產(chǎn)生了一種共同的語言:爽!在天寒地凍時,熱的花椒油與豆腐相撞,發(fā)出“滋滋滋”的聲音。伴著它,一陣頂香的味兒使食客忍不住地深呼吸,捧著碗搖晃一會,碗里深綠色的韭菜末和香蔥在細嫩無比的豆腐磚上滾來滾去。嫩滑的豆腐經(jīng)不住搖晃,已經(jīng)裂開一道縫,此時再來碗熱豆汁兒,那就美味無窮了。一碗下肚,汗已濕透褲腰。人們閉著眼,把碗遞出去,道:“再來一碗”。嘴巴還“吧嗒吧嗒”地,回味無窮……這不正如外婆說的,不起眼的豆腐里也有各種滋味嗎?
我愛客家豆腐,雖不起眼,可里面蘊藏著生活的滋味,也蘊藏著外婆的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