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諾 占素萍
摘要:本文立足于韓國飲食和中國飲食,并且從飲食文化之間分析了導致不同國家之間飲食文化出現(xiàn)差異的具體原因。韓國作為我國的鄰國,和我國有著長達三千多年的交流歷史,兩國的歷史文化都有著獨一無二的可貴之處。。在文化交流的過程中,飲食文化也不斷發(fā)生著交流,對兩國人民的日常生活和文化習俗都產生了較大的影響,使兩國的交往也在文化交流期間不斷加深。
關鍵詞:韓國飲食;中國飲食;文化差異
前言:
隨著經(jīng)濟全球化的趨勢不斷發(fā)展,不同國家之間的文化交流也愈發(fā)深入。韓國作為中國的鄰國,在歷史發(fā)展和文化發(fā)展上不斷和中國發(fā)生著交流,兩國的先進文化不斷影響著彼此,并且最終在飲食文化和藝術文化上得到了展現(xiàn)。本文分析并且比較了韓國飲食文化和中國飲食文化之間的差別性和相同性,希望能夠通過本文的研究來為更多的飲食文化研究人員提供參考。
1中韓兩國飲食文化特點
1.1韓國飲食文化特點
從地理位置上來看,韓國處于朝鮮半島的南端,其傳統(tǒng)文化大量受到北朝鮮文化的影響。隨后隨著中國的漢字以文化輸出的方式傳播進朝鮮半島,進一步加深了我國傳統(tǒng)著作對朝鮮半島的影響力,使當?shù)鼐用竦纳盍晳T和民俗思想受到了影響。其中最為主要的影響是儒家文化,對韓國文化的影響一直延續(xù)到21實際的現(xiàn)代,甚至會在一些大學里專門開設課程來研究四書五經(jīng)。除了重視對四書五經(jīng)的研究之外,儒家文化中的“孝道”文化極大程度上地影響了韓國傳統(tǒng)文化,在此基礎上也形成了韓國人注重家族傳統(tǒng)的獨特文化風景。所以在討論韓國文化以及其飲食文化的時候離不開對這種傳統(tǒng)的精神和文化之間也貫徹了這種獨特的孝道文化。除此之外,也能夠從韓國人的文化中分析出他們對教育的中時候水平較高,教師在韓國社會中的地位普遍相對較高,并且有一部分的總理和副總理的出身就是大學教授。這些文化特征會很大程度上地影響到韓國飲食文化,在對韓國文化進行分析時,需要密切結合以上特點。
1.2中國飲食文化特點
在中國有一句傳統(tǒng)的俗語,“民以食為天”象征著飲食文化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在中華民族的五千年歷史中,飲食文化作為其中一種最為獨特的文化,在中華民族的發(fā)展史上留下了獨特的烙印。在中國飲食文化中,最為講究食物的色、香、味,并且在烹調的時候會按照季節(jié)來改變飲食的口味,冬天味醇濃厚,夏季的飲食則較為清淡,并且以涼拌的做法為主。由于中國地大物博,并且國土面積上的經(jīng)度和緯度都跨越較大。這也就造成著國內不同地區(qū)的飲食文化有著很大的差別,其中以“八大菜系”最為著名。除此之外,中國傳統(tǒng)的飲食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儒家文化的影響。提倡尊老愛幼。一般來說在落座的時候會習慣讓長輩坐在主要的位置上,晚輩坐在靠后的位置。并且晚輩只能在長輩動了筷之后才能動筷,還需要把好的菜讓給長輩先吃。這種儒家傳統(tǒng)文化除了表現(xiàn)在中國人的飲食文化中,也體現(xiàn)在中國社會的其他方面中。對飲食文化進行探究,可以從中一探中華民族獨特的文化色彩。
2中韓飲食文化差異
2.1社交禮儀
韓國人的社交禮儀和中國人的社交禮儀有著較大差別。通常情況下,當中國人在見面時會采用打招呼和握手的方式來表達親近,而韓國人見面時的傳統(tǒng)禮節(jié)則通常是鞠躬。并且如前文中所說,韓國人的文化色彩受儒家影響較深,孝道占韓國人日常文化中十分重要的一環(huán),所以當韓國人的晚輩、下級遇到長輩和上級的時候需要以鞠躬的方式來表示尊敬,并且讓其先行。而且韓國人的家族意識非常強烈,在家族中,父母和長輩占據(jù)著絕對的領導性地位。這種家庭的意識也在一定程度上地促進了韓國經(jīng)濟發(fā)展和文化發(fā)展。除此之外,韓國人對教育較為重視,無論是平常百姓還是公司中的上級領導,見到了大學教授都是畢恭畢敬的。在韓國,還有一些總理和副總理本身就是大學教授出身,進一步增加了韓國人對教育的重視程度。在社交場合下,韓國人一般見面用握手禮儀。其中值得注意的是,韓國女性一般不與人握手。當來到韓國人家里做客時,客人需要攜帶禮品,韓國人會以雙手接過禮品,并且通常情況下不會在客人面前拆開禮品韓國男性多喜歡酒、名牌打火機等禮品,而女性則偏好化妝用品和包之類的禮物。當客人在沒有得到主人邀請的情況下是不得在房屋內隨意參觀的,只有主人進行了邀請,客人才能夠在房間內隨意走動、自由參觀。在和韓國人一同進行餐飲活動時要在席間敬酒,需要先鞠躬再致辭,并且一連三杯,并且在敬酒之后鞠躬才能算敬酒完成。和韓國社交禮儀有所區(qū)別的是中國傳統(tǒng)社交禮儀。中式社交禮儀通常有較強的隨意性,上下級見面時無需鞠躬,僅僅進行寒暄即可。在挑選做客禮物時,中國人一般偏好貴重一點的物品。和韓國人相同的是,中國人也不會當著客人的面拆開禮品。
2.2飲食差異
中國的傳統(tǒng)飲食文化豐富而多彩,在長達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創(chuàng)造出了眾多菜式和飲食文化??梢哉f中國菜是飯桌上的???,是色香味俱全的獨特享受。并且中國飲食文化包含萬物,涉及到的食材也多種多樣。和中國人的飲食文化有著較大差異的是韓國飲食文化,從韓國出品的電視劇中就可以看出,韓國人的日常飲食生活離不開泡菜,甚至可以說泡菜是韓國人飲食文化中最為基礎也最為重要的要素之一。而除了泡菜之外,影響韓國人飲食口味的另一個重要因素就是辣醬了。韓國人不僅會在吃烤肉的時候蘸辣醬,還會在其他的飲食中加入辣醬。和中國傳統(tǒng)的香辣式辣醬有著較大區(qū)別的是,由于朝鮮半島濕氣較重,韓國人偏好辣醬是為了去除濕氣,這就導致著韓式辣醬通常以干辣為主的風味。在韓國還有一種較為常見的美食是年糕,和中式的年糕有所區(qū)別的是,韓式年糕通常會在煎鍋上煎熟,再撒上辣醬進行食用。韓國飲食文化和中國文化不同的地方還體現(xiàn)在主人請客的方面。在韓國人請客時,一般會請客人吃烤肉,并且用生菜來包裹著配上辣醬和泡菜的烤肉。在韓國人的餐桌上通常會準備筷子和剪刀,剪刀既可以剪泡菜,也可以剪烤肉,十分食用。和韓國人不同的是,中國人請客通常會吃中國傳統(tǒng)菜式,并且以口味較重的菜肴為主。在韓國人和中國人吃飯的時候也有一定的相似之處。如上菜時兩國人都會等待,在菜上齊了之后才會動筷。而且兩國飲食成分都以高蛋白的失誤為主。換句話說,中國人和韓國人都比較喜歡吃肉。而且飲食中的主食都是大米。由于地形上的不同,兩國人的主食上也會存在一定的差異,我國東部地區(qū)多水稻,而西部地區(qū)多小麥,這就造成了我國東部地區(qū)喜愛用米飯作為主食,而西部地區(qū)喜愛用面食作為主食的狀況。而在韓國,由于其北部多山脈,所以多旱田,作物也以五谷為主。所以韓國的南部沿西南沿海地區(qū)往往會選擇五谷飯來作為主食,生產水稻的南方地區(qū)則會選擇米飯來作為主食。
2.3風俗習慣
風俗習慣的不同也會一定程度上地對當?shù)鼐用竦娘嬍澄幕推渌幕L俗產生影響。由于中國是一個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不同民族之間有著不同的文化特點。和韓國人相比,我們的民族文化中有一些例如儒家文化的具有較強共通性的存在,但是由于民族文化的不同,中國傳統(tǒng)飲食習慣和韓國人的傳統(tǒng)飲食習慣之間仍然存在較大的差別。而中國人和韓國人之間喜好的顏色也有著一定的區(qū)別,如韓國人認為白色是純潔的象征,較為喜愛純潔的白色,在婚禮等重要儀式時會讓新娘穿上潔白的婚紗。而中國人認為紅色是象征著吉祥的顏色,白色象征著喪事,在傳統(tǒng)的中式婚禮中,新娘多穿著紅色的嫁衣。除此之外,韓國人也有把喪事稱為“白喜”的習俗,對中國人的沖擊較大。除此之外,韓國人在表達拒絕等感情的時候會采取相對委婉的表達方式,力求照顧對方的心理情緒。而與之不同的是,中國人一般會采取直接了當?shù)姆绞絹肀磉_拒絕。不多用婉轉來表達內心情緒。在吃飯時,兩國之間不同的風俗習慣也會影響到到飲食上的一些文化。比如說在韓國,喝湯是飲食文化中的一項重要環(huán)節(jié)。韓國人必須要先喝一口湯,再吃一口米飯,只有這樣之后才能夠隨意吃東西。而中國人在飲食上沒有那么多的講究。并且中國人在吃飯的時候往往會選擇坐在一個較為舒適的地方,而對于韓國人來說,他們更喜歡席地而坐。在吃飯的時候,中國人認為趴在飯桌上吃飯是一種非常不禮貌的做法,所以大多數(shù)中國人會選擇將飯碗捧起來吃飯。而韓國人認為飯碗需要被一直放在桌子上,不能拿起來。中國人吃飯時往往只需要一雙筷子,而韓國人由于有著喝湯的習慣,還需要準備勺子,并且不能同時使用筷子和勺子,在吃飯時只能使用右手,左手應該放在桌子的下面。所以說中韓兩個國家位置相近,其飲食習慣和風俗習慣也有著很多的相似點。為了能夠了解到一個國家真實的風俗習慣,應該先從飲食習慣來進行了解。并且在進行文化交流的時候需要取其精華,尊重差異性。
2.4料理口味
料理口味是不同飲食文化的重要體現(xiàn)。一般情況下的韓國料理較為清淡,并且較少油膩。在韓國傳統(tǒng)菜式中通常較少使用味精,只以少量調料進行調味,并且蔬菜也大多數(shù)采用生食的方式來進行涼拌。除此之外,韓國人很少做炒菜,菜肴的烹飪方式大多數(shù)為烤制和燉煮為主。雖然韓國人的飲食也強調著顏色搭配,但是韓國人所使用的搭配和中國的飲食色彩搭配也有著一定的區(qū)別,大多數(shù)以“紅、白、黑、綠、黃”這五種顏色為主。并且韓國人非常喜愛發(fā)酵食品,如辣白菜等。和中國人常使用的食品發(fā)酵方式有很大區(qū)別的是,韓國人不常用鹽巴來做發(fā)酵失誤,多使用醬油。而且韓國的發(fā)酵食物在餐桌上隨時可見,中國的發(fā)酵食物則多出現(xiàn)在早餐中,作為隨粥下飯的食物。由于中國幅員遼闊,物產豐富,催生出來的飲食文化和民族文化豐富多彩,不同的地區(qū)往往會形成極具地方性特色的飲食文化。如北方的飲食文化多以燉菜為主,而四川等地區(qū)的飲食文化則以辣為重點。并且由于中國大部分國土處于溫帶性氣候地區(qū),其四季溫差表現(xiàn)相對比較明顯,所以中國的料理口味也會一定程度上受到溫差的影響。在通常情況下,傳統(tǒng)中國美食在冬季的味道相對醇厚,而在夏季的味道多以清淡為主。韓國的飲食文化除了前文中所提及的辣醬文化以及辣白菜文化之外,還很大程度上的受到了“湯文化”的影響。在韓國餐廳點餐時,韓國人通常會先點湯再點料理。并且在對中國和韓國的一些連鎖餐廳進行調查之后,可以發(fā)現(xiàn)韓國人的餐廳多售賣以“飯”為主的食物。中國人的餐廳則多售賣以“菜”為主的食物。同時和韓國人喜愛喝湯的特點有著明顯區(qū)別的是,中國人在餐桌上通常以吃菜為主,喝湯為輔。而且中國人和韓國人之間的吃飯速度也有著區(qū)別,由于中國人喜好將飯桌作為商談的場所,一些親朋好友也會選擇吃飯的場所來作為聚會的場所,所以據(jù)研究調查的結果顯示,中國人通常吃飯速度較慢,并且在飯桌上會談話。而韓國人的飲食文化和韓國人的社會文化一樣以快為主,在飯桌上,韓國人通常不進行交談,這也是韓國人吃飯速度較快的重要影響因素。
2.5飲品區(qū)別
除了上文中所提及的吃飯和口味不同之處之外,在飲品的選擇上,韓國人和中國人的偏好也有著較大的差別。中國人喜好喝茶,并且不同居住地區(qū)的中國人喜歡的茶葉品種和茶葉沖泡方式有著較大的差別。經(jīng)研究調查結果顯示,中國人的茶文化對中國人的日常生活產生了較大影響,具體體現(xiàn)在中國人會在吃飯時、與培養(yǎng)交談時飲茶,一些白領在工作時也喜歡在工位旁邊放置一個泡了茶的保溫杯。在韓國的飲品文化卻多以咖啡為主。在韓國的大街小巷中,咖啡店的身影隨處可見,當?shù)啬贻p人也對咖啡情有獨鐘,很多年輕人會拿著咖啡在路上行走。對飲酒文化進行分析時,則可以看出中國人偏好白酒而韓國人偏好燒酒。這也是地域性差異文化對飲品文化所產生的獨特影響要素。除此之外,當中國人進行請客的時候,喜歡多點菜,或者以主人多做些菜的方式來讓客人在盤中留下一些食物。這是中國人認為有禮貌的方式。韓國人與中國人相反,會點恰到好處的食物,盡量做到每個盤子都空盤,從而最大限度上地減少浪費。
2.6餐具不同
中韓兩國的飲食文化區(qū)別除了表現(xiàn)在食物的不同和飲品習俗上的差異,在使用餐具方面也存在著很多的不同之處。雖然中國和韓國都是使用筷子的民族,但是兩國的筷子設計上和使用上也有著一定的差異。中國筷子首尾粗細的差別不大,并且大多數(shù)的筷子都是木制品。而韓國的筷子多為扁平,并且大多數(shù)的韓國筷子都是用金屬制成的。由于中國人在年夜飯等較為重要的場合中會吃魚,以起到“年年有余”的美好祝愿,并且中國人一般傾向于選擇體型較大的魚來作為年夜飯的食物。所以只使用普通的圓形筷子也能夠剔除魚刺。由于兩國之間的常見漁業(yè)產物也有著一定的區(qū)別,韓國人吃的魚往往會含有較多的魚刺,所以當韓國人吃魚的時候會選擇使用一種比平常使用的筷子末梢更細的特殊筷子來剔除魚刺。這種筷子通常會比韓國人經(jīng)常使用的筷子要短一些。并且韓國人的餐桌上往往會出現(xiàn)一把用于剪開泡菜的剪刀,這是中國人的餐桌上所沒有的。所以從以上研究中可以看出,不同地區(qū)的飲食文化區(qū)別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當?shù)剞r副產品的影響。
結論:綜上所述,中國和韓國兩個國家具有地理上的相近性,但是在歷史發(fā)展的過程中不同的地理環(huán)境和文化色彩也催生出了不同的飲食文化。在對兩國之間相似和不同的飲食文化進行研究和學習的時候可以從其異同點一窺兩國文化色彩和歷史背景上的不同。為了能夠進一步促進中韓兩國交流和學習,我們應該尊重飲食文化差異和其他文化的差異,取其精華,促使不同文化和諧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崔榮熙.韓國與中國一線城市餐飲從業(yè)者營養(yǎng)知識及行為調查與分析[D].揚州大學,2021
[2]宗艷艷.中韓傳統(tǒng)文化差異解析——從中韓春節(jié)飲食及服飾角度[J].黑河學院學報,2019,10(04):210-212
[3]李善圭. 對中韓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中醫(yī)體質類型及其相關性比較研究[D].北京中醫(yī)藥大學,2017
作者簡介:姓名(陳諾)性別(女)出生年(2000),籍貫到市(浙江省溫州市)民族(漢)職稱(學生)學歷(在讀本科)研究方向(中韓文化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