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國民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38-458
《新課程標準》指出:小組合作學習是學生學習的重要途徑之一。合作學習是指以學生的學習小組為單位的相互學習。它強調(diào)我們的學生在學習時的主動性,是我們經(jīng)常運用的一種形式。它可以克服當今學生的自私自利,培養(yǎng)合作的能力和共同努力的精神,提倡表達和分享。在新課標下,如何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引導和教育,真正實現(xiàn)學習模式的轉(zhuǎn)化提高,達到教育教學的目的呢?在這里,我就平時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經(jīng)驗,來談談我的一點小小的看法。
1、合作學習在低段識字寫字中的靈活運用
低段的識字寫字是教學的一個重難點。在教學中,我把學生分成四人小組,由小組長主持引號學生進行交流,比如:你是如何學習這個字的,運用什么方法記住這個字的,分析這個字的結構,查找字典的兩種方法,用這個字擴詞,字的筆順等,都是學生自己在小組中完成的。每個人都要發(fā)言,匯報自己的學習結果。通過“我會認”、“我會寫”、“我會記”等活動,學生在小組內(nèi)分享自己的成果,在活動參與中牢牢地掌握了新學的字詞。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不斷地來回巡邏,特別是對那些易讀錯,易寫錯的字,學生感到有困惑的字詞進行指導教學,個別輔導,針對性強,重點突出,有利于我們的教學。最后我們將在全班范圍內(nèi)檢查學生對字詞的掌握情況,并隨時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
隨著學生學習課文的逐漸增加,學生識字量也逐漸增多,漢字的鞏固成了學生知識積累的關鍵。根據(jù)低年級學生的特點,讓學生多練習,多熟悉,通過朗讀、默讀,聽寫,背寫等讀寫過程,在具體的運用中鞏固所學的新字。除了學習課內(nèi)的一類二類生字帶出的新詞外,我還鼓勵學生多去書店,圖書館等地方去看適合自己閱讀的課外書,多積累,在學習小組內(nèi)分享他們的讀書心得,增加了學生識字寫字的機會和數(shù)量,強調(diào)了學生的個人經(jīng)歷,激發(fā)學生學習字詞的興趣,從而積極主動地學習字詞,學生也學會了與他人交流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團結一心的精神,懂得與他人分享的好品質(zhì)。
2、合作學習在閱讀中的合理運用
小學的閱讀教學中,包括精讀教學和打星號的略讀教學。精讀課的教學,應繼續(xù)加強詞句段的運用,重視對朗讀和默讀的練習,重視談閱讀后的體會,重視閱讀的方法等。在教學中,我首先讓學生回家預習:標出課文的自然段落;圈出課文中的一類字和二類字帶出的新詞語,并能通過語境,聯(lián)系上下文,找近義詞,替換詞語等方法簡單說出詞語的含義;總結出課文的主題思想;針對課后的問題,在閱讀后找到相應的句子或段落,感情朗讀和交流讀后的體會感受;如果還有一些你不理解的東西,在書上標出來,也可以把你想到的答案寫在旁邊;如果你找到有你喜歡的句子和段落,你也可以勾畫出來,重點理解,寫下你喜歡的原因,分析句子的好處。在課堂上,我讓學生在四人小組中按預習的要求分享他們的學習成果,不會說的要盡量先說,會說的將在小組內(nèi)補充說。這時,我既是學生的良師,又是他們的益友。我可以點撥,講解,示范朗讀等,從多個角度和學生們一起學習,完全融進了學生中,成了他們中的一員。準備好后,小組內(nèi)選擇一人代表該組的人在全班進行分享表達。教師適時點撥評價,哪一組說得好,而且有很多發(fā)言者,哪一組就是第一名,老師就表揚哪一組。最后,老師和學生就不懂的地方,提出交流,檢查鞏固學生的知識,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
略讀課的教學,理解鞏固課文內(nèi)容的要求要低于精讀課文的要求,要抓住重難點進行指導練習,讓學生據(jù)標題下的自學提示勾劃出重點學習內(nèi)容,自已自學,在文中找到答案,以此為憑借,讀懂課文,把精讀課中學到的讀書方法運用到略讀課的理解鞏固課文內(nèi)容中,加強閱讀理解的有效教學。教學中,我讓學生按自學提示,先自己閱讀、思考,在書上做出筆記,然后在四人小組內(nèi)學習,據(jù)課文重難點或?qū)W生感興趣的問題,勾畫出相關句子或段落,引導學生談體會,分享自己的學習心得或體會,學會表達,并加以鼓勵,調(diào)動學生學習課文的積極性,鞏固理解課文內(nèi)容,學生在分享的過程中也更上一層臺階,有利于閱讀教學的實施。
3、合作學習在口語交際中的實踐運用
口語交際是聽說的表達訓練,教學要在一定的交際環(huán)境中實施。教學中,我先讓學生了解口語交際的目的和要求,自己先做發(fā)言準備,然后在四人小組內(nèi)每人發(fā)言,小組長作好發(fā)言記錄,其他學生互相評價,互相補充。當他們準備好后,就選一名同學來代表這個組上臺參加演講比賽,老師帶領全班學生評價。說得最好的就是第一名,老師給于表揚,讓我們的教學得到了有效的實踐,提高了學生表達的能力。
4、合作學習在習作中的拓展運用
習作教學主要是讓學生樂于表達,善于把他們的所見、所聽和所想通過組織語言表達出來。在教學中,我先讓學生理解習作的目的和要求,勾畫詞語,學會審題。然后在四人小組內(nèi)開展觀察,討論,積累,交流等活動。先打草稿,在四人小組內(nèi)按習作要求進行相互修改,以達到寫作的目的和要求。最后,必須在四人小組中相互監(jiān)督,將其工整地抄寫在作文本上,如果發(fā)現(xiàn)書寫不規(guī)范,或者比前面的書寫還糟糕,小組長有權讓他重寫。小組長收起來后,再次進行修改,評價,據(jù)作文要求恰入其分地撰寫評語。老師隨后收集了小組修改后的作文,逐一修改,并再次進行評價。如果你的作文寫得好,就是優(yōu),你就要在講臺上朗讀自己的習作,全班在臺下聽,欣賞佳作,老師拍照發(fā)到班群里進行表揚,學生習作的積極性大大提高了。
總之,小組合作學習給我們的語文教學提供了一個新的平臺,不過需要我們不斷地進行實踐、研究和總結。在此基礎上,高效地轉(zhuǎn)變教育教學模式,真正促進學生學習語文時學習模式的轉(zhuǎn)變,從而加深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和掌握,真正做到得語文者得天下的教育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