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江山
摘要:初中時期是學生建立良好學習習慣的關鍵階段,同時需要注重對學生加強自主合作學習能力的有效培養(yǎng),加上語文課程是重要基礎學科,有助于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掌握和傳承我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因此,在初中階段的語文教學實踐中,教師更需要加強引導學生形成自主合作學習能力。本文深入探究了初中語文教學實踐中培養(yǎng)學生良好自主合作學習能力的策略。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育教學;自主合作學習能力;培養(yǎng)策略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38-318
引言
在初中階段的語文課程教學中,學生占據(jù)的主體地位是一項最不能忽視的內(nèi)容。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當注重將課堂主導權交于學生手中,并引導學生彰顯自身潛在是的自主學習和探究的能力。要想促進學生建立較強的自主合作學習能力,教師必須注重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激發(fā)和提高,教師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增強合作意識,進而實現(xiàn)培養(yǎng)學生良好自主合作學習能力的目的。
一、分工匯報,引導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全面實施,要求在初中階段的語文教學實踐中應當優(yōu)化傳統(tǒng)死記硬背、被迫學習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主動融入到課堂學習中,以此在課堂教學中落實提高學生收集、分類、歸納信息的能力。語文課程是一門具有一定綜合性的基礎學科,所以,為了促進班級學生通過分組學習得到收獲,在開展分層教學活動時,教師需要科學合理安排不同層次的學生,根據(jù)各個小組的整體學習能力,為其布置針對性的學習任務。根據(jù)教師的布置,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探究和交流,在合作互動中學生最終以小組為單位歸納和闡述自己小組的學習成果。利用這種小組互動匯報的方式,有助于讓學生主動分享所學知識,進而實現(xiàn)良好學習效果。例如,在《雷電頌》一課的教學中,在結束課后討論任務之后,教師可以將布置的的學習任務細致化分為三個不同的層次,結合學生的接受能力和學習狀態(tài)布置針對性的學習任務。例如,對于語文基礎薄弱的學生,教師可以要求其借助課文閱讀準確找出文章所采取的修辭手法,進一步探索修辭手法運用所收獲的效果。對于基礎中等的學生,教師可以要求其將修辭手法實踐于文章中,探索文章中所描述的物象具體比喻了什么?對于基礎較強的學生而言,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掌握對比思考技巧,即思考本節(jié)課所學文章的表達以及抒情方式與以往課堂所學的《天上的街市》一課存在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利用分層形式的學習任務分工,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獨立學習能力,促進學生建立良好的合作精神。[1]
二、構建自主合作學習的良好教學情境
初中階段語文教學的根本目的在于,引導學生將課堂上所具備的自主學習能力進一步轉化為一種強勁的課下能力?;诖?,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構建情境的方式,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自主合作學習活動的興趣。例如,在《背影》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自由結合學習小組,邀請具有較強表演興趣的學生到講臺上表演。還原課文所描述的場景,然后進一步引導學生大膽猜想父親的心理變化,或者將不善言辭的父親心里話借助自己的語言進行表達。最后教師可以讓各個小組展開友誼賽,由全體學生進行評分。這種教學方式更好地滿足了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需求,讓學生全面認識社會競爭現(xiàn)狀。在學生結束表演后,教師需要對學生的表現(xiàn)給予總結處理,不管表演的好壞,教師都應給予學生肯定和表揚。然后,教師基于學生的表演出發(fā),詳細講解該篇文章。學生只有對自主合作學習產(chǎn)生意識,才能全面落實培養(yǎng)其自主合作學習能力。如此,不僅能夠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整體學習效率,而且能夠深度挖掘學生的潛在能力。
三、組織學生進行自主預習,增強語文學習效果
在語文課程的學習中,課前預習是一項十分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教師需要幫助學生建立自主預習學習習慣,優(yōu)化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同時需要注重在課前預習階段給予學生正確指導,確保學生的預習方向與教學活動方向一致,防止學生出現(xiàn)認知偏差,導致預習時間的大量浪費。在預習任務的布置中,教師需要學生的學習能力布置針對性的探究任務,對于后進生而言,教師應當要求其在預習中掌握文章的具體寫作方法,了解文章主題大意,中等生需要整體理解文章內(nèi)容,準確把握課文的主題思想,優(yōu)等生應當進一步體會文章情感,提高自身語文素養(yǎng),并做到學以致用。這種教學方式,有助于班級全體學生都積極參與到課前預習當中,為后續(xù)課堂教學的順利開展奠定基礎。例如,在《白楊禮贊》一課的講解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展開課前預習。后進生需要在預習中明確文章的創(chuàng)作意圖,全面了解寫作背景,中等生可以結合文章作者沈德鴻的一生事跡,體會文章主題內(nèi)涵,優(yōu)等生需要準確把握文章情感,學習文章所運用的象征手法。最后教師需要總結學生的預習成效,引導學生深刻體會作者通過白楊彰顯的高尚品格,托物言志,贊頌北方抗日軍民,進而保證課堂教學的效果。[2]
四、客觀評價學生的學習情況
自主核心學習活動的高效開展,無法脫離教師對學生具體學習情況的客觀評價,因此,教師需要根據(jù)自主學習特點,對學生完成課堂學習任務的具體情況和成效、學生對小組合作學習活動的參與積極性等進行全面、客觀的評價,通過評價,引導學生全面認知自己在課堂學習中的缺陷,如此一來,學生會更加主動地融入到自主合作學習當中。教師在客觀評價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時,可以通過獎勵或者懲罰等不同的激勵手段開展,對于表現(xiàn)突出的學生給予獎勵,對表現(xiàn)較差的學生給予扣分懲罰,進而實現(xiàn)引導學生主動融入自主合作學習活動的目的,同時能夠激發(fā)學生參與語文課堂互動的積極性。在對學生具體的學習情況完成綜合評價任務之后,教師需要整理課堂教學期間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進一步結合具體問題給予學生學習針對性引導,以此全面優(yōu)化語文課程的教學質量。
結語
在初中階段的語文課堂教學中,對于促進學生建立較強自主合作學習能力具有多樣化方式,較強的自主合作學習能力有助于為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和綜合素質的完善提供正確的指引價值。所以,教師在平時的語文課堂教學中,應當注重探索和實踐科學合理的教學策略,為學生提供良好的教學服務,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主動融入到合作學習活動當中,進而推動語文教學事業(yè)的進一步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宣.淺談初中語文教育教學中學生自主合作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1(08):266-267.
[2]王得光.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自主合作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途徑分析[J].考試周刊,2020(A5):4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