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坤梅
摘要:教學實踐證明,作文教學既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又是難中之難。許多學生一聽到要上作文課便愁眉苦臉,對寫作更是恐懼。其主要原因是學生的視野狹窄,缺乏對生活的悉心觀察、真實體驗和深刻感悟。如果沒有豐富的生活積累和深厚的生活積淀,寫作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教師為改變這一現(xiàn)狀,就要引導學生學會從生活中搜集素材、整合素材和累積素材,并提煉出其中的精華,運用到寫作中,寫出具有濃郁生活氣息的作文來。
關鍵詞:初中語文;生活化;作文;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38-256
引言
根據新課標培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的要求,提高寫作教學效率已經成為教師當前的教學重點。但當前的初中寫作教學,受傳統(tǒng)教學理念和模式的影響很深,導致寫作教學枯燥無味,學生的寫作興趣低下,學生在寫作時常出現(xiàn)無話可說或文章空洞乏味等現(xiàn)象,這嚴重制約了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面對這一現(xiàn)狀,教師在優(yōu)化寫作教學時,應根據素質教育的要求,積極開展生活化的寫作教學活動。
一、創(chuàng)設豐富的課外活動,引導學生體驗生活
對大部分初中生而言,他們更加喜歡課外活動,借助課外活動不僅有助于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而且能讓學生在豐富的課外活動中更好地體驗生活、感受生活,促使學生在后期寫作中有更多的素材可以運用?;谡n外活動的價值,初中語文教師在實現(xiàn)生活化作文教學時,需要積極為學生創(chuàng)設豐富的課外活動。教師可以利用課后時間與學生共同進行有趣的課外活動,使學生可以在參與課外活動的過程中拉近與教師之間的距離,進而更愿意學習語文知識。同時在開展課外活動時,教師也需要引導學生去感受與體驗生活,促使學生有更多的感悟,并能準確表達自己的感受。除此以外,對初中生而言,他們在音樂課堂、體育課堂中也會進行豐富的課外活動。基于這一情況,初中語文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更好地投入音樂課、體育課中,使其可以在相關科目的課外活動中,產生自己對不同活動的真實想法,使學生能在作文寫作中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二、隨筆記錄,養(yǎng)成寫作習慣
生活化教學,單純引導學生去觀察生活、積累素材是遠遠不足的,并非生活中每一件事情都能夠讓學生印象深刻。因此,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教師不僅需要留心生活,還應當幫助學生養(yǎng)成隨筆記錄的良好習慣,讓學生通過隨筆的方式去記錄生活中所見、所聞、所想。隨筆記錄并非單純局限于生活中的見聞,可以是摘錄一些優(yōu)美的語句、段落;可以摘錄名言警句,讓學生通過名言警句感悟人生道理;可以是生活中的各種想法、靈感。通過引導學生養(yǎng)成隨筆記錄的良好習慣,學生能夠在生活、學習中無拘無束的記錄,實現(xiàn)素材的不斷積累,同時能夠在記錄的過程中反復錘煉寫作水平,對綜合能力的提升無疑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三、作文教學內容生活化
在生活化寫作教學模式下,實現(xiàn)寫作教學內容生活化是其中最為重要的一個部分。具體來說,教師可從以下兩個方面,實現(xiàn)教學內容的生活化。一方面,利用單元課文開展生活化教學。在生活化課堂教學模式中,教師在確定寫作教學內容前,必須對教材進行全面、深刻的研究和分析,結合每單元背后的作文主題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擬定貼近學生實際生活的作文題目,引導學生寫作。例如,在七年級的寫作訓練中,單元寫作訓練的主題是“有感而發(fā)”,可結合七年級學生剛步入新的學校、新的班級,無論是學習環(huán)境,還是身邊的同學都發(fā)生了顯著的變化這一現(xiàn)實情況,引導學生表達對新環(huán)境、新生活的感受;另一方面,合理拓展內容,開展生活化寫作教學活動。在生活化的寫作教學模式下,僅依靠單元訓練開展寫作訓練很難達到預期目的?;谶@一現(xiàn)狀,教師可將生活化寫作訓練與課堂教學有機整合,結合課文內容,立足于學生的年齡、心理、思維特征等,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設計寫作訓練,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寫作教學中。例如,講解《背影》一文,教師在講授父親爬過月臺買橘子這一片段時,可帶領學生對幾個重點詞語進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趁熱打鐵,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展開聯(lián)想,思考自己的父母身上有沒有發(fā)生過和課文類似的生活場景,并選擇其中一個場景寫作。
四、以張揚寫作個性為突破點,尊重學生自我創(chuàng)作
寫作能夠抒發(fā)作者的情感,如果沒有想法,就寫不出東西來。教師要讓學生寫好作文,就要讓學生有想法。想法既是生活的前奏,也是對生活的反饋。由于每個學生的生活背景、家庭條件等各不相同,所以他們的想法也各不相同。學生的想法也會隨著時空的變化而變化。不管學生的想法有多么的幼稚和不現(xiàn)實,教師都應該尊重他們的想法。想法是自我創(chuàng)作和形成文章的前提。在一般情況下,作文教學的流程是:教師給出命題或主題——學生思考與創(chuàng)作——教師做出評價并提出修改意見。在這一過程中,學生雖然是作文的創(chuàng)造者,但其語言風格、思想角度、思維方式、寫作形式等卻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教師的影響。在此情形下,學生寫出來的作文無法體現(xiàn)其獨特的想法和本真的東西,這樣的作文也就遠離了學生的生活實際。長此以往,學生就養(yǎng)成了用自己的筆寫他人的話的習慣,不利于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發(fā)展和個性化體驗的生成。因此,教師應深刻反思教學過程,充分尊重學生的想法、觀點和見解,鼓勵學生寫出與眾不同的個性化文章。
結束語
作文如為“佳釀”,生活則為“原漿”,教師以生活化作文教學策略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將觀察與積累作為酵母,使素材得到醞釀和發(fā)酵,必能使學生釀出芳香醇厚的“美酒”。在今后的教學中,筆者將繼續(xù)探索生活化作文教學策略,總結經驗,大膽實踐,使學生的作文質量更上一層樓!
參考文獻
[1]王正慧.初中語文作文生活化教學策略研究[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20(05):87.
[2]羅鳳玲.初中語文作文生活化教學策略研究[J].散文百家(理論),2020(05):156.
[3]劉睿.初中語文作文生活化教學策略初探[J].智力,2020(12):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