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魏云
摘要:學生時期中,高中階段各個學科的學習都是非常重要的,其中,高中政治教學比較側重于體現(xiàn)國家意志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方面的內容,同時對于“立德樹人”的根本教學任務得到了很好的落實。通過高中政治的教育教學,使得高中生逐漸形成完善的人格品格和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高中政治教材主要包含了政治認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識以及公共參與這四個關鍵要素,本文的內容將主要針對高中政治教學對學生的公共素養(yǎng)進行培養(yǎng)的相關途徑進行論述。
關鍵詞:高中政治;公共素養(yǎng);培養(yǎng)途徑
前言
在高中政治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公共參與素養(yǎng),是非常有必要的。因為高中生作為我國的合格公民,就應該積極主動參與社會公共事務,我們國家的每一位公民都是有權利與義務的。其中,積極參與社會公共事務當中去,是每個公民的義務。所以說,對于高中生進行公共參與素養(yǎng)的培育具有一定的重要性,是非常有利于培養(yǎng)高中學生承擔社會擔當,對于學生適應未來社會生活也是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同時也是非常有利于塑造社會主義新時代的優(yōu)秀公民。
一、公共參與素養(yǎng)的概述
公共參與素養(yǎng)的概念指得是我國合法公民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社會公共事務的管理當中去,主動的承擔公共責任,并且還要注意社會利益與個人利益之間的聯(lián)系。公共參與素養(yǎng)對于學生來說是比較重要的,所以要從兩方面的內容來要求高中生,這兩種內容分別是公民參與公共事務的意識以及公民參與公共事務的基本能力。之所以用這兩個內容來要求高中生主要是因為,第一點,培育高中生具有參與公共事務的意識,是因為意識決定行動,只有在具有參與公共意識的前提下,才能夠更加積極主動的投入社會公共事務當中去,第二點,培育高中生具有參與公共事務的基本能力。這主要是強調了只有自身具備較強的公共參與知識和相應的基本能力,才能夠更好的投入公共事務的管理與建設當中。
二、政治教學中對高中生公共參與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現(xiàn)狀
1、學校方面注重培育而缺少社會實踐
隨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深入發(fā)展,學校方面和家庭方面都意識到了培育高中生公共參與素養(yǎng)的重要性。根據相關調查發(fā)現(xiàn),有很大一部分學校不但做到了培育學生積極參與公共事務的能力,還會組織各種形式的社會公共事務來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盡管大部分學校都組織過類似于社會公共事務的社會實踐,還是存在一定的問題需要進行整改,就比如說,學校組織的社會實踐的次數(shù)比較少,并不是所有學生都能參與,而且還存在學校組織的社會實踐的活動形式比較單一,大部分都是無償?shù)纳鐣辗矫娴膬热荻啻畏磸偷淖?,對于高中生來說,培養(yǎng)參與公共素養(yǎng)的效果不是特別的明顯。之所以會造成這樣的局面,還是因為一些客觀原因造成的,就比如說,一個學校中全部的高中生的人數(shù)是很多的,所以需要學校方面解決的客觀因素有很多,就比如交通工具以及接納場所等其他因素。因此,學校的大型社會實踐活動組織的次數(shù)少是情有可原的。
2、部分高中生缺少參與公共事務的主動性
經過調查發(fā)現(xiàn),部分高中生對于參與社會公共事物沒有很強烈的意愿。盡管說,這部分學生是明白參與社會公共事務的重要性,但是,在學?;顒又袇⒉粎⑴c也都是會根據自身的情況來決定。也就是說,這部分學生會依據自己是否有多余的空閑時間來參與社會公共事務。并不是說,這部分學生沒有公共參與素養(yǎng),畢竟高中生主要面臨的是高考,并且在我們國家應試教育的思想根深蒂固,也只有通過高考才能改變學生本身。所以說,對于這部分學生培育公共參與素養(yǎng)也是比較重要的一部分,要積極鼓舞這部分學生積極參與公共事務,提高這部分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三、在高中政治教學中培育學生公共參與素養(yǎng)的有效途徑
1、綜合三方因素,積極引領學生
培養(yǎng)高中生的公共參與素養(yǎng)不能只依靠學校的教育方面,因為只知道理論知識卻不進行社會實踐,就如同紙上談兵,毫無用處。所以,對于高中生公共參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是需要社會、學校以及家庭三方面共同引導學生。
首先是政府方面。我國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是全心全意的為人民服務的。同時,政府有責任幫助我國人民接受好的教育,所以,在對于培養(yǎng)高中生積極參與公共事物的素質培養(yǎng)這方面,政府就應該與學校積極進行合作,為學校提供學生可以參與社會實踐的公共事務,比如說,去敬老院陪伴老人等各項活動,并且還要為學校提供便利的交通條件以及相關場地。
其次是學校方面。學校對于學生各個方面的培養(yǎng)都是非常重要的,不能總是拘泥于應試教育,還應該將培養(yǎng)點轉移到培養(yǎng)學生相關素養(yǎng)方面,要為國家培養(yǎng)德才兼?zhèn)涞娜瞬?。那么,對于培育學生公共參與素養(yǎng)應該做的就是,不但要進行理論培育還要積極鼓舞學生進行社會實踐,推動公共參與素養(yǎng)的形成。
最后就是家庭方面。俗話說,父母是學生第一任老師。所以,在學校培養(yǎng)學生公共參與素養(yǎng)的時候,作為學生家長應該積極配合學校工作,以身作則,讓學生充分明白參與社會公共事務建設的意義。
2、立足于教材,深刻剖析公共參與素養(yǎng)的意義
近年來,教育體制進行了改革,高中政治教材進行了改變,就是對于公共參與素養(yǎng)有了非常詳細的講解。教師應當在課堂中對于這部分內容進行詳細解答,讓學生準確清楚的明白公共參與素養(yǎng)的意義。
為了能夠讓學生更好的理解公共參與素養(yǎng)的意義,教師還可以將教材內容與社會中的實際社會實踐相結合,爭取讓學生通過教材就能夠體會到參與社會公共事務會給自己和他人帶來哪些變化,并以此為基礎,積極鼓舞學生在課后去體驗參與公共事務管理的整個過程,以至于達到學生的好奇心以及可以提高社會實踐的閱歷。
3、改變教學方法,滲透參與公共意識
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還是比較側重于書本知識,對于學生素養(yǎng)方面的培養(yǎng)有一定的缺失,所以說,為了能夠將學生參與公共素養(yǎng)得到有效提升,教師應當適當?shù)母淖円幌陆虒W方法。由于公共參與素養(yǎng)對于高中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不僅僅對學生當前的閱歷有幫助,對以后學生的綜合性發(fā)展的幫助更大。因為公共參與素養(yǎng)是傾向于奉獻社會,也更加注重引領學生進行社會實踐,所以說,在政治教學中公共意識的培養(yǎng)可以通過活動教學法來進行教學,這種教學方法非常充分將學生的主體地位發(fā)揮出來。教師可以通過給學生留課后社會實踐的作業(yè),讓學生自主完成,如此一來,學生參與公共意識就會得到提高。
結論
目前我國正在推進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在這個過程中每一個公民的參與都是非常重要的。在我國高中生普遍都是青少年,應該讓他們切身實際的感受到積極參與公共事務建設的好處。所以,在政治教育教學中,教師應當積極主動的培育學生參與公共素養(yǎng),這對于學生以后的發(fā)展是非常有幫助的,除此之外,還有利于為社會發(fā)展提供全面型人才。
參考文獻
[1]羅得棟.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發(fā)展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有效途徑[J].中國校外教育,2020(03):32.
[2]洪苑彩. 高中思想政治課學生公共參與素養(yǎng)培育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