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秀珍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推動,當前學校對學生的德育教育非常重視。由于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社會對學生的綜合素質需求越來越高,特別是學生的人文思想,道德觀念等方面,所以現在很多教師針對這一板塊進行探索和設計,旨在加強學生德育教育的同時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關鍵字:初中教學;德育工作;強化策略;培養(yǎng)方式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40-182
德育工作的意義是:有計劃且有目的性的針對學生進行政治、思想和道德方面的教育,通過教育影響學生的辨別能力和社會活動能力,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培養(yǎng)學生對生活的積極性和促進學生的對生活的實踐體驗。
一、轉變德育觀念,實現教書育人
教師在課堂設計和教學中,要采用受學生歡迎的課堂教學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升。例如:教師在開展德育教育之前,可以通過互聯網搜索一些關于德育教育方面的材料,在課堂上可以給學生講解,引導學生感受事例,并提出相關的看發(fā),最后教師作為總結,促進學生德育水平提升。教師可以尋找一些校園案件,讓學生進行分析,如前些年的“藥家鑫案”,教師可以告訴學生,藥家鑫當時是一名西安音樂學院的大三學生,在晚上駕車途中撞上行人,并用管制刀具對傷者身體進行二次傷害,最終導致傷者當場死亡,然后駕車逃逸的圖中又撞傷一路人,最后被周圍群眾圍堵抓獲,整個過程持續(xù)短短幾十分鐘。后藥家鑫被判處死刑,于2011年6月7日處決。通過此案例,教師可以讓學生深入了解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教師也可以讓學生談論對這個案件的看發(fā),學生的發(fā)言可能有“應該先救人”、“兇手不該在撞人之后還要殺人,而且逃逸”、“兇手應該主動去自首”等。教師以此作為牽引,先對學生進行表揚,告訴學生先救人是對的,而且要馬上報警并通知急救,而不是在錯誤中越走越遠。通過類似的教育方法,以案例來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可以有效的培養(yǎng)學生的正確三觀,為學生將來的發(fā)展奠定扎實的基礎,最后實現教書育人的目的。
二、深入了解學生,針對特點施教
想要將德育教育課堂開展好,教師就要認真觀察分析學生的特征,根據學生的特征進行課堂設計,讓學生全面的了解知識,深入的投入到課堂教學中。教師意義根據以下幾方面入手:首先教師可以根據當前時事熱點新聞來作為切入點,因為學生現在都喜歡通過互聯網了解信息,教師采用這種方法,能讓學生對事例有一個更直觀的了解,也能大大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熱情。其次是積極向上的人物或者熱點評談,也可以作為德育教育課堂教學的一個重點,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觀念,逐漸培養(yǎng)健全的人格。例如:教師可以通過前段時間“昆山反殺案”來為例子,讓學生分析這個案件當中“龍哥”和“電動車男子”的行為,從而引導學生深入了解德育教育對人的重要性。教師可以告訴學生,“龍哥”因為“電動車男子”在非機動車便道上停留,導致“龍哥”和他的寶馬車無法通過而產生爭執(zhí),在“龍哥”推搡“電動車男子”的過程中,男子并沒有反抗,隨后“龍哥”便從寶馬車內拿出砍刀,對“電動車男子”進行劈砍,因為刀掉落,“電動車男子”順勢拿起看到將“龍哥”砍死,最后整個案件下來,“電動車男子”被法院宣告無罪釋放。教師可以給學生分析這個案例,告訴學生,“龍哥”因為自身的經歷,對道德和人文素質基本沒有概念,所以才會因為盜竊罪入獄,又因為敲詐勒索和打架斗毆等罪名入獄,出獄后,仍然不知悔改,還是我行我素,橫行霸道,最終遇到“電動車男子”,斷送了自己的性命。通過教育,教師可以讓學生分析“龍哥”的性格缺陷和在德育方面的缺失,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讓學生知道結局問題要用腦子,而不是依靠蠻力。以類似的例子為牽引,可以很好的抓住學生的興趣點,引導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人生觀和社會公德概念。
三、樹立良好典范,培養(yǎng)學生能力
古代有一句諺語是:“其身正,不令而從;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由此可見,榜樣的力量是多么強大,同時也說明,一個人在學習和成長的過程中,非常需要有一個榜樣來確立自己的信心和奮斗目標。在這里,班主任可以作為學生的榜樣,讓學生去學習。在德育教育的開展過程中,教師要努力提升自身的德育素質,為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道德典范,這就要求教師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并且要讓學生感受到溫暖和耐心,始終以一種寬容的姿態(tài)來對待學生,教育學生成人。例如:教師想要給學生樹立一個標榜,讓學生效仿學習,就要從身邊的事情入手,給學生造成影響。如在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中遇到了困難,教師首先要給學生解決困難,而不是讓學生自己想辦法。日常學習中,作為班主任要多關注學生的各科課程學習情況,和學生交流探討如何提高學習成績,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讓學生感受教師的關愛時,也能領悟到該怎樣去學習。在生活中,教師要多關心學生的日常起居和吃飯睡覺,多注意學生,深入到學生中間去了解學生,和學生建立起一種亦師亦友的關系。當關系穩(wěn)固建立以后,學生會對教師的態(tài)度大大轉變,會從之前的“怕老師、躲老師”變成主導找教師解決問題。所以,通過教師樹立良好的德育典范,可以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生活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讓學生和教師在一個融洽的環(huán)境內共同發(fā)展。
總之,通過以上內容我們可以明白,初中班主任在進行德育工作教育方面要符合學生的興趣,并且要用合適的事例來觸動學生。德育教育作為一個長期的教育工作,需要教師不斷的堅持,不斷的優(yōu)化教學方法,以合適的方式將之傳授給學生,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麥聰嬌.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與心理溝通的重要性[J].課程教育研究,2018(49):77-78.
[2]李麗.對初中德育教育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的思考[J].甘肅教育,2018(2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