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玲玲
摘要:新時期,在幼兒園開展生活教育過程,要結合幼兒實際,有針對性的采取更加完善的教學策略,不斷地提高幼兒生活實踐能力?!?-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指出: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在游戲和日常生活中進行的,要珍視游戲和生活的獨特價值。為了提高幼兒綜合素質,要進一步加強幼兒園生活教育水平,基于此,本文主要對幼兒園生活化教學進行研究。
關鍵詞:幼兒園;生活化;必要性;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40-151
引言
幼兒園課程與幼兒生活同在,幼兒園課程的生活化是幼兒教育的本質特征。幼兒園課程的生活化走向體現(xiàn)了課程發(fā)展的理性認知;同時,幼兒直觀形象的思維特點,決定了幼兒園課程要以幼兒的生活經驗為基礎。因此,幼兒園課程只有生活化,才能有效促進幼兒的學習和發(fā)展。
一、幼兒園課程生活化的必要性研究
幼兒園課程生活化作為對教育教學的一種精神追求,之于幼兒園教育的本真發(fā)展和應然價值旨趣至關重要。
1.生活化的課程重視幼兒對生活的體悟。
維果茨基認為:兒童的主動建構是社會性的,受社會歷史文化的深刻影響,兒童的發(fā)展是在與周圍的人的交往和在一定的具體的社會文化環(huán)境的相互作用的過程中實現(xiàn)的,兒童生活的文化環(huán)境、人文環(huán)境是兒童發(fā)展的重要條件。因此,幼兒園課程生活化就應該強調幼兒對生活的認知、體驗、感悟等的整合統(tǒng)一,促使幼兒通過對生活的體驗,建立自己對生活的體悟,真正賦予幼兒生活的意義和生命的價值,使其成為個體生活及社會生活的主體。
2.生活化的課程讓幼兒在生活中自主探究發(fā)現(xiàn)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強調“要盡量創(chuàng)造條件讓幼兒實際參加探究活動,使他們感受科學探究的進程和方法,體驗發(fā)現(xiàn)的樂趣”。對幼兒而言,通過自主探究,親自操作獲得的寶貴經驗,才會印象深刻,而生活更是為幼兒提供了諸多探索的情景。
3.生活化的課程注重培養(yǎng)幼兒親自然、親社會的人文情感
對于幼兒而言,知識技能的學習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從小培養(yǎng)親自然、親社會的人文情感,只有這樣才能讓幼兒懂得生活真正的意義所在,也唯有此才能培養(yǎng)出有責任感,有愛心的健康下一代。
二、幼兒園課程生活化的教學策略
如何使幼兒園課程生活化,是當前幼兒園課程研究和實踐中的一個課題。多元智能理論認為教師在幼兒園課程教學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它認為教師應改變以往的學生觀,重新定位教學觀,改變教學目標,重視幼兒差異、因材施教。具體來說,教師應做到以下幾點:
1.生活化課程要注意整體性
生活化的幼兒園課程是整體性的課程,而不是獨立的課程。幼兒在生活中通過自身實踐,經驗將知識傳遞、整合、凝聚,這些從不同現(xiàn)象、事物中獲得的經驗存在著一定的聯(lián)系,進而形成完整的經驗、完整的世界和完整的人格。兒童的發(fā)展是一個整體過程,因此教育者要注重領域之間、目標之間的相互滲透和整合,促進幼兒身心全面協(xié)調發(fā)展,不片面追求某一方面或幾方面的發(fā)展。
2.捕捉孩子的興趣點共建課程
良好的課程資源能夠使幼兒自發(fā)地探究和感受。生活化的課程本身應使幼兒產生自發(fā)的興趣,而不是教師努力去調動幼兒的興趣,更不能無視幼兒是否有興趣。課程的趣味性,除了能夠激發(fā)幼兒的感知欲望,吸引他們積極參與,還具備一定的挑戰(zhàn)性,能夠引發(fā)幼兒持續(xù)的關注。教師在這一過程中應建立生成性課程,幼兒以體驗的方式參與其中,學習就會更主動、更有效,更有利于發(fā)揮和發(fā)展幼兒的主體性,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人才。這似乎也給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教師要以幼兒為本,擁有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的慧眼和一顆應對萬變的慧心,與幼兒共同學習。
3.生活化課程需回歸生活實景
幼兒是生活的探究者,幼兒的思維是在活動過程中完成的,因此,幼兒的活動就應在不斷地探究中進行學習。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要讓幼兒多參加一些活動,為他們提供思維、想象的機會和環(huán)境。生活化的課程積極支持和維護幼兒的探究,注重為幼兒提供有利于探究的生活場景,讓幼兒真實面對現(xiàn)實的情境和問題,兒童通過與環(huán)境的作用、與他人的對話和大腦的思考反應,最終找到真實的世界、完整的生活與探求的滿足感。這就要求教育者在生活實景中,注重引導幼兒探索并積累生活經驗,創(chuàng)新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同時注重活動形式的多樣性和活動內容的豐富性。
4.建立教師與家長的合作關系
若想將幼兒園課程生活化實施的全面,僅僅依靠教師的力量是不夠的,家長的參與也十分重要。幼兒園要與家庭達成共識,建立教師與家長的合作關系,教師在設計生活化的教學活動時,要多多制造幼兒與家長相處的機會,讓家長參與到活動中來,以保證家長對于幼兒園課程生活化的理解和支持。比如,組織一些親子活動,親子運動會、親子聯(lián)歡會、中秋一起做月餅、端午一起包粽子、元旦一起包餃子等等親子活動,讓家長知道什么是幼兒園課程生活化。這些活動既可以促進幼兒園課程生活化的發(fā)展,還可以增強家長與幼兒的感情,生活化的教學活動也會得到一定的發(fā)展。除此之外,在參加這些活動時,教師和家長都要主動引導幼兒,讓幼兒親身感受生活的美好,保持一顆好奇心去聽、去看、去觸摸,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小美好,體會到幼兒園課程生活化的樂趣,從而有利于幼兒快樂的成長。
結束語
綜上所述,幼兒園課程生活化對于幼兒及幼兒園教育生活化的發(fā)展都是有著重要意義的,幼兒園課程生活化的實施更是關系到教師、家長、教育環(huán)境等多方面。雖然實施過程可能存在著一定的困難,但實施之后所帶來的有益之處還是非常多的,幼兒可以得到更好的成長,幼兒園教育事業(yè)也會得到更好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楊曉萍.學前教育回歸生活課程研究[M].重慶: 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