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國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手段和教育方式的不斷改善和提高,知識可視化在教學中越來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廣泛應用,針對不同學科的教學特點,對知識可視化進行合理應用,從而實現效果最大化是十分重要的。知識可視化具有多種不同的形式,初中化學這一學科具有其獨特的階段特點和學科特色,要以此為切入點和著力點,選取合適的方式進行知識可視化應用,通過更新教育觀念、提升師資力量、加大教育投資來有效實現知識可視化與初中化學教學的有機結合。在初中化學教學中使用基于知識可視化的教學策略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幫助學生理解、記憶和運用化學知識。知識可視化的教學應用具有普遍適應性,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有待深化。
關鍵詞:可視化;初中化學;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1)19-0068
初中化學教學水平隨著新課改革有了明顯的提高,越來越多的初中化學教師青睞于采用全新的教學方法以提高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效率。知識可視化教學模式是新課標教學理念運用于初中化學教學的一次大膽嘗試,并在具體的教學實踐過程中收獲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受到廣大師生的一致好評。初中化學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大量運用知識可視化教學方法,將知識可視化教學方法推廣普及,從而加快初中化學教學改革的進程。本文通過實踐經驗進一步探討知識可視化教學方法運用于初中化學教學的可行性方法策略。
一、運用思維導圖,直觀呈現化學魅力
化學學科是嚴謹科學的代表,需要在學習中不斷完善化學知識體系。初中化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傳授學生化學學習技巧,使其掌握化學學習能力,利用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學生在化學學習中梳理零散的知識點,將化學的學習變得有整體性,建立起化學知識結構,培養(yǎng)學科思維能力。思維導圖可以將知識模塊整合,也能將知識點細化,把一些核心知識點點明。讓學生充分理解到各知識點中的精髓,深化化學學習,能夠很好地提升學習質量,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比如在進行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上冊《物質構成的奧秘》中原子的結構一課的講解時,可以用課件的形式展示原子的分布及其特性,幫助學生學習教材內容,留下問題引發(fā)學生思考,再帶著問題去了解本節(jié)課的主題內容,激發(fā)學習興趣的同時引導學生進行知識內容的探索,課程結束前就可以交代學生根據原子的結構和性質進行分析,繪制思維導圖,將原子結構示意圖、電子排布式、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等等一一列出,可以很直觀地展示原子學習的全部內容,還可以把相關的案例也用思維導圖表現。由各個支點組成中間核心的知識點,讓學生清晰地了解到包含其中的所有知識,采取可視化教學模式,能夠實現原本需要依靠文字才能展現的知識,依靠思維導圖由抽象轉變?yōu)樾蜗螅谟邢薜恼n堂時間中讓學生消化掉當堂所學的內容,簡化學習難度,促進學生的學習效率,提高學習效果[1]。
二、可視化教學工具,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
初中化學學科需要把理論和實踐相結合進行教學,在實驗過程中讓學生感受到化學的魅力所在,增強學習化學的興趣,在實踐結果中獲取化學知識,所以為了教學活動順利的展開,進行過程中有必要使用可視化工具輔助。比如用動畫模擬化學實驗,播放展示化學反應的視頻,還可以選擇一些安全的適宜在班級中進行展示的化學模型、化學道具添加課堂趣味性,使學生浸入可視化教學環(huán)境中,加深對于化學知識的理解。如講解碳和碳的氧化物一課,為了便于學生更直觀地理解化學元素,可以在課前準備好,展示金剛石和石墨這種有固態(tài)形態(tài)的碳元素物質,讓學生感受到我們生活的環(huán)境中處處有化學元素。為了更好地了解世界,就需要我們學好化學,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準備好教學工具,為下一節(jié)課做鋪墊。不是所有化學元素都具有實體,這就需要化學教師的引導,引發(fā)學生對于化學問題的深思,通過自己的學習實踐,從中發(fā)現問題并解決問題[2]。
三、搭建實物模型,降低知識學習難度
知識可視化最有代表性的特征就是實物模型,可以更好地結合實際幫助學生進行化學學習?;瘜W符號對于初中生來說很難記憶,按照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都要求學生死記硬背,雖然記憶下來了卻不明白其中含義。采用可視化教學方法,用實物模型來代替化學符號進行講解,便于學生理解。在學習化學反應進而了解化學方程式時,用實驗闡明化學理念,更為直觀和令人記憶深刻,鼓勵學生自己動手嘗試操作,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合作學習,在交流探究中鍛煉實操能力,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yǎng)了學生科學探索的精神,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促進初中化學教育的有效性。搭建實物模型可以活躍課堂氛圍,讓學生產生學習化學的興趣,給予其充分的自由思考時間,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利用可視化教學可以在短時間內讓初中生直觀地了解到化學的專有名詞和相關的科學概念,根據這些知識之間的邏輯關系完成思維導圖,總結已經掌握的知識,發(fā)現自己的短缺,有針對性地進行填補,查缺補漏,幫助知識更好地吸收,培養(yǎng)學生自我學習的能力,使得化學思維養(yǎng)成[3]。
四、結束語
順應當前的科技時代,初中化學教師應完善自身的教學水平,進行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拋棄固有的傳統(tǒng)教學理念,設計適宜的教學流程,合理運用可視化教學滿足學生的教育需求,深化化學學習,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孫梅好,曹詣斌,辛德東,徐麗珊,蒲首丞,鞏菊芳.可視化技術方法在生物化學教學中的應用[C].華東六省一市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會聯盟(安徽、福建、江蘇、江西、山東、上海、浙江).華東六省一市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會聯盟2019年學術與教學交流會摘要集.華東六省一市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會聯盟(安徽、福建、江蘇、江西、山東、上海、浙江):山東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會,2019:88.
[2]王歡,馬榮華.基于中學化學實驗課程的可視化教學新探[J].山東化工,2019,48(4):175-176.
[3]鄭會勤.基于多媒體的可視化技術在化學實驗教學中的實踐應用[J].河南教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26(2):61-64.
(作者單位:寧夏吳忠市紅寺堡區(qū)第四中學75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