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盾 丁健洋 劉天宇 薛桂新
(延邊大學農(nóng)學院,吉林 延吉 133002)
黑果花楸果實具有營養(yǎng)、藥用、生態(tài)等價值,黑果花楸果實和提取物具有抗氧化、消炎、抗癌、降血糖等功效,能明顯改善和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在歐美發(fā)達國家常將黑果花楸提取物作為醫(yī)藥和保健食品,對治療高血壓和心臟病具有良好的作用[1]。近幾年,遼寧、吉林、黑龍江、山東、新疆、內(nèi)蒙古等地黑果腺肋花楸栽培面積逐步增加,僅吉林省延邊地區(qū)栽培面積近666.67hm2[2]。果實成熟度受多種復雜因素的影響,不同地區(qū)不同果園,其土壤肥力、光照、溫度、土壤濕度、果樹密度等因素不同,果實的成熟度也不同,最適宜采收期也不同。國內(nèi)在果實適宜采收期方面研究較多,張群等[3]研究黃桃適宜采收期,比較黃桃品質特征和微觀結構變化;彭媛媛等[4]研究新疆白葡萄適宜采收期,分析葡萄理化指標和果實采收期之間的關系;習建龍[6]等研究晚熟臍橙品質變化和適宜采收期。但有關黑果花楸果實適宜采收期的研究至今少見報道。
本文通過對黑果花楸果實可溶性固形物、總糖、含水量、總酸、維生素C、多酚、黃酮、花青素、果膠9項指標進行測定,分析其變化趨勢,目的是找出黑果花楸果實的適宜采收期,為黑果花楸果實加工利用以及消費者正確食用提供技術依據(jù)和數(shù)據(jù)參考。
黑果花楸果實采自吉林省汪清縣百草溝鎮(zhèn)旺欽百果園。
硫酸、咔唑、乙醇、KCl、鹽酸、CH3CO2Na·3H2O、亞硝酸鈉、硝酸鋁、氫氧化鈉、福林酚試劑、碳酸鈉、草酸、EDTA、偏磷酸、醋酸、鉬酸銨、苯酚,以上試劑為分析純。半乳糖醛酸、蘆丁、沒食子酸、抗壞血酸、葡萄糖,以上標準品均購自上海源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均為優(yōu)級純。
BSA124S-CW電子分析天平,北京賽多利斯科學儀器有限公司;TDZ5-WS高速離心機,湖南湘儀實驗儀器有限公司;HH.S型電熱恒溫水浴鍋,江蘇省醫(yī)療機械廠;WY-055手持式折光儀,長春市第四光學儀器廠;PHS-3C型酸度計,上海儀電科學儀器股份有限公司;UV1101紫外分光光度計,上海新茂儀器有限公司。
果實含水量參考GB 5009.3-2016,采用直接干燥法測量;可溶性固形物參考GB/T12295-90,用手持式折光儀測定;總酸測定參考GB/T 12456-2008,采用電位滴定法測定。
總糖測定參考劉志明等[7]和菜紅梅等[8]方法,方法略有改變。取黑果花楸果實醇提溶液于3000r·min-1離心10min后稀釋一定比例,吸取樣液1mL,加入1mL 5%苯酚溶液,混勻,加入5mL濃硫酸振蕩,靜置30min,470nm下測定吸光度。使用葡萄糖標準品繪制標準曲線,計算總糖含量。
維生素C測定參考楊金風等[9]鉬藍比色法。稱取適當樣品,加入草酸-EDTA溶液,搗碎后放入50mL容量瓶定容,過濾后吸取25mL溶液于50mL容量瓶中,加入1.0mL偏磷酸-醋酸溶液和5%的硫酸2.0mL,搖勻后,加入4.0mL鉬酸銨溶液,以蒸餾水定容至50mL,15min后測定吸光度,并利用標準曲線求其含量。
總多酚測定參考Folin-Ciocalteu法[10],定量采用沒食子酸作為標準品。取適當?shù)南♂屢?mL,加入5mL蒸餾水,加入1mL福林試劑,7.5%的碳酸鈉溶液3mL,避光顯色2h。于765nm波長下測定其吸光度值,利用曲線計算其含量。
總黃酮測定參考王曉林等[11]方法,方法略有改變。取樣液1mL,加入0.5mL 5%亞硝酸鈉后搖勻,放置6min。加入0.5mL 10%硝酸鋁搖勻,放置6min,加入5mL 4%氫氧化鈉,以60%乙醇定至10mL,搖勻,放置15min,以3500r·min-1離心10min,取上清液在509nm下測定吸光度,利用標準曲線計算總黃酮含量。
花青素測定參照馬養(yǎng)民[12]的方法,經(jīng)單因素試驗最終確定,以水為提取溶液,1∶25的料液比,在30℃的水浴中浸提0.5h,經(jīng)過濾用紫外可見光分光光度計在543nm下測定吸光值,并按公式計算黑果花楸果實的花青素含量。
果膠物質的測定參考龐榮麗等[13]的方法,方法略有改動。稱取樣品2g,加入50mL 95%乙醇,加熱回流30min,過濾除去糖分及雜質,將沉淀物移入原三角瓶中,加蒸餾水40mL,在50℃水浴中加熱并保持30min,過濾、洗滌。濾液移入50mL容量瓶定容,此為可溶性果膠測定液。沉淀物加0.5mol·L-1硫酸100mL,90℃水浴加熱1h,冷卻,移入250mL容量瓶定容,此為原果膠測定液。吸取稀釋液1mL放入試管中,加入5mL濃硫酸,搖勻,在冷水中冷卻15min。在85℃水浴中加熱20min,冷卻15min。加入0.25mL 0.15%咔唑混勻,放置30min。在529nm處測吸光度。
所有數(shù)據(jù)利用SPSS ver.25.0 package program進行統(tǒng)計分析。
由圖1可知,8月27日采摘的黑果花楸果實含水量最高,10月25日含水量達到最低,5個采摘日期果實樣品水分含量之間均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隨著采摘日期的延長,黑果花楸果實含水量呈現(xiàn)持續(xù)降低趨勢。
圖1 黑果花楸果實不同采摘日期含水量比較
由圖2、圖3可知,5個采摘日期的樣品可溶性固形物均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總糖除9月26日和10月11日不存在顯著性差異外,其它日期均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可溶性固形物和總糖含量均在10月25日達到最高。隨著采摘日期的延長,可溶性固形物和總糖呈現(xiàn)逐步遞增趨勢,采收時間越晚,可溶性固形物和總糖越多,這是因為隨著采摘日期延長,果實內(nèi)合成酶逐步減少,降解酶逐步增加,由淀粉轉化為糖[14],可溶性固形物和總糖含量都增高。再結合圖1,5個采摘日期果實含水量呈現(xiàn)降低趨勢,相應提高了果實總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使兩者逐步升高。采摘過程中發(fā)現(xiàn),10月11日后采摘的果實表皮已經(jīng)皺縮,商品化程度降低。從這個角度分析,黑果花楸宜在10月10日之前采收。
圖2 黑果花楸果實不同采摘日期可溶性固形物比較
圖3 黑果花楸果實不同采摘日期總糖含量比較
由圖4可知,5個采摘日期黑果花楸果實樣品的總酸含量之間均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隨著采收期的延長,總酸含量呈現(xiàn)先升高再降低的趨勢,8月27日—9月12日呈升高趨勢,9月12日最高,9月12日后呈降低趨勢,尤其9月26日后含酸量下降很快。這是因為隨著果實的成熟,呼吸作用加強,部分總酸分解。不論是鮮食還是加工,果實含酸量都不宜太高,從這個角度分析,黑果花楸宜在9月26日后采收。
圖4 黑果花楸果實不同采摘日期總酸含量對比
由圖5可知,8月27日與9月12日2個采摘日期樣品的維生素C含量無顯著性差異,9月26日、10月11日、10月25日3個采摘日期維生素C含量之間均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且都與8月27日或9月12日的樣品有顯著性差異。在5個采摘日期中,維生素C含量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趨勢。9月12—26日維生素C含量增加較快達到最高,9月26日—10月11日下降較慢。從維生素C含量角度分析,9月26日—10月10日為黑果花楸果實適宜的采收期。
圖5 黑果花楸果實不同采摘日期維生素C含量對比
由圖6可知,5個采摘日期的樣品果膠含量均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黑果花楸果實樣品果膠含量呈現(xiàn)先增加后降低的趨勢。這是因為隨著采收期的延長,黑果花楸果實逐漸成熟,至9月26日果膠合成量達到最高,以后果膠酶活性逐漸升高,果膠分解含量開始下降。從果膠的含量看,9月26日果膠含量最多,為適宜采收期。
圖6 黑果花楸果實不同采摘日期果膠對比
由圖7可知,5個采摘日期樣品的多酚含量均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8月27日—9月12日多酚含量呈增加趨勢,9月12日達到最高,之后呈穩(wěn)定下降趨勢,是因為隨著采摘日期的延長,黑果花楸果實內(nèi)部發(fā)生生理生化變化,多酚合成與分解處于動態(tài)平衡,合成大于分解含量增加,分解大于合成含量下降。多酚具有較強的抗氧化性,對正常細胞具有保護作用,同時抑制癌細胞[15]。多酚含量太高口感苦澀,不論鮮食還是加工產(chǎn)品都不宜太高,結合圖1含水量指標綜合分析,9月26日—10月10日為適宜采收期。
圖7 黑果花楸果實不同采摘日期多酚含量對比
由圖8可知,5個采摘日期樣品的黃酮含量均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隨著采摘日期的延長,黑果花楸果實樣品的黃酮含量呈現(xiàn)出低→高→低→高→低波動式變化趨勢,其中10月11日達到最高。黃酮具有提高人體造血能力、提高人體免疫力、保護DNA預防基因突變等的功效[16]。黃酮含量高可作為保健食品的優(yōu)質原料。從保健作用分析,綜合考慮前述各指標,9月26日—10月11日為適宜采收期。
圖8 黑果花楸果實不同采摘日期黃酮對比
由圖9可知,5個采摘日期的樣品花青素含量均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隨著采摘日期的延長,黑果花楸果實樣品花青素含量與黃酮一樣呈現(xiàn)出低→高→低→高→低波動式變化趨勢,其中9月12日和10月11日各出現(xiàn)1個峰值,此期間為適宜的采收期。花青素具有抗氧化、抗炎癥、抗癌、抗肥胖、降血糖等多種藥理作用[17]。
圖9 黑果花楸果實不同采摘日期花青素對比
黑果花楸果實各成分指標受栽培方式[18]、氣候、土壤水分[19]、土壤酸堿度[20]、光照、肥料等多方面影響,不同采摘年份、不同采摘地點,結果可能存在一定的差異,本實驗樣品來自汪清縣百草溝鎮(zhèn)旺欽百果園,其它地區(qū)黑果花楸有待于以后繼續(xù)研究。本實驗僅為2020年的實驗結果,其它年份的實驗結果有待于以后繼續(xù)研究。
本文對不同采摘日期黑果花楸果實9個指標進行了測定與分析。其中,可溶性固形物、總糖適宜10月10日前采收,總酸、果膠適宜9月26日左右采收,維生素C、多酚、黃酮適宜9月26日—10月10日期間采收,花青素適宜9月12日—10月10日采收。綜合考慮黑果花楸果實的營養(yǎng)、保健和商品化價值,吉林省延邊地區(qū)9月26日—10月10日,即國慶節(jié)前后為黑果花楸果實適宜的采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