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小虹
摘? 要:信息技術是新時代教育教學不可或缺的教學工具,體現(xiàn)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即信息技術的運用十分廣泛,在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等方面有著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不可比擬的優(yōu)勢。本文分析了小學語文教學和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整合方法,指出了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以期更好地促進信息技術在語文課堂的普及和推廣。
關鍵詞:小學語文;現(xiàn)代信息技術;整合
一、找準整合知識點和時機,彰顯信息技術優(yōu)勢
現(xiàn)代信息技術和語文課的整合,要找準哪些知識在信息技術的輔助下收到的教學效果更好,沒必要什么知識都使用信息技術來講解和呈現(xiàn)。比如詩歌,由于小學生,特別是低年級小學生的鑒賞能力有限,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借助多媒體等手段將詩歌的情境展示出來,在動畫或者音樂的帶動下,促進學生對詩歌的理解。
二、整合多種技術因素,提升學生情感體驗
語文是一門人文學科,注重情感體驗。在閱讀課文的過程中,一些小學生由于生活閱歷不足,情感體驗不深,影響到對課文的深入理解?,F(xiàn)代信息技術為教師提供了多種情感激發(fā)手段,包括講座,音樂,演出等,都是教師應該在備課階段就要準備好的教學素材。
三、動態(tài)動畫呈現(xiàn),開展識字教學
小學生喜歡歡樂有趣的課堂,對于教師主導的灌輸課堂缺乏興趣。信息技術給教師的教學理念帶來了革新,而且其特點是形象、豐富、生動的,能夠把平面文字變?yōu)榱Ⅲw的文字,提升語文教學的層次性和豐富性。特別是在識字教學中,信息技術打破了以往教師一筆一畫要求學生反復練習和記憶的模式,給學生帶來強烈的學習體驗。比如在認知“休”這個漢字的時候,多媒體上出現(xiàn)了一幅動態(tài)畫面,一個走累了的人在一棵樹下坐著,一邊拿帽子扇風一邊舉起水杯喝水,喝足了躺在樹下睡覺。這一過程傳達出的意思是人在休息。
四、建立社交平臺,整合課外資源
隨著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深入整合,家校合作的新局面也隨之打開,教師通過微信等社交平臺,可以第一時間了解學生在家中的學習情況,進而針對性地提出語文教學參考。而在諸如閱讀和寫作教學中,教師可以把一些優(yōu)秀文章發(fā)到家長群里,引導家長和學生一起閱讀、思考、感悟,拓展語文課堂。特別是在寒暑假,教師可以借助社交平臺開展線上教學指導活動,組織家長和學生一起進行閱讀競賽等,豐富學生業(yè)余生活。社交平臺的運用彰顯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尤其是后進生,可以在班級語文群發(fā)送一些自己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教師可以第一時間對孩子進行幫助,其他優(yōu)秀學生看到之后也可以提出個人學習經(jīng)驗,這些辦法非常有利于營造班級學習氛圍。
信息技術是新時代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支撐,而且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許多優(yōu)秀的網(wǎng)課資源不斷豐富,給教師的語文教學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啟迪和幫助。教師要抓住時機,不斷提升包括微課在內的信息技術運用水平,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一起進步,為語文課堂的高效開展打好基礎。
(責任編輯:向志莉)
參考文獻:
[1]王麗娜. 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探究[J]. 新課程,2020(47):123.
[2]趙改蘭. 論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的整合途徑與方法[J]. 新課程,2020(47):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