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雪瑩
守恒是化學方程式計算常用的一種方法,具有化朦朧為直觀、變復雜為簡單的特點。從數(shù)學角度來說,化學反應方程式可看作一個等式,等式中必然具備某些守恒要素和數(shù)量關系;從化學層面來看,化學反應方程式必須遵循質量(原子)守恒(適合一切化學反應)、電子得失守恒(適合氧化還原反應)、電荷守恒(適合離子反應、電解質溶液)等。這樣在解題的過程中,我們就可以用上述三大守恒為依據(jù)來尋找解題的切入點。有些題目只需用三大守恒中一種即可以順利解題,有些較難的題目卻需要多次使用某種守恒或幾種守恒方法并用,才能使問題順利獲解。結合下面的例題,我們一起來體會靈活運用各種守恒,對快速、順利、簡捷解題的重要性。
一、在方程式配平或分析中運用
若是氧化還原反應,需要根據(jù)原子守恒、電子得失守恒解題;如果是離子反應,則還需要用到電荷守恒規(guī)律才能實現(xiàn)順利解題。
【例1】在一定條件下,R和氟氣可發(fā)生如下反應:R+F2+2OH-=R+2F-+H2O,從而可知在R中,元素R的化合價是(? )
A. +4??? B. +5??? C. +6??? D. +7
解析:根據(jù)離子方程式兩邊的電荷總數(shù)相等,有n+1×2=1+1×2,解得n=1。
設元素R在R中的化合價為x,則有x+(-2)×3=-1,解得x=5。
綜上可知,本題應選B。
【例2】將N+Zn+OH-+H2O→NH3+Zn(OH)配平后,離子方程式中H2O的系數(shù)是(? )
A. 2??? B. 4??? C. 6??? D. 8
解析:根據(jù)電子得失守恒規(guī)律來配平反應式,N元素的化合價變化是8,Zn元素的化合價變化是2,所以Zn與Zn(OH)前面分別配4;再根據(jù)電荷守恒規(guī)律,OH-前面配7,最后根據(jù)原子守恒規(guī)律,用觀察法配平反應式為:N+4Zn+7OH-+6H2O=NH3+4Zn(OH)。故本題應選C。
二、在方程式計算中運用
在氧化還原反應中,需將原子守恒、電子得失守恒聯(lián)合起來解題;在平行(或并列)反應中則需根據(jù)不同原子的量守恒列方程組來解題。
【例3】在1.00 L 1.00 mol· L-1 NaOH溶液中通入16.8 L標準狀況下的CO2,計算所得溶液中含有的NaHCO3和Na2CO3的物質的量分別為_______。
解析:根據(jù)題設條件可求出n(CO2)==0.75 mol,n(Na+)=1 mol。根據(jù)原子守恒有:n(Na+)=n(NaHCO3)+2n (Na2CO3),n(CO2)=n(NaHCO3)+n(Na2CO3),于是可得:n(NaHCO3)=0.500 mol,n(Na2CO3)= 0.250 mol。
【例4】一定量的乙醇在氧氣不足的情況下燃燒,得到CO、CO2和水的總質量為27.6 g,若其中水的質量為10.8 g,則CO的質量為(? )
A. 1.4 g? B. 2.2 g? C. 4.4 g? D. 在2.2 g與4.4 g之間
解析:由題設知,m(CO)+m(CO2)=27.6 g-10.8 g=16.8 g。
又n(H)=×2=1.2 mol,則n(C)=×2=0.4 mol。
根據(jù)原子守恒和質量守恒可列等式:n(C)=n(CO)+n(CO2)=0.4 mol,n(CO)·M(CO)+n(CO2)·M(CO2)= m(CO)+m(CO2)=16.8 g,解得m(CO)=1.4 g。故本題應選A。
【例5】某濃度的硝酸與過量的鐵粉反應時生成了4.48 L N2O氣體(標準狀況下),若改與鋁反應,生成NO氣體,則最后可溶解的鋁的質量是(? )
A. 13.5 g?? B. 9 g?? C. 27 g?? D. 8.9 g
解析:該題僅有一個數(shù)據(jù),看似缺少條件,很多同學感到無從入手。由于該題涉及到的反應是氧化還原反應,則它遵循電子得失守恒和原子守恒。再根據(jù)題意,因為鐵粉過量,故產物中鐵的存在形式為Fe2+,這樣就有n(Fe)×2 =×2×4,可求得n(Fe)=0.8 mol。
又根據(jù)N的變化去向,有n(HNO3)=2n[Fe(NO3)2]+2n(N2O)=2n(Fe)+2n(N2O)=2.0mol。
將上述觀點用于求鋁的物質的量,有n(Al)×3=n(NO)×3,n(HNO3)=3n[Al(NO3)3]+n(NO)=3n(Al)+n(NO)=2.0 mol,可求出n(Al)=0.5 mol,則m(Al)=0.5 mol ×27 g·mol-1 = 13.5 g。故應選A。
三、在溶液分析問題中運用
主要是在離子濃度大小比較、離子方程式的正誤判斷、電解質溶液等問題的分析中運用。
【例6】將0.2 mol·L-1 HCN溶液與0.1 mol·L-1的NaOH溶液等體積混合后,溶液顯堿性,下列關系式中正確的是(? )
A. c(HCN)< c(CN-)??? B. c(Na+)> c(CN-)
C. c(HCN)-c(CN-)=c(OH-) D. c(HCN)+c(CN-)=0.1 mol·L-1
解析:將0.2 mol·L-1 HCN溶液與0.1 mol·L-1 NaOH溶液等體積混合后,所得溶液中c(HCN)=0.05 mol·L-1,由于混合后溶液呈堿性,說明NaCN水解程度大于HCN的電離程度,故c(HCN)>c(CN-),則選項A錯誤;由上述分析知c(CN-)< 0.05 mol·L-1,而c(Na+) =0.05 mol·L-1,則選項B正確;根據(jù)C、N元素守恒可知,c(HCN)+c(CN-)=0.1 mol·L-1,則選項D正確;又根據(jù)電荷守恒可知,c(H+)+c(Na+)=c(CN-)+c(OH-),將該式與式子c(HCN)+c(CN-)=0.1 mol·L-1相加,有
c(HCN)+c(CN-)+2c(Na+)
2c(H+)+2c(Na+)=2c(CN-)+2c(OH-)
可得:c(HCN)+c(CN-)=2c(OH-)+2c(OH+)
無法證明C答案是正確還是錯誤的,
因此建議將C答案改為
c(HCN)-c(CN-)=c(OH-)+c(H+)
即可證明。故本題應選B、D。
【例7】在10 mL 0.1 mol·L-1 NaOH溶液中加入同體積、同濃度的CH3COOH溶液,反應后溶液中各微粒的濃度關系錯誤的是(? )
A. c(Na+)>c(CH3COO-)> c(H+)> c(OH-)
B. c(Na+)>c(CH3COO-)> c(OH-)>c(H+)
C. c(Na+)=c(CH3COO-)+c(CH3COOH)
D. c(Na+)+c(H+)=c(CH3COO-)+c(OH-)
解析:等物質的量的NaOH與CH3COOH恰好完全反應,CH3COO-又發(fā)生水解,溶液呈堿性,CH3COO-+H2O?葑CH3COOH+OH-,故c(Na+)>c(CH3COO-)>c(OH-)>c(H+),則選項B正確,不符合題干要求;根據(jù)物質守恒,有c(Na+)=c(CH3COO-)+c(CH3COOH),則選項C正確,不符合題干要求;根據(jù)電荷守恒,有c(Na+)+c(H+)=c(CH3COO-)+c(OH-),則選項D正確,不符合題干要求。故本題應選A。
【例8】在無土栽培中,需配制一定量含50 mol NH4Cl、16 mol KCl和24 mol K2SO4的營養(yǎng)液。若用KCl、NH4Cl和 (NH4)2SO4三種固體為原料來配制,三者的物質的量依次是(單位:mol)(? )
A. 2,64,24???? B. 64,2,24
C. 32,50,12?????????? D. 16,50,24
解析:本題要從溶液中電荷守恒和原子守恒兩個角度來分析、解決問題。若用KCl、NH4Cl和(NH4)2SO4三種固體為原料來配制營養(yǎng)液,則其中SO的全部來源于(NH4)2SO4,同時該物質也提供了48 mol的NH,所以還需2 mol的NH4Cl、64 mol的KCl。故應選B。
除了上述幾種常用的守恒方法外,其它從“守恒”的觀點衍生出來而又通用的守恒方法,如“溶解稀釋前后溶質的物質的量守恒”等,在有關計算中還是可以和上述方法一樣使用的??偟膩碚f,結合已知條件,從化學反應方程式或溶液組成入手綜合分析,并從中找出守恒要素的實質,聯(lián)用守恒方法,能夠達到事半功倍之效,有利于同學們化學素養(yǎng)的提高。
責任編輯 李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