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樂,張少朋,常會峰
(河南省平頂山市第二人民醫(yī)院中醫(yī)科,河南 平頂山 467000)
腦卒中以缺血性腦卒中較為常見,發(fā)病率為80%左右[1],臨床通常采用西藥如山莨菪堿進行治療[2]。本研究用丁香柿蒂湯聯(lián)合甲氧氯普胺治療腦卒中后頑固性呃逆效果較好,現(xiàn)報道如下。
共95例,均為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我科收治的腦卒中后頑固性呃逆患者,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兩組。對照組47例,男25例,女22例;年齡36~64歲,平均(51.03±6.14)歲;病程2~24d,平均(11.05±3.57)d;腦缺血32例,腦出血15例。觀察組48例,男27例,女21例;年齡34~65歲,平均(51.14±6.28)歲;病程2~26d,平均(11.21±3.09)d;腦缺血35例,腦出血13例。兩組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3-4]:腦卒中符合《中國腦血管病防治指南》相關標準,頑固性呃逆符合《最新消化系統(tǒng)疾病臨床診斷治療使用技術手冊》及中醫(yī)辨證相關標準,自愿配合治療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伴有嚴重心肝腎功能不全,伴有惡性腫瘤或精神異常,處于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非腦卒中引起的頑固性呃逆,臨床資料不完整,對研究藥物甲氧氯普胺等藥物過敏。
兩組均給予甲氧氯普胺片(江蘇鵬鷂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2021007),1次5~10mg,日3次,連續(xù)服用14天。
觀察組聯(lián)合應用丁香柿蒂湯。藥用丁香9g,柿蒂12g,生姜9g,人參6g,甘草6g。喉有濕痰加陳皮6g,半夏6g;口干舌燥加麥冬6g,生地6g。日1劑,水煎煮取200mL,分為早晚2次服用,連續(xù)服用14天。
臨床療效。參考《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觀察兩組臨床癥狀[5]。呃逆消失且未復發(fā)為治愈。呃逆明顯緩解且緩解時間較長判定為顯效。呃逆有所緩解但緩解時間稍短判定為有效。呃逆未緩解甚至加重判定為無效。
起效時間。記錄服藥后呃逆緩解時間、呃逆停止時間、起效時間及療效維持時間。
胃動力學指標。分別在治療前后讓患者先服用400mL左右純凈水再進行超聲檢查,檢測計算胃收縮頻率、收縮幅度及胃排空率。
用PEMS3.1軟件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表示、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兩組治療后起效時間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后起效時間比較 (±s)
表2 兩組治療后起效時間比較 (±s)
療效維持時間(h)對照組 47 4.78±1.59 6.18±2.33 23.14±6.37 1.26±0.50觀察組 48 2.35±1.04 3.64±1.62 11.20±6.11 5.37±1.16 t 8.8335 6.1799 9.3246 2.3411 P 0.0000 0.0000 0.0000 0.0000組別 例 呃逆緩解時間(min)呃逆停止時間(d)起效時間(min)
兩組治療前后胃收縮頻率、收縮幅度及胃排空率比較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胃收縮頻率、收縮幅度及胃排空率比較 (±s)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胃收縮頻率、收縮幅度及胃排空率比較 (±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
組別 例 胃收縮頻率(min) 收縮幅度(cm2) 胃排空率(%)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47 4.16±1.20 5.92±1.52* 4.87±2.10 6.01±1.63* 31.14±7.53 38.15±7.44*觀察組 48 4.18±1.23 7.64±1.46* 4.85±2.06 8.52±2.04* 31.20±7.47 44.16±9.15*t 0.0802 5.62554 0.0469 6.6166 0.0390 3.5083 P 0.9363 0.0000 0.9627 0.0000 0.9690 0.0007
腦卒中患者由于腦組織供血不足,神經(jīng)中樞受損,呼吸系統(tǒng)發(fā)生紊亂,膈神經(jīng)受到刺激發(fā)生反射性膈肌痙攣,進一步惡化即為腦卒中后頑固性呃逆。甲氧氯普胺能夠緩解呃逆癥狀[6]。其能夠作用于延髓中樞使催吐化學感受區(qū)閾值提高[7],從而達到鎮(zhèn)吐作用,還能促進胃腸道對食物吸收,促進胃部蠕動,減輕呃逆臨床癥狀。
研究顯示觀察組總有效率比對照組高,療效維持時間比對照組長,呃逆緩解時間、呃逆停止時間、起效時間比對照組短。說明觀察組治療效果優(yōu)于對照組。丁香柿蒂湯方中[8]丁香味辛性溫,能理元氣,治胃寒虛噦;柿蒂性平味苦澀,能助腸胃消化,治氣膈反胃。丁香與柿蒂合為君藥,一味性溫一味性平,共用時寒熱兼濟,發(fā)揮降逆治呃作用。與臣藥生姜配伍,可助胃寒祛邪火熱。再加以人參和甘草作佐使藥補氣和胃,調(diào)理藥性。諸藥合用,可助三焦疏利,使氣機順暢。
腦卒中后頑固性呃逆患者長時間精神緊張,情緒異常引起交感神經(jīng)紊亂,減緩胃肌收縮頻率;機體分泌胃酸和消化酶功能下降,抑制胃肌收縮蠕動;飲食不規(guī)律、過度飲酒等損傷胃腸黏膜;均為導致胃動力不足因素。胃收縮頻率、收縮幅度及胃排空率的檢測通暢可以用反映胃運動功能是否正常。研究顯示觀察組胃收縮頻率及胃排空率比對照組高,收縮幅度比對照組大。甲氧氯普胺對胃腸道括約肌張力有改善作用,增加食管括約肌收縮力度,使胃部和食管蠕動加快,促進腸胃協(xié)調(diào)運動。而丁香柿蒂湯中丁香含有丁香揮發(fā)油及丁香酚等成分一方面促進胃黏液和胃蛋白酶分泌,加快食物消化吸收,同時控制酸度起到抗胃潰瘍,保護胃腸黏膜作用;另一方面能抑制胃腸興奮收縮,疏通腹部脹氣。柿蒂提取物鞣質(zhì)、糖苷類對膈肌和迷走神經(jīng)興奮性有抑制作用,極大程度地緩解膈肌痙攣,使膈神經(jīng)由興奮逐漸過渡至抑制。與甲氧氯普胺使用既能改善胃腸道括約肌收縮力度,又能抑制膈肌收縮,因此胃動力學指標改善效果更好。
綜上所述,丁香柿蒂湯聯(lián)合甲氧氯普胺治療腦卒中后頑固性呃逆療效較好,能改善胃動力學指標,縮短起效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