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寒冰
摘要:本文主要探討的是小學生在習作課如何進行高效表達,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是一項十分復雜的過程,小學生由于積累的素材較少,通常無法將寫日記和寫作文區(qū)分開來,寫的作文和流水賬無異,不能運用相關(guān)的表達技巧和方式,因此,本文將從多個角度來探討在小學語文習作課中落實樂于表達的措施和意義。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習作課;表達素養(yǎng)
習作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師教學中的一個重點和難點,小學生由于年齡階段特性,無法長時間靜下心來閱讀和學習,在45分鐘之內(nèi)不能完全集中注意力,更不要說是在課后進行自主學習,再加上寫好一篇作文需要具備一定的語文積累素材和一定的表達技巧,因此,語文老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就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積累,豐富自身的生活。
一、鍛煉小學生進行習作表達訓練的意義
習作屬于書面表達,是表達方式的一種,但是書面表達需要一定的技巧和表達方式,光是像寫日記一樣記錄下來自己想要表達的語言是完全不夠的,還需要加以粉飾才能讓文章看起來賞心悅目。當然對于小學生來講,不能要求得太高,但是教師還是要加以指導,因此,培養(yǎng)小學生進行習作有以下的意義[1]:
首先可以培養(yǎng)小學生對于習作的興趣。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教師只有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不斷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讓小學生從心理熱愛習作,這樣不僅可以讓小學生更好的學習,還可以減輕教師的教學壓力。其次,鍛煉小學生的習作表達技巧還可以促使小學生拓展積累語文素材。一篇好的文章需要有足夠充足的知識素材,同樣在鍛煉小學生的習作能力可以促使小學生積累素材,自覺地積累閱讀,久而久之就能寫出優(yōu)秀的文章。最后,可以優(yōu)化自身語言結(jié)構(gòu),培養(yǎng)小學生的習作能力,其實也見解的培養(yǎng)了小學生的素養(yǎng),一個學生只有飽讀詩書才能寫出優(yōu)秀的文章,久而久之也會使得自身涵養(yǎng)增強,與人交際表達的語言富有氣質(zhì),“腹有詩書氣自華”就是這個道理。
二、小學語文習作課中落實樂于表達策略
1.珍視成果,積累素材
鍛煉小學生的習作能力最好的辦法就是積累小學生的知識素材,只有閱讀的書多了、見過的人和事多了,自己描寫的事物就多了,習作能力就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就比如有年中考作文寫的是地鐵,有些縣城的孩子都沒有見過地鐵,又怎么能進行描寫呢?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每個學期必須看一本一上的課外讀物,每周寫周記,周記的內(nèi)容可以是自己喜歡的課外讀物的好詞好句。就比如在寫作文題目《我的植物朋友》這一個作文的時候,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尋找一些自己身邊有哪些植物,自己最喜歡的植物和這些植物叫什么名字的作業(yè),首先建立了一個基礎(chǔ)的認知,然后在這一課堂中教師可以用多媒體展示植物的圖片,然后教師示范教學,介紹自己最喜歡的植物朋友,然后布置下作業(yè),讓學生寫這一篇作文。只有具有對描寫對象充足的認知,才能更好地進行描述。
2.指導學生日積月累、寫作的基本方法
作文內(nèi)容都是學生依靠文字表達出來的,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應該在習作課和平時的課堂中都潛移默化的滲透關(guān)于寫作的基本方法。教師可以讓學生準備好一本周記,周記的內(nèi)容可以是任何自己想要記錄的語句,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進行廣泛的閱讀,因此,可以在學期初要求學生每人帶來一本書,在班上設置一個讀書角,將學生帶來的圖書地方在那,在自習課或者課間都可以看自己想看的書,這樣一個學期下來,每一個學生都極大地拓展了自己的知識儲備,同時,教師應該在習作課時上,依照學生的具體情況介紹相關(guān)寫作方法,比如如何運用擬人、比喻、夸張等寫作方法,使得自己的文章更加豐富。還有幫助學生了解看到作文題目如何進行審題,如何進行敘事,如何構(gòu)思等,在班上可以宣讀優(yōu)秀作文,以便于其他學生進行學習,因此,教師在教學時,教給學生修改文章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習作習慣.
3.在抒發(fā)真實情感的過程中塑造學生的良好品質(zhì)
寫作文最重要的就是情感的自然流露,一篇好的作文不是運用了多少巧妙的寫作技巧[2],而是其間蘊含了許多真實情感,當讀者閱讀時可以感受到作者的強烈感情,進而產(chǎn)生共鳴,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那么這篇文章就成功了,相反虛假造作的情感起不到很好的表達效果,再加上小學生的寫作技巧本身就薄弱,學生在寫作中學會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比運用什么寫作技巧還要重要。因此,教師培養(yǎng)小學生學會抒發(fā)自己的真情實感是十分重要的,要引導學生在學會表達自身情感的過程中,塑造良好品質(zhì),就比如在寫作文題目《學雷鋒》時,小學生在了解和描寫雷鋒優(yōu)良品質(zhì)時,同時也影響了小學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了小學生的精神和品質(zhì)。
三、小學語文習作課中落實樂于表達的目的
學習語文習作有以下目的:1、通過語文的學習,激發(fā)學生對于學習語文的興趣,小學生由于年齡特性注意力時長不集中,只有吸引了學生的興趣,才能使得學生更好的學習語文。2、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在不同的年級和個體可以體現(xiàn)為不同的良好習慣表現(xiàn)。就比如在進行新的一課時自主地進行課前預習、自發(fā)地愛好閱讀大量的課外書等3、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學習寫作,可以使得學生閱讀更多的有些名家的作品,就比如語文書中收集了許多的名家作品,有美好的大自然,有可愛的小動物等,通過培養(yǎng)習作,不只是掌握生字詞和表達技巧方式,更重要的是學生通過學習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學會去熱愛大自然、熱愛生命的品質(zhì),達到氣自華的情操。
四、小學語文習作課中落實樂于表達的注意事項
1、要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不能用同一個目標要求學生,要做到因材施教,循序漸進。2、在培養(yǎng)學生習作時,還要注意鍛煉學生進行練字,只有干凈整潔的書面,才可以給人好的觀感,達到賞心悅目。3、要明確寫作目的和寫作的注意事項,比如要確定一個中心,圍繞這個中心去寫,要有明確的開頭、結(jié)尾等,作為要完整。
結(jié)語:
由此可見,培養(yǎng)小學生進行習作鍛煉是十分有必要的,教師應該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不斷吸引小學生注意力,讓小學生從心里熱愛學習、熱愛習作。
參考文獻:
[1]李容."在小學語文習作課中落實樂于表達的素養(yǎng)."東西南北:教育.(2020):0034-0034.Print.
[2]康欽玲."善于表達在小學語文習作課程中的應用研究."文理導航:教育研究與實踐.(2015):81.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