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美科
摘要:高中美術生是高中學生中一個特殊且數(shù)量不少的群體。高中學校在關注高中美術生的學習成績和專業(yè)水平的同時,更應關注高中美術生的德育教育,采取多種渠道不斷提升高中美術生的思想品德和個人修養(yǎng),這樣才能為社會提供更多具備優(yōu)良品質和專業(yè)素養(yǎng)的人才,實現(xiàn)學校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因此,本文深入探究了運用美育資源對高中美術生實施德育的有效路徑,以供相關人士參考。
關鍵詞:美育資源;德育;高中美術生
序言
高中階段,學生正處于躁動不安的青春期,個性認知和價值體系還不成熟,非常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侵蝕,開展德育教育對于學生成長至關重要。特別是對于高中美術生來說,專業(yè)的特殊性讓他們接受更豐富文化和思想,如果不加強德育教育,很容易給他們的心理健康和全面發(fā)展帶來不利影響。因此,高中學校應充分重視高中美術德育教育工作,深入挖掘美育資源開展德育教育,并重點發(fā)揮思政課程的重要作用,促使美術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價值觀念,推動高中美術生身心健康全面發(fā)展。
一、在高中政治課程教學中實現(xiàn)以美育德
高中政治課程中富有大量思政和德育教育素材,這些內容具有針對性和時代感,充分挖掘這些元素促使美育和德育充分融合,不僅能夠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更能使德育教育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傳統(tǒng)政治課堂上,教師通常比較重視政治教材內容的講授,而忽視這些教材內容與高中美術生的關聯(lián)性,導致高中美術生對于政治課程并興趣缺缺,政治課程中德育教育工作無法順利進行。針對這種形勢,思政教師應積極改變教學理念,充分考慮高中美術生的性格特征和認知水平,并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入拓展和延伸,采取具有吸引力的形式在政治教學中滲透德育思想,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感染學生、影響學生。具體到思政教學形式方面,教師可以根據(jù)高中美術生的專業(yè)特點借助相關美育資源,用美術作品和教學內容充分結合,促使學生在美術作品中展現(xiàn)德育思想,以進一步提高政治教學的德育教育質量,充分實現(xiàn)以美育德。例如,在學習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中第三課《文化的繼承性與文化發(fā)展》時,教師介紹多種傳統(tǒng)文化知識,幫助學生深入了解傳統(tǒng)文化,并借助優(yōu)秀美術作品來豐富教學內容,如傳統(tǒng)文化中剪紙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極具藝術特色和美感,同時展現(xiàn)出傳統(tǒng)文化的獨特魅力。在整個政治課程中借助美育資源,不僅讓政治課程更加有趣、有吸引力,更讓學生更認同傳統(tǒng)文化,樹立起強烈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從而為傳承傳統(tǒng)文化貢獻自己的力量。通過美術案例資源的展現(xiàn)能夠大大激發(fā)學生學習政治課程的興趣,同時其中德育思想也自然滲透其中,讓學生美育與德育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為學生未來發(fā)展助力。
二、利用實踐教學活動提高德育教育效率
對高中美術生開展德育教育,不僅需要各個學科教師認識到思政課程的重要性,在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更需要開展多種德育教學實踐活動,以強化德育教學的效果,讓學生體會更加真切、強烈。因此,思政教師可以聯(lián)合美術教師,根據(jù)德育教育目標和要求采取學生更喜愛方式展開實踐活動,在活動中讓學生對思政教育和美育有全新的理解和認識,從而形成知識的整合和串聯(lián),讓學生綜合素質不斷提升,也更高效實現(xiàn)德育教育和美育教育的目的。
例如,政治教師與美術教師根據(jù)政治教學內容《我們的中華文化》為主題,舉辦創(chuàng)意書法與美術作品大賽,鼓勵高中美術生積極用作品展示對中華文化的認識和理解,學生在繪制作品過程中會了解更多中華文化的詳細知識和悠久歷史,感受豐富多彩的中華文化,從而利用作品抒發(fā)對于中華文化的熱愛之情,激發(fā)學生強烈的愛國情感。此外,美術教師和思政教師還應充分合作,共同探討更具實效性的德育教育方法,促使美育中的德育思想準確傳遞給學生,引導學生在感受藝術的同時深刻理解德育內涵,推動美育和德育實現(xiàn)最佳教學效果。
三、充分借助信息技術提升高中美術生綜合素養(yǎng)
對高中美術生開展德育教育時應借助多方面的工具提升德育教育質量,特別是可以借助先進的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來豐富德育內容,讓德育教育更形象、立體,學生接受程度更高,影響更深刻。一方面,在學科進行德育教育時,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播放視頻、圖片、音頻等展示教學內容,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加生動形象的德育教學情境,讓學生對德育內容有更深刻更完整的理解和感悟。另一方面,思政教師可以借助互聯(lián)網平臺開展德育教育,在網絡互動平臺給高中美術生推送德育相關的內容,其中可以包括德育漫畫、德育美術獲獎作品、德育有關圖文等,并鼓勵高中美術生在網絡平臺進行互動交流,在不斷的討論中調整自己的價值觀念和道德判斷,從而形成正確的價值體系和道德觀念,推動高中美術生綜合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
結束語:
綜上所述,德育是高中美術生教育過程中不可忽視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更是高中美術生未來發(fā)展的重要思想基礎。因此,學校應對高中美術生加強思政教育,在學科教學中滲透德育思想,并充分借助美育教育資源開展多種形式的德育教育活動,促使高中美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正面積極的影響,從而樹立正確世界觀、社會觀、價值觀,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思維體系,推動高中美術生進一步實現(xiàn)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李兆敏. “課程思政”視域下面向高中美術生的數(shù)學教學設計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21.
[2]計明禮.新媒體環(huán)境下高中美術鑒賞課滲透德育思政的探索與實踐[J].記者觀察,2020(12):88.
[3]彭莎.寓德于教 立心立行——淺談高中美術課程中德育的滲透教學[J].考試周刊,2020(03):15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