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美霞
激勵決定了人的行為的發(fā)生和動機的強弱。當人們受到激勵時,他們的能力可以達到80%-90%。因此,在教育學中引入“激勵”一詞可以產(chǎn)生良好的效果。激勵教育對有效促進課堂教學具有重要意義。將教育應用于小學語文教學的目的是調(diào)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質(zhì)量。同時,全面開展激勵教育,確保師生情感共鳴,充分發(fā)揮激勵教學的作用。
一、激勵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主要作用
(一)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小學階段的學生,性格比較情緒化,在學習中,對于他們感興趣的知識,他們會十分認真地學習,如果他們不感興趣,就不愿意投入精力學習。而影響他們性格和情緒的重要因素,就是教師的言行舉止。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批評學生會導致學生情緒低落,缺乏學習信心。相反,如果教師采取激勵教育的方法,在課堂上對學生給予積極的評價和表揚,就會使小學生感到更快樂,從而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全身心地投入學習,在快樂和興奮的狀態(tài)下更快更好地學習語言知識。
(二)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在小學階段,教師的肯定和鼓勵也是小學生學習的動力之一,教師不僅是學生知識的傳授者,還可以是學生的朋友、長輩和啟蒙人,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也有利于學生放松心理防備,在學習中更加主動、自信。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激勵教育,教師會習慣性從正面肯定學生的想法和行為,面對學生時始終帶著微笑,在他們踴躍發(fā)言時,不時點頭表示肯定,并正向評價孩子們的想法。如此,學生會更加信任教師,在課堂上也更加積極主動,在課下也愿意跟教師分享自身的經(jīng)歷和遇到的困難,無形中與教師建立良好的關系。激勵教育不僅提高了師生間的互動頻率,建立良好師生關系,還能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提升教學的效率。
(三)有利于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
在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往往更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關注優(yōu)秀學生,而學習困難的學生往往被教師忽視。從長遠來看,這將導致學優(yōu)生更加優(yōu)秀,學習困難的學生變得越來越缺乏自信和生存感。通過激勵教育的方法,教師可以挖掘每個學生的亮點,表揚、鼓勵甚至獎勵他們,這將激發(fā)學生的自信,尤其是學習困難的學生。這樣一來,他們就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學習當中,以期望再次獲得教師的表揚。
(四)有利于提高教師的職業(yè)素養(yǎng)
激勵教育對教師的職業(yè)素養(yǎng)要求較高,在實施的過程中要求教師做到不帶個人情緒面對學生,盡量從客觀的角度看待學生行為,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優(yōu)點和閃光點,并時刻保持親切微笑,拉近與學生間的關系。激勵教育無形中增強了小學語文教師與孩子溝通交流的能力,并逐漸學會贊美、尊重學生,讓他們在愛與鼓勵中成長。由此,激勵教育不僅能夠幫助孩子成長,也能夠提高教師的職業(yè)素養(yǎng)。
二、激勵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一)勤用語言激勵,激發(fā)學生學習動力
對于小學生來說,良好的語言文字能力,是語文學科學習的終極目標。教師要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幫助學生建立語言文字積累意識、培養(yǎng)良好的語言文字運用習慣,讓學生在實踐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學科思維、建立學習能力,促使學生的語文綜合競爭力得到拓展性提升。針對小學階段學生不愿意表達的問題,教師要充分運用“激勵教育”策略,幫助學生提高表達意識、建立表達思維,更好地運用語言文字表達自己的情感,進而增強語文閱讀與寫作的綜合能力。教師要鼓勵學生在實踐學習中,在開展文本學習時,注重培養(yǎng)“探究學習意識”,針對具體的語言內(nèi)容開展探究學習活動,充分發(fā)掘語言文字的學習魅力和學習作用。
(二)利用情境教學,滲透激勵教育理念
將激勵教育與情境教學模式結合起來展開語文教學,要求教師與學生進行長期相處時進一步挖掘他們身上的各種優(yōu)點,并且與他們進行友好互動、構建各種教學情境,才能更好地在語文知識中暢游,在不同的教學情境中體驗不同的人生,在激勵教育中提升他們的學識。在這個過程中為了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可以利用激勵性教育,讓他們在各種情境中把難以理解的語文教學變得更加容易理解。
比如學習《草船借箭》過程中,學生在教師的激勵下自行分組,并且在表演過程中自行對各種角色進行篩選,還要自己制作各種情境教學中使用的用具,如具諸葛亮使用的具有標志性的羽毛扇、表演人員的頭飾等。在激勵教學中學生對自己將要演繹的角色自信滿滿,通過簡單的打扮也會讓觀賞者一眼即可分辨出扮演角色的身份。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在教師的激勵下還要通讀課文充分理解文章中每個角色的不同性格,讓他們在表演中與文章中的角色無限接近,才能更好地將整個故事表演出來。在激勵教育中教師不僅應該在情境教學模式中鼓勵學生,適時給予他們表揚,還應該將他們表演的過程記錄下來發(fā)到家長群里,讓家長看到自己孩子在班級中的表現(xiàn),以此提高學生與學生家長的自豪感。
(三)結合媒體教學,激勵學生提升激勵教育
想要最大限度將激勵教育作用發(fā)揮出來,可以與信息技術教學法融合在一起,讓學生在信息技術中深入了解教學內(nèi)容的意義幫助他們積累大量知識,利用健康的教育觀對他們進行激勵教育,發(fā)現(xiàn)他們在學習方面有進步時不要吝嗇贊美的語言,應該在全班同學面前給予適當?shù)谋頁P。
(四)結合實踐活動,踐行激勵教育
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讓他們積極主動地去學習,小學語文教師可以給學生設計一些比賽。如學習完幾篇課文后,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一次字詞記憶比賽,在進行比賽時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水平的不同進行差異化分組,使能力相差不大的學生分在一組。通過比賽鞏固他們學到的生詞,并讓他們體驗成功的快樂。
結束語:
激勵教育符合新課程標準對基礎教育的要求,從學生的角度出去,給予他們正面積極的影響,充盈他們的心理,讓學生對于語文學習更加自信有成就感,也更加熱愛語文。通過激勵教育,營造的良好語文教學環(huán)境,增強了師生間的互動頻率,無形中拉近師生間的距離,也提高了語文教學效率。小學語文教師應當堅持激勵教育,不斷創(chuàng)新激勵教育的有效運用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