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 梅
(昭通市職業(yè)教育中心 云南 昭通 657000)
在中職音樂學科教學階段,樂理視唱練耳課程是非常重要的課程項目之一,傳統教學模式難以提高學生參與學習過程的積極性,進而難以提高教學工作的效率及質量。從提升學生的樂理視唱練耳能力水平及教師的教學水平角度考慮,有必要革新教學方法。奧爾夫音樂教學法是一種先進且獨特的音樂教學方法,其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模式,比如做游戲、講故事、唱歌等,使學生的樂感得到有效培養(yǎng),并培養(yǎng)學生的節(jié)奏感及聽力,使學生感受到音樂帶來的快樂,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促進高效音樂課堂的有效構建。有鑒于此,本文圍繞“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在中職樂理視唱練耳課程中的應用”展開分析,具有一定的研究價值和現實意義。
卡爾·奧爾夫是德國著名的作曲家、杰出的音樂教育家,由其創(chuàng)建的“奧爾夫教學法”被廣泛應用于各階段的音樂教學工作當中,并且能夠取得顯著的教學效果??偨Y起來,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的主要特點如下:
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側重將語言、律動與音樂教學有機融合,采取多元化的方式,比如:節(jié)奏朗誦方式、拍手跺腳方式、音樂游戲方式、演小劇方式、繪畫或舞蹈方式等等,提高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興趣,并在循序漸進當中,促進學生語言能力、音樂理解能力及表演能力水平的提升,充分強調藝術教育的綜合性。
奧爾夫音樂教學理念十分重視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例如:為學生提供一幅繪畫作品,鼓勵學生結合自身對畫作的理解,然后用音樂的形式表達出來,可以是即興表演,或者是即興演奏,讓學生通過音樂元素的挖掘、創(chuàng)作,培養(yǎng)學生在音樂方面的想象力及創(chuàng)造力,進而使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得到有效培養(yǎng)。
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具有開放性的特點,無標準的示范課程,鼓勵和強調教學資源本土化,即以學生所處國家、地區(qū)背景文化為依據,將音樂理念融入到文化背景當中,充分挖掘民族音樂文化、語言、民歌、童謠等,使音樂的通俗性得到有效體現,進而在學生學習本土音樂文化的基礎上,能夠使民族音樂得到有效傳承及發(fā)揚。
奧爾夫認為,傳統音樂教學法存在“舍本求末”的局限性,對音樂技巧過分強調,對音樂的生命、創(chuàng)造及表達有所忽視。而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則正好能夠彌補傳統教學法的不足。因此,為了提高中職樂理視唱練耳課程教學的質量,有必要重視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在其中的應用??偨Y起來,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在其中的具體應用要點如下:
以昭通市職業(yè)教育中心中職二年級學生為例,在樂理視唱練耳課程教學過程中,筆者發(fā)現班級學生對基礎的樂理知識及視唱聽辨能力掌握情況較好。然而,大部分學生在學習方面缺乏主觀能動性,參與實踐學習的積極性不高。
考慮到班級學生存在的上述問題,可利用奧爾夫音樂教學法,通過“音樂游戲+律動創(chuàng)編”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在樂理視唱練耳課程中的節(jié)奏及演唱能力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的創(chuàng)建者卡爾·奧爾夫表明:學生在學習中必須動腦、動手、動腳,全身心地感受和表現音樂。因此,在音樂課堂當中,有必要讓學生通過音樂感受到其中的律動,且身心能夠愉悅,進而培養(yǎng)學生在音高、節(jié)奏、聽辨等方面的音樂素養(yǎng)。而要想實現這些教學目標,則有必要重視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的導入,具體導入要點包括:
1.典型案例導入法。為了激發(fā)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興趣,教師可以采取典型案例導入法,比如將兒歌《粉刷匠》作為教學的案例,經教師的示范及分析,引導學生對奧爾夫音樂游戲的形式加以了解,同時了解其律動的創(chuàng)編技巧,進一步采取分組游戲的方式,使學生對該階段課程教學的內容產生學習的興趣。值得注意的是,在中職樂理視唱練耳課程教學過程中,不能直接告訴學生什么是奧爾夫音樂教學法,而是需要在循序漸進的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感受到奧爾夫音樂教學的獨特性體現及美育教育體現,進而使學生在將來步入職業(yè)崗位時,能夠加深對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內涵的理解。
2.學習任務的制定。在教師的引導下,將班級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例如,班級有40 名學生,則可分成4個小組,每個小組為10 名學生,并且在每個小組設置小組組長的角色,然后對學生發(fā)布4 種不同類型的學習任務:任務一,對某首或者多首兒歌編配奧爾夫小樂器合奏,然后進行演唱;任務二,對一首視唱樂曲進行相應伴奏的編配,并進行3 到4 個律動主題的創(chuàng)編,然后進行演唱;任務三,對某一首或者若干首兒歌進行一個音樂游戲的創(chuàng)編,然后演唱,值得注意的是,需與幼兒舞蹈區(qū)分開來;任務四,進行1 條節(jié)奏的創(chuàng)編,通過道具或者聲勢動作表現出來。
3.學習任務的選擇。采取“搶奪”任務的形式,對小組組長的討論、組織能力進行考驗,使小組成員之間通過溝通、協作,了解各成員之間的能力,從而在最短的時間內討論出結果,選擇適宜小組的學習任務。這個任務選擇的過程,能夠讓學生了解自我、認識自我。在學生的自我認知能力水平得到有效提升的基礎上,可以進一步促進學習效率的提升,并起到激活課堂學習氛圍的作用。
4.任務的學習。在四個小組均選擇完相應的學習任務之后,則由小組組長做好小組內部成員的協調工作,明確學習任務,圍繞學習任務展開討論、分析,確保每一項學習任務均能夠高效地完成。
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在實施過程中,并非只要實施便能夠及時取得顯著的教學成果,需結合教學實踐課程的實際情況,對其間出現的問題及時進行調整,從而使教學過程的合理性、科學性及規(guī)范程度得到有效提升。例如:在上述奧爾夫音樂教學法應用到中職樂理視唱練耳課程教學過程中,初期階段學生接收到學習任務之后,部分小組存在創(chuàng)編困難的情況,對此教師需加以引導,從選曲、節(jié)奏創(chuàng)編至音樂剪輯及動作設計方面,對學生給予充分的指導,讓小組學生學習過程更加高效,進而解決創(chuàng)編過程中遇到的困難,提升教學成果。
與此同時,在任務學習中期階段,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可以通過借鑒及模仿進行節(jié)奏的創(chuàng)編,但是借鑒及模仿難以體現出創(chuàng)新學習的特點。因此,為了解決學生在創(chuàng)新方面的局限性,可利用“卡農”音樂譜曲技法,使學生具備創(chuàng)新的創(chuàng)編思路,從而使學生掌握節(jié)奏創(chuàng)編的創(chuàng)新技巧。
此外,在充分解決上述問題的基礎上,教學結果顯示:一方面,各小組學生參與任務學習的積極性大大提升,并提升了學生節(jié)奏創(chuàng)編能力技巧,提高了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率及質量;另一方面,在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的應用下,學生的學習能力水平得到有效提升,能夠巧用音樂技法,體現音樂知識學習的快樂,使學生在任務游戲、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全面提高樂理視唱練耳課程專業(yè)知識素養(yǎng)。
綜上所述,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特點顯著,充分強調藝術教育的綜合性,重視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并強調本土教學資源的開發(fā)及利用。因此,在中職樂理視唱練耳課程教學過程中,有必要重視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的應用,做好課前分析工作,然后在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實施階段,借助典型案例導入教學課堂,制定學習任務,指導學生進行學習任務的合理選擇,進一步認真完成所選擇的學習任務,以此提升學生的專業(yè)知識素養(yǎng),為課程綜合教學水平的提高奠定扎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