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謹懌
(河南大學 音樂學院,河南 開封 475001)
近百年來,隨著世界快速的發(fā)展和進步,各種文藝思潮競相出現(xiàn),日新月異。新世紀音樂(New age)就是其中一種典型的音樂流派。新世紀音樂(New age)在德國產(chǎn)生并發(fā)展,它形成于上世紀七十年代,受到了歐美“新世紀運動”哲學思想潮流的影響。新世紀音樂產(chǎn)生的初期,就憑借其標新立異的音樂技法和綽約多姿的藝術風格在歐美盛行一時,并逐步發(fā)展成為世界樂壇的新星。
新世紀音樂已經(jīng)在我們的生活中出現(xiàn),像班得瑞的《雪之夢》(Snowdreams)、神秘園的《神秘園之歌》、恩雅的《May it be》和《夏之雪》、雅尼的《夜鶯》(Nightingale)等,這些再熟悉不過的旋律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自由奔放、情節(jié)豐富、熱情四射、既非古典也非流行。
其一,新世紀音樂的節(jié)奏不像古典音樂那樣有規(guī)則,也不像流行音樂那樣易學易掌握,它的節(jié)奏天馬行空,綿長而舒緩,很少有強烈的節(jié)奏出現(xiàn),這樣的節(jié)奏如行云流水,線條揮灑,消解了節(jié)奏給音樂帶來的束縛。
其二,新世紀音樂的旋律也是令人難以追尋的,作曲家創(chuàng)作的新世紀音樂大多是自然而自由的,隨心創(chuàng)作旋律,即興演奏的意味很濃。因此,聆聽者很難知道音樂的下一句在哪,音樂會在哪里結束,不像流行音樂那樣有朗朗上口的樂句,這也正是新世紀音樂具有夢幻感,賦予人極大想象空間的原因之一。
其三,新世紀音樂之所以聽起來給人一種非常祥和的感覺,就是因為它的基礎音是協(xié)和音,不協(xié)和音甚少。這種和聲是貼近冥想的心靈深處的聲音。
其四,新世紀音樂的音色是柔和的、神秘的、空靈的,夢幻般如來自星際深處,沒有刺耳或急促的聲音。其變幻莫測的音色往往給聆聽者無與倫比的聽覺享受,平靜內(nèi)心、沉淀心靈,逃避塵世的煩擾。
對大多數(shù)人來說,輕音樂是接觸得最多的一類音樂。輕音樂可以用來描述人們內(nèi)心細膩的情感,讓人產(chǎn)生快樂的心情,忘掉所有的煩惱。你不需要懂得樂理和旋律的走向,只需要用心去感受、去享受,就像喝了一杯清涼爽口的飲料,就可以滋潤干涸的心田。對于輕音樂的定義,《音樂百科詞典》這么解釋:“輕音樂(light music)相對于內(nèi)容莊重的嚴肅音樂而言,泛指一切供人們娛樂消遣用的音樂,一般具有內(nèi)容輕松愉快、曲調通俗流暢、節(jié)奏活潑敏捷、結構簡潔靈活等特征;有調劑生活、解除疲勞、增添情趣的作用。”由此可見,新世紀音樂和輕音樂有相通的地方。
新世紀音樂產(chǎn)生較晚,在演奏形式上與輕音樂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所以有人認為,新世紀音樂屬于輕音樂的一種,但這種觀點是片面的。首先,從音樂所表達的思想內(nèi)涵上來說,輕音樂側重于淡化音樂的思想性,它更容易讓人們聽懂它所表達的內(nèi)容,就像舞臺上的小丑,同樣是觀看,卻不需要用某種嚴肅的眼光去進行評價,只要開心就夠了,其給人帶來的感受是一種輕松感和愉悅感。而新世紀音樂則力圖使人對宇宙和人生進行冥想般的思考,呼吁人們返璞歸真、崇尚自然、寧靜致遠。其次,輕音樂的音樂材料既可以是原創(chuàng)的,也可以是來自一些民間音樂、流行音樂或者古典音樂,加入一些自己的創(chuàng)新和手法,通過變奏、擴充、展開進行改編而成的。而新世紀音樂則更加強調原創(chuàng)性,新世紀音樂的音樂材料是作曲家獨創(chuàng)的,是他們特有的靈感創(chuàng)作,不會有人把一首古典音樂改編成為一部新世紀音樂作品。新世紀音樂的內(nèi)容非常豐富,其以器樂演奏為主,很少通過人聲來表達和演繹,新世紀音樂表達的對象傾向于大自然中的聲響,例如鳥叫聲、流水聲、風聲、海浪聲等,有時也采用人聲,營造出一種大自然的平靜與安逸,給人一種愜意、恬靜的感受。
綜上所述,新世紀音樂不同于輕音樂,更是有別于古典音樂和流行音樂,它富于夢幻般的特質給人以天馬行空的想象,使人的思緒如一縷青煙隨清風四處飛舞,無拘無束,任意馳騁。
新世紀音樂的表現(xiàn)形式多種多樣,大致可分為以下四種類型:器樂演奏、人聲合唱、電子合成、環(huán)境音樂。絕大部分的新世紀音樂作曲家更加傾向于混合使用其中的幾種類型來表達音樂的思想,描述音樂所蘊含的故事和烘托的氛圍。像排簫、竹笛以及非洲的打擊樂器等樂器,充滿著濃郁的民族風情,像鋼琴、小提琴等樂器,經(jīng)常被用來表達一些有時憂傷有時明快的情緒;而電子合成器、混音技術所帶來的音響效果,則讓音樂帶有神秘、夢幻、飄渺的氣息,給人帶來豐富的想象空間;環(huán)境音樂是和自然或社會環(huán)境聯(lián)系在一起的,許多新世紀音樂的采聲源于自然,如風聲、雨聲、鳥鳴聲等,這些大自然所創(chuàng)造的聲音就是作品中的演奏,目的是讓人們重新感受被疏離已久的大自然,感受大自然所具有的無限魅力;天籟般的人聲會讓你的心隨之進入音樂所營造的意境中,放飛心靈、自由馳騁、釋放壓力。
雅尼創(chuàng)作的音樂,總是會讓人覺得置身于一種唯美夢幻的意境當中。例如《夜鶯》最大的特色是中國竹笛參加演繹,充滿了濃郁的中國古典音樂情調。此外,雅尼將電聲樂以一種新的材料元素的形式融入到了這種充滿古典韻味的樂曲當中,形成了一種與眾不同的樂曲風格,令人耳目一新。長笛的悠揚、清脆,大提琴的低沉、肅穆,小提琴的婉轉、飛揚,鋼琴的唯美、柔和,還有電聲樂隊的壯麗,以及人聲合唱的動人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像是在講述一段故事,上演了一場舞臺劇,這些樂器充當了其中不同的角色。這種“搭配”不僅不會使人感到紊亂,反而會讓人覺得它是這么的渾然一體,色彩紛呈。
《夜鶯》的成功,更確切地說是雅尼的成功,與雅尼獨特空前的表演形式是分不開的?!兑国L》被首次演繹,是在中國最具有歷史代表性的建筑紫禁城前面,這也彰顯了《夜鶯》獨特的魅力。
雅尼的音樂大多是在具有古老文明的遺跡勝地演出的,這也是他新世紀音樂的又一獨特之處。不僅是中國的紫禁城,還有雅典的衛(wèi)城、印度的泰姬陵都曾經(jīng)是雅尼舉辦演奏會的地方。雅尼將傳統(tǒng)器樂、現(xiàn)代電聲樂以及新音樂元素與這些有著世界文明和歷史文明的特定的人文地域巧妙地結合在一起,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意境,二者之間既相互輝映,又有著鮮明的對比,給人一種奇特的感覺,營造了作品的時空意境和氛圍。
《夜鶯》這首曲子以一件主樂器引領旋律,其他樂器作為輔助。樂曲開始,淡淡的弦樂遠遠地響起,緊接著長笛開始從容地奏出夜鶯的歌聲,鋼琴隨后進行一段唯美和諧的演奏,到樂曲中段,小提琴進行了一段非常精彩的獨奏,演奏主旋律,為整個音樂增添了華美的樂章。隨后,小提琴停止演奏,換由深沉渾厚的大提琴運用自然深情的滑音重復著主旋律。圓號也時斷時續(xù)地進行“唱和”。這樣的疏密有致、完美和諧的配合,仿若幾個密友在親切地對話和交流。這些音域不同、表演風格相異的樂器成為了樂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各個樂器演奏層次分明、起伏跌宕、輾轉逶迤、悄然融合,使聆聽者的心海蕩起了層層的漣漪。
雅尼的音樂涵蓋各個階層,不論是音樂專業(yè)人士,還是業(yè)余人士,只要用心聆聽,都可以從中找到自己心靈深處的聲音,這就是雅尼的音樂相比其他音樂家的音樂不一樣的地方。雅尼的音樂是世界的、和平的音樂,是美妙的、夢幻的音樂。聆聽雅尼的音樂,可以讓夢從心底升起,能夠讓積蓄已久的愛從心中涌出。雅尼的音樂特點是把各種民族元素運用到音樂當中,賦予了音樂獨特的靈魂,豐富了音樂本身的內(nèi)容。他的作品創(chuàng)作風格不局限于時空的束縛,也打破了文化的隔膜,與世界人民聯(lián)系在一起。他的樂隊成員是由來自世界各地有著不同民族背景、不同文化信仰的復雜特殊的群體組成的。他們都是民間優(yōu)秀的音樂愛好者,特別會玩音樂,他們對音樂的癡迷如雅尼一樣。雅尼就是通過這種迥異的風格,用音樂把個人、祖國和世界融為一體,不僅繼承了希臘傳統(tǒng)的文化元素,也與來自世界各地的聲音產(chǎn)生了共鳴。雅尼的音樂打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觀眾,他的音樂旨在喚醒人們對生活、自然、社會的情感。在雅尼的音樂世界里,你會發(fā)現(xiàn)“這個世界原來可以這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