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琳
摘要:長期以來,中小學在語文教學中出現(xiàn)了較為嚴重的脫節(jié)現(xiàn)象,相當一部分小學生升入中學后對語文學習感到很不適應,致使學習興趣減退,學習成績下降。因此,認真研究中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差異,尋求一條實現(xiàn)語文教學“中小學銜接”的有效途徑,則是值得我們重視和研究的課題。
關鍵詞:小學語文;中學語文;銜接策略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43-286
小學的語文學習與初中的語文學習不僅具有各自的階段性特征,也具有連續(xù)性的特點。我一直有個疑慮,小學語文教學與中學語文教學是否能夠很好的銜接;小學畢業(yè)的學生升入中學后學習興趣會不會減退;是否對語文學習感到很難適應,成績會不會下降等等。廣大小學語文教師,尤其是小學高年級和初中一年級的語文教師,應該考慮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加強中小學語文教學銜接工作,提高語文教學質(zhì)量。帶著這些問題,我通過思考,有這樣幾點膚淺的認識:
一、自學輔導,做好銜接的基礎
首先,初中課本每篇課文都設置了預習提示或自讀提示,列出了每課的重難點,還有針對性地提出一些啟發(fā)性的問題,這樣有利于學生的自主學習。我認為小學高年級(尤其是六年級)的學生也應該具備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以便升入初中時能更快更好地適應中學生活。教給學生自學方法,調(diào)動學生質(zhì)疑問題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自學習慣。
其次,初中教材的編排,讓人感到語文的含義豐富了,語文的外延擴大了,這就要求學生不僅要在課堂上學語文,還要在生活中學語文,多渠道學語文。作為教師,應該教學生運用多種方法閱讀品味,營造精神的樂園??梢韵驅W生推薦與課文相關的閱讀材料,引導學生瀏覽各種報刊,利用寒暑假時間讓學生讀名著等。同時教師要結合生活現(xiàn)象,引導學生思考,讓學生通過各種途徑與生活接觸,了解社會,并鼓勵學生隨時記錄下自己的感受。另外,教師可創(chuàng)造條件,開展各種語文活動,營造濃郁的學習環(huán)境,如辯論會、報告會、演講會等,引導學生在活動中學習語文。
二、研究學生,做好銜接的關健
(一)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小學生升入初中后感到學習壓力大,不能適應的一個很重要原因在于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因此,在小學階段,語文教師應該有意識的引導,幫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比如“看書勤動(心動、手動、口動)”,養(yǎng)成積累知識的習慣;“小小書法家”,養(yǎng)成書寫工整的習慣;“博覽群書”,養(yǎng)成讀書看報的習慣;通過“大家來找茬”“”“猜字謎”“漢字聽寫大賽”等活動,讓學生養(yǎng)成熟練使用字詞典的習慣……好習慣不僅能讓學習事半功倍,更能影響學生一生。
(二)教給正確的學習方法小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但到了高年級,學生的抽象邏輯思維也開始發(fā)展,具備了一定獨立分析的知識儲備和心理基礎。所以,教師要有意識,有步驟的教給學生行之有效的語文學習方法,如怎樣閱讀、怎樣賞析,怎樣做筆記……同時,教師也要讓學生勤動腦,多動口,鼓勵他們發(fā)問、質(zhì)疑。相信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能憑借自己的聰明才智解決一些學習上的疑難問題。
(三)創(chuàng)立多元的評價方式
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學生的自我意識和獨立性逐漸增強。這就要求教師對學生的評價要盡可能做到準確,爭取從多方位對學生進行評價。這樣既調(diào)動了學生的參與熱情,又督促學生尊重別人、學會傾聽,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三、研究方法,做好銜接的保證
(一)精講精練——留給思考空間
初中語文課文內(nèi)容明顯加長,即要求學生有快速閱讀的能力。因此,提高小學生的閱讀速度,尤其是提高六年級學生的閱讀速度已迫在眉睫。我們都知道,出聲朗讀的速度明顯低于默讀,所以教師要提倡學生多用默讀的方法。學生閱讀時容易回視,這就大大降低了閱讀速度,教師可讓學生先閱讀淺顯易懂的文章,反復訓練,同時可以運用“3分鐘閱讀”等方式,逐步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取得一定成效之后,再逐步提高閱讀文章的難度。還要訓練學生的注意力,訓練他們把握文章關健語句和主要信息的能力。這些能力,都需要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有意識地反復訓練,方式方法可立足實際,多多創(chuàng)新。
中小學語文課堂一個明顯的差別在于小學課堂密度小,中學課堂密度大,精講精練顯得尤為重要。一是對教材的掌握要精,要抓住教材的重點和學生學習課文的難點;二是對教材的處理要精,正確處理重點知識與一般知識的關系,要有所“取”,必有所“舍”;三是對教材的講解要精,把力氣花在解決重點、難點上;四是教師講解時語言要精,要言簡意賅,通俗明白,準確生動。
(二)加快速度—提高學習效率
初中語文課文內(nèi)容明顯加長,即要求學生有快速閱讀的能力。因此,提高小學生的閱讀速度,尤其是提高六年級學生的閱讀速度已迫在眉睫。我們都知道,出聲朗讀的速度明顯低于默讀,所以教師要提倡學生多用默讀的方法。學生閱讀時容易回視,這就大大降低了閱讀速度,教師可讓學生先閱讀淺顯易懂的文章,反復訓練,同時可以運用“3分鐘閱讀”等方式,逐步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取得一定成效之后,再逐步提高閱讀文章的難度。還要訓練學生的注意力,訓練他們把握文章關健語句和主要信息的能力。這些能力,都需要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有意識地反復訓練,方式方法可立足實際,多多創(chuàng)新。
(三)豎持不懈一一提升交際能力
學習語文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提升交際能力,讓學生“會說話”,首先,要充分利用各種途徑提高說話能力,培養(yǎng)良好的說話態(tài)度和語言習慣。如課堂上逐步培養(yǎng)學生回答問題、口頭造句、復述課文內(nèi)容條理性、概括性、準確性;其次,要培養(yǎng)良好的聽話能力。我經(jīng)常給學生講:學會傾聽,傾聽是最好的學習方式,同時也是對別人最起碼的尊重。聽話有時是說話的前提,學生回答之前必須先聽清楚,聽明白,才能做出具體相應的反應。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傾聽,學會對同學的說話發(fā)表看法,以求更有效地提高說話能力。
總之,做好中小學語文銜接是一個重要而久遠的課題,需要我們不斷探索,不斷總結,為學生一生的語文素養(yǎng)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