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進奎
摘要:歷史是高中階段一門重要的基礎性課程,在積極推動高中歷史教學改革的過程中,教師應當不斷適應新教材的應用,以部編版高中歷史新教材為基礎開展多樣化的教學活動。史料教學主要是指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借助史料佐證觀點,并以多樣化的教學資源,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高中歷史課程中的史料教學主要包括圖片、文本兩個大類。文章簡單分析了史料教學在部編版高中歷史新教材中的地位,并結(jié)合實際教學經(jīng)驗,對史料教學在部編版高中歷史新教材中的作用進行了有效闡述。
關鍵詞:史料教學;高中歷史;運用策略
引言:
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背景下,傳統(tǒng)的高中歷史教學模式難以滿足學生的成長需求,為了更好的適應學生的歷史學習規(guī)律,教師應當積極嘗試融入史料開展教學活動。部編版高中歷史新教材中蘊含著豐富的史料資源,在推動高中歷史教學形式有效創(chuàng)新的過程中,教師應當以史料教學為導向,讓學生不斷積累豐富的歷史知識,并且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面對史料教學資源單一、學生知識體系建構(gòu)不完善的問題,教師應當積極推動史料教學形式的合理創(chuàng)新,讓學生在接觸多元化史料的過程中獲得更加深刻的學習體驗。
一、史料教學在部編版高中歷史新教材中的地位
(一)文字史料的地位分析
文字史料主要分為原始史料、撰述史料和文藝史料三個類型,其中原始史料的教育價值最為突出,能夠很好的體現(xiàn)史料教學的作用。原始史料本身不能修改,歷史文書、檔案、批示、珍貴文件、手稿等材料都是原始史料,既能夠直觀的記錄歷史現(xiàn)象,同時也反映出歷史人物的真實情感。撰述史料則是部編版高中歷史教材中的重要資源,同時也是教材編寫的基礎,通過對撰述史料的有效加工教材,能夠起到很好的推動作用,讓學生能夠更好的了解歷史發(fā)展順序,并且有效培養(yǎng)歷史核心素養(yǎng)。文藝史料本身的真實性有待考量,其主要包括詩歌、戲曲、小說等等,在歷史發(fā)展長河中,許多朝代的歷史資料已經(jīng)無從考察,通過對文藝史料的有效應用,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對歷史教學內(nèi)容進行補充。
(二)圖片史料的地位分析
圖片是文物的重要表現(xiàn)形式,在推動高中歷史要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圖片史料,將真實的歷史現(xiàn)象還原到課堂。文物是高中歷史教學中的重要資源,圖片能夠很好的表現(xiàn)文物的特點,帶給學生直觀的視覺享受,讓學生能夠通過對不同歷史物件的分析更好的理解歷史知識。高中歷史教學中的圖片史料主要包括遺物類圖片史料和遺跡類圖片史料兩種。其中遺物類圖片主要包括人們生產(chǎn)生活中運用到的生產(chǎn)工具、市場經(jīng)濟發(fā)展中的貨幣等等,這些遺物本身充滿生活氣息,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引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遺跡類的圖片則包括古代建筑、雕刻、戰(zhàn)場等等,遺跡內(nèi)蘊含著豐富的歷史研究資源,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還原出真實的歷史現(xiàn)象。通過對圖片史料進行合理應用,一些用文字難以完整呈現(xiàn)的歷史知識,能夠立體化地呈現(xiàn)到課堂。
二、史料教學在部編版高中歷史新教材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重要驅(qū)動力,在運用史料教學開展高中歷史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能夠通過對學生視覺和聽覺感官的有效沖擊,讓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并且保持濃厚的興趣。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許多社會生活現(xiàn)象與現(xiàn)實生活存在較大差距,學生對新鮮事物充滿了好奇心與求知欲,透過對史料的深入學習,學生能夠更好的了解歷史,并且保持對歷史知識的濃厚興趣。相較于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的填壓式教學方式,應用史料開展的教學活動更具趣味,學生能夠始終保持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實現(xiàn)由被動接受知識向主動探索知識的轉(zhuǎn)變。
(二)有利于強化學生思維能力
高中階段學生正處于思維能力發(fā)展的關鍵時期,運用史料教學對部編版高中歷史教材進行分析時,教師能夠挖掘具有探究價值的教學材料,并通過史料教學的方式引發(fā)學生的深刻思考。史料本身是對高中歷史教材的有益補充,在接觸史料的同時學生能夠產(chǎn)生更加深刻的理解與認知,通過直觀的學習體驗學生能夠迸發(fā)出新的靈感。史料中涉及到的知識點是對學生歷史學習的合理拓展,在不斷接觸新知識的同時,學生也能夠始終處于思考的狀態(tài),這是強化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保證。
(三)有利于指明歷史學習方向
教師是高中歷史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同時也是學生歷史學習生涯的引路人,在開展高中歷史教學活動時,教師需要把握好教學節(jié)奏,并且為學生指明學習方向。當前許多教師只是通過語言文字對學生進行教育,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通常只是圍繞教材進行思考,面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可以通過融入史料教學的方式,讓學生能夠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在應用信息技術(shù)展示圖片史料的過程中,學生的思考方向也能不斷發(fā)生轉(zhuǎn)變,通過對史料素材的合理解釋,學生能夠把握好學習重點,提高學習效率。
總結(jié):
綜上所述,在高中歷史教學中開展史料教學,這是提高歷史教學質(zhì)量的重要保障,教師應當結(jié)合部編版高中歷史新教材的特點,不斷挖掘史料教學的相關資料,讓學生在思維能力和學習效率方面都能得到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潘紅玉.論史料分析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21(28):57-58.
[2]秦樂.史料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作用[J].小學生作文輔導(語文園地),2018(0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