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慕竹 向思前 段妤昕
常德職業(yè)技術學院
近年來,隨著中國經(jīng)濟的急速發(fā)展和優(yōu)勢教學資源的強力吸引,在“一帶一路”倡議的感召下,越來越多的留學生選擇來中國深造學習。而我院也在逐年逐步地擴大自身的招生規(guī)模,提升招生層次和維度,不僅大大提高了語言進修生的質(zhì)量,更是突破了專業(yè)生為零的壁壘。同時,部分留學生也不再滿足于停留在淺層次的初級階段的學習,而選擇在經(jīng)過一年的語言學習后繼續(xù)留在我院深造,著力于提高自身的漢語水平,待通過漢語水平考試四級或五級后進入專業(yè)學習。經(jīng)過近兩年的親身教學與觀察,筆者發(fā)現(xiàn)本院留學生在對外漢語學習的中級階段呈現(xiàn)出如下的特點和問題,因此,本文旨在通過分析學情,反思問題,以尋求切實有效的教學策略和方法以提升學生的漢語水平,改善對外漢語教學的質(zhì)量和效率。
1.由于我院留學生大多來自于尼日爾、蒙古和孟加拉等國家,這些國家的學生的普遍特點是學習態(tài)度較為端正,在漢語拼音和字詞意義的記憶方面能力較強,但由于受母語的影響,大部分學生普遍漢語語法基礎薄弱,句法結(jié)構混亂,尤其是在用詞造句或者說句子的時候,語法問題暴露無疑。以尼日爾學生為例,他們的母語是法語,在法語中,其句子的基本結(jié)構是“主語+賓語+謂語”,而漢語最基礎的語法結(jié)構是“主語+謂語+賓語”,這就直接導致學生在造句時出現(xiàn)“負遷移”和語序上的偏誤,很難一次性將句子結(jié)構理順理正確。
2.同很多院校一樣,我院留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呈現(xiàn)兩極化,主要表現(xiàn)在大部分的學生學習態(tài)度良好,學習動機較強,平時的課堂到課率較高,只存在極個別的遲到早退現(xiàn)象,而一小部分已經(jīng)通過漢語水平考試四級的學生在學習上存在惰性和自以為是的想法,認為自己的漢語水平很高,具體表現(xiàn)在課堂上不跟隨老師的思路,心不在焉,或者習慣性玩手機,需要在老師的鞭策下才能完成學習任務。而剩下的漢語基礎較弱的留學生則在課堂上羞于開口,認為自己的聽說能力不夠愈發(fā)怯于表達,越是聽不懂越不想聽,對漢語的畏難和退縮情緒逐步增長,學習的惰性滋長得很快,在課后放棄復習,而且更習慣于用母語進行交流,因此漢語的聽說能力遲遲得不到有效的提升。
3.經(jīng)過了一段時間的漢語學習,不少留學生不再滿足于停留在淺層次的初級階段的學習,他們有迫切通過漢語水平考試的需求。大部分學生希望在通過漢語水平考試后,根據(jù)自身的實際情況,選擇在我院繼續(xù)學習專業(yè)或者申請轉(zhuǎn)學到國內(nèi)其他大學進行深造。有了目標的留學生在學習上的積極性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其在過級考試上的急迫性也直接導致了他們在漢語學習中的激進性,心態(tài)的浮動誘使學習的浮躁,有時候太急于想過級而忽視了課堂學習的重要性,自己埋頭苦磕考試真題卻忽視了老師上課提到的考點和重要語法,因小失大,不恰當?shù)膶W習方法也導致學習質(zhì)量也大打折扣。
因此,針對筆者在教學過程中對我院處于中級階段的留學生的漢語學習情況的觀察和分析,接下來筆者將進一步探索相關教學策略和方法以切實提升學生的漢語水平,改善對外漢語教學的質(zhì)量和效率。
1.針對大部分學生普遍漢語語法基礎薄弱和句法結(jié)構混亂的問題,教師將在日常教學中盡量減少英語這個媒介語言的使用,多用漢語或者肢體語言導入,給學生塑造一個良好的漢語語言環(huán)境。同時,鑒于學生對于語法的畏難性,教師將盡可能地弱化漢語語法的直接灌輸,而是加強對典型語法例句的強調(diào),幫助學生在大量的重復練習中形成一定的條件反射和肌肉記憶。老師在講解重點字詞時,將給出2—3個例句,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喜好和能力記憶其中的一個例句,而老師將在下節(jié)課的復習階段讓學生用上節(jié)課所學重點字詞造句,這時學生將可以選擇直接使用記憶的例句或者采用模仿造句的方式進行回答。通過這樣的方式幫助學生反復梳理,熟能生巧,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
2.針對留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呈現(xiàn)兩極化這一現(xiàn)象,教師主要采取結(jié)學習對子(好帶差)的方式進行一對一幫扶,讓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影響后進生,讓后進生從他們身上學習好的方法,養(yǎng)成好的學習習慣。對于學習態(tài)度端正的學生,教師主要采取鼓勵和肯定為主的策略,加大課堂和課后的練習量,著眼于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和組詞造句的能力,從淺層的識記拼音和詞意的階段上升到識記詞性和鞏固句型結(jié)構階段,進一步增強他們的學習信心和熱情。而對于學習態(tài)度不夠端正的學生,教師將主動和學生溝通學習方面的問題和想法,用足夠的耐心和恰當?shù)姆绞揭龑浣⒄_的學習觀,燃起學習的動力。同時,教師需要認真鉆研教材教法,運用“任務型”教學法、創(chuàng)設情景法等多種教學方法和相關的信息化教學手段,寓教于樂。此外,為了緩解學生的惰性,教師還可以創(chuàng)建以4—5 人為一組的學習小組,要求大家共同完成作業(yè),如果其中有一個人不按時提交作業(yè),將被處以“連坐”,所有同組的成員需要接受懲罰,這種方式主要是通過集體榮譽感來刺激學生積極上進。
總的來說,漢語的難度決定了在學習過程中挫敗感將始終與成就感相伴而行,畏難情緒會不定期地出現(xiàn),因此教師要格外注重對學生的時時激勵,及時給予學生必要的學習信心。
3.針對大部分學生較為迫切的漢語過級需求,教師將盡可能選取貼合實際的對外漢語教材,譬如我院留學生就普遍使用了《HSK4 標準教程》和《新漢語水平考試HSK 應試指南(四級)》,前者的特點是分主題分單元對四級考試的重點字詞和語法點進行了深入剖析,并輔之以相關的真題模擬練習,學以致用;后者的特點是嚴格參照《新漢語水平考試大綱》,針對不同的題型和考點總結(jié)了相應的解題技巧,且輔之以大量的強化練習,不僅覆蓋了所有考點,而且對重點、難點和熱點問題進行了強調(diào),其提供的仿真試題在內(nèi)容和難度上全面貼近真題,具有一定的預測性。
首先,為了解決部分學生聽說能力不夠的問題,教師在學習課文時會特別注重聽力練習,譬如讓學生聽錄音填空,或者根據(jù)聽到的內(nèi)容判斷對錯或者回答問題。而為了切實提高學生的漢語表達能力,教師每學完一篇課文都要求學生概述課文大意,或者直接對課文大意進行挖空處理,要求學生按要求自行練習。
其次,為了提高學生在閱讀部分的得分率,尤其是考試難點——對ABC 三個小句進行排序這個部分,教師將對常用在前一分句的連接詞和常用在后一分句的連接詞進行歸納總結(jié),并輔之以大量的強化練習。同時強調(diào)要弄清楚題目中代詞所指代的詞是什么,從而找到先后順序,此外在解題過程中諸如時間狀語的位置和事件發(fā)展的先后順序等句子間的邏輯關系也不容忽視。
最后,針對書寫部分的考試難點——完成句子,即要求學生按正確的語序排列4 到6 個詞或詞組,教師將從漢語基礎語法結(jié)構的方向幫助學生梳理提升,譬如幫學生歸納總結(jié)常排在句首的詞(如人稱代詞和指示代詞等)和常排在句末的詞(如語氣助詞和疑問代詞等),梳理諸如連動句、兼語句、比較句、“把”字句、“被”字句和無主語句等的基本結(jié)構,運用大量的針對性習題幫學生落實這些語法結(jié)構。
針對我院留學生在對外漢語學習的中級階段呈現(xiàn)出的語法基礎薄弱、學習積極性呈兩極化和考級需求迫切等特點和問題,教師要注意在教學過程中對癥下藥,因材施教,制定符合學情且靈活多變的教學對策和方法,以期最大限度地提升學生的漢語水平,改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