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麗鷗
摘要:在新課程改革的影響下,教師和家長越來越重視基礎學科的教育。小學語文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幾乎是所有學科的基礎,小學語文重在教學字、詞、句,而每一學科的教學內(nèi)容都是以文字的形式而呈現(xiàn)出來的。這就反應了在語文教學的根基作用。
關鍵詞: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方法探討
中圖分類號:A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21)-36-393
小學語言是其他學科的基礎,其教學質量直接影響其他學科的學習質量。根據(jù)調查,小學語文成績好的學生在其他學科的成績不會太差,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不斷探索良好的教學方法。曾有教育行家說:“一個人的語文水平取決于其寫作水平。”這句話不無道理,因為語言學習中的寫作能力取決于其他三個方面的能力,學生的文章能直接反映其語文水平。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每位教師都必須把寫作教學的任務作為語文教學的重要責任。
一、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很多教師容易遺漏寫作教學環(huán)節(jié),據(jù)觀察,許多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重聽力、閱讀和口語表達,在漢語研究中,聽、說、讀、寫四個方面相互促進,相互影響,缺乏任何部分的教學將嚴重影響語言的學習過程。在學習漢語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文章看到學生語文方面的薄弱點,鑒于此,需將寫作教學作為首要任務,我們不僅要注重寫作的教學工作,還要采用適合學生的有效教學方法。眾所周知,語文是最貼近生活的一門學科,并且語文寫作也是反映客觀生活的一種形式,換句話說,語文寫作的素材來自于生活,寫作的內(nèi)容也反映了生活,觀察能力可以直接決定寫作水平。對于小學生來說,寫作是他們在小學語文學習中的一個較為困難的部分,許多小學生都在苦于完成寫作練習,這阻礙了教師寫作教學的實施。
小學生的年齡尚小,他們對世界和生活充滿好奇,如果小學語文教師善于抓住學生對生活的好奇心,他們就可以引導他們?nèi)ビ^察生活,只有擅長觀察生活的學生才能積累相關的寫作材料。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觀察生活的能力是首要任務,只有提高學生觀察生活的能力,他們才能在生活中找到寫作的材料,由于社會的發(fā)展,現(xiàn)在很多學生都和生活接觸較少,教師不僅可以規(guī)劃學生在課堂中觀察生活的能力,還可以引導學生在生活中觀察。比如,在講《秋天的圖畫》這一篇課文時,教師就可以給學生布置描寫秋天景象的任務,在教授這篇課文時,教師在課上給學生呈現(xiàn)眾多和課文相關的圖片,并且引導學生通過圖片去觀察秋景的特點。同時,語文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課后觀察他們身邊秋景的特點,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需要將他們引入生活。當學生觀察之后,教師也應該給學生時間和機會去分享他們的觀后感,在漢語教學中,不斷引導學生觀察,將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只有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才能獲得相關的寫作材料,才能保證寫作內(nèi)容的豐富性。
二、鼓勵學生進行閱讀
語文的寫作和閱讀是不分家的兩大板塊的學習,閱讀是一個輸入信息、內(nèi)容的過程,而寫作是一個輸出信息、內(nèi)容的過程。也就是說,閱讀是寫作的素材鋪墊,學生經(jīng)常游走在閱讀文本之間,他們的寫作技巧才能不斷提高,因為,只有在閱讀過程中學生們才能廣泛接觸文字信息,這樣才能讓他們基于文字背景之下進行寫作。閱讀是一個學生的視覺和文字直接接觸的過程,只有通過不斷地閱讀,才能培養(yǎng)出學生把控文本的能力。簡言之,寫作就是一個以文字的形式表露自己情感的過程,據(jù)我留意,很多小學生思想都極為豐富,但是,由于文字把控能力有限,他們無法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通過大量的閱讀,學生的思維可以在文本之間移動,長久下去,學生對于文字的把控能力就會逐漸提高,還能用文字記錄自己的感想,鼓勵學生閱讀圖書也可以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積累相關資料,寫作素材并不是只能通過觀察生活而獲取,同樣地,閱讀別人的作品也能從中獲取相關素材。
但是,由于許多小學生容易遺忘,教師應該要求學生養(yǎng)成記讀書筆記的習慣,讓每個小學準備一個筆記本,以摘錄閱讀中積累的相關素材,在寫作中,素材作為一篇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好詞好句作為文章的潤色劑,倘若一篇文章缺乏好詞好句的修飾,那這就是一篇索然無味的文章。因此,學生在做讀書筆記時,不僅要積累原文作者所用的素材,而且還需要摘抄原文中的好詞好句,只有通過不斷地摘抄、記錄,學生們才能由此學習優(yōu)美的句子,不斷摘錄好的單詞和句子也可以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好詞的潛力。通過不斷閱讀,學生也可以巧妙地研究作者的寫作方法,在漢語寫作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大量閱讀,可以為學生的寫作打下良好的基礎,教師應將鼓勵學生閱讀作為一項教學任務并在教學中實施,小學語文教師可以根據(jù)所教班級的語文基礎,制定合理的閱讀任務。
三、引領學生投入生活
能夠打動人心的作文,必然有滿滿的生活元素。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最困擾的事就是不知道寫什么,有了題目,但是腦海里一點兒信息也沒有。如何幫助學生解決這一問題呢?筆者認為,最佳方法就是引領學生投入生活。讓學生擁有觀察的眼睛,能夠發(fā)現(xiàn)生活中有價值的信息,讓學生能夠抓拍表象中的內(nèi)涵,讓學生生成想寫的欲望。“生活作文”是“通過以生活世界為對象的寫作,在培養(yǎng)語言能力同時,通過以生活內(nèi)容為中心的討論等活動,使學生深化對生活認識,使學生形成主體性的人格”。在作文教學中,要廣開生活之源,深掘精神隧道,使學生能夠做到關注生活,有感而發(fā)。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教師需要在多個方面為學生做好啟蒙,通過啟蒙引領學生用自己的內(nèi)心去感悟生活、感悟世界。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成長為生活中的一員。在小學階段我們幫助學生擁有語文學習能力,語言組織能力的主要方法就是寫作,因此,筆者認為,作為小學語文教育者,我們要注意從生活出發(fā),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讓學生逐漸擁有駕馭語言的能力。
參考文獻
[1]許娟娟.淺談小學中年級學生作文教學指導策略[J].網(wǎng)絡論文,2013(2).
[2]翁云.中年級起步習作教學初探[J].教育教學交流版,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