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君
摘要:有效教學是現(xiàn)代化教育背景下,廣大知識傳授者所追求的重點目標,有效教學與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相比較,主要是指教師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高效完成教學任務,并且強化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yǎng),順應時代的綜合發(fā)展需求,滿足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等。所以,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為了提高整體的教學效果,教師需要探討有效性教學策略的實施,并且根據(jù)學生的實際發(fā)展情況,思考如何解決現(xiàn)階段小學語文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強化學生的語文知識理解能力,并且推動教學有效性的提高,本文就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策略實施展開了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策略實施
中圖分類號:A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21)-36-273
語文作為小學階段一門十分重要的課程,承擔著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強化學生文學素養(yǎng)等重要的任務,所以教師的教學方式也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夠對于學生的學習效果以及整體的教學質量產(chǎn)生直接的影響。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大多數(shù)教師由于受到了傳統(tǒng)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往往過于注重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所以采用單純的講解模式,忽略了學生的綜合發(fā)展需求。在現(xiàn)代化教育理念下,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為了提高教學質量,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完成更加高效率的教學工作,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加強學生的知識掌握與理解程度。
一、實施信息技術教學模式
信息技術是現(xiàn)代化社會發(fā)展背景下的一種重要產(chǎn)物,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較大的轉折,同時對社會中各行各業(yè)的發(fā)展帶來了新的轉機,推動了社會的高速發(fā)展,同時方便了各行各業(yè)的進步。現(xiàn)代化背景下,許多學校也已經(jīng)配備了信息技術教學設備,并且已經(jīng)被廣大知識傳授者適當應用于日常教學活動當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成效。所以,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為了提高教學效果,強化學生的語文學習體驗,教師可以適當實施信息技術教學模式,不斷優(yōu)化教學內容,豐富學生的語文知識儲備量,強化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培養(yǎng),從而實現(xiàn)高效的小學語文教學。
例如,在進行《守株待兔》教學的過程中,為了激發(fā)學生在語文課堂中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能夠更加積極主動的參與語文課堂學習活動,筆者首先在課前搜索了關于《守株待兔》的動畫視頻,并在課堂中及時播放了出來,為學生們構建出了良好的語文課堂學習情境,同時為學生們的視聽覺帶來了較大的沖擊,學生們在這種學習活動當中也產(chǎn)生了較強的積極性。然后,筆者再讓學生們回到課本教材中,帶領學生們結合語文課本教材中的知識進行了學習,學生們在這種學習活動當中不僅更加主動、積極、同時還能夠形成良好的畫面感,進而提高了學生的語文學習質量,拓展了學生的知識視野。
二、強化學生課堂思維能力
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課堂中,由于大多數(shù)教師受到了傳統(tǒng)理念的影響,往往過于注重自己單純的講解,或者讓學生死記硬背的方式學習知識,導致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習能力等方面受到了較大的限制,而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綜合發(fā)展的關鍵時期,這種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不僅無法提高學生的知識掌握,甚至在較大程度上影響了其全面發(fā)展。鑒于此,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學生在課堂中的思維能力培養(yǎng),借助問題引導的方式,讓學生主動思考知識,通過學生的自主思考,可以加強其記憶與理解,進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進行《美麗的小興安嶺》教學的過程中,筆者為了使學生能夠在課堂中進行自主思考,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與學習能力等,根據(jù)課本教材中的知識內容適當提出了:小興安嶺在我國的什么地方?想想每個自然段說了什么?為什么說小興安嶺像個綠色的海洋?為什么是樹海?“數(shù)不清”一詞說明什么?省略號表示什么?“幾百里連成一片”又說明什么?等等問題。然后,筆者引導學生們在課堂中結合一系列的問題展開了思考與探究,促使學生們在這一過程中能夠全面掌握知識,并且強化自己的思維能力等。如此一來,這種教學模式給予了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促使學生思維能力與獨立思考能力等有了一定的提高,并且強化了整體教學有效性。
三、培養(yǎng)學生語文學習興趣
新的教育改革中強調了,教師應將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作為重點,并且構建出豐富多樣的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興趣。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在充滿足夠興趣的情況下,才能更加積極主動的探索知識,并且在無形之中加強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程度,這就需要教師在日常教學活動當中不斷轉變模式,將學生的興趣培養(yǎng)作為重點部分。所以,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還需要觀察分析學生的實際發(fā)展情況,并且將其興趣作為重點實施科學化的教學模式,活躍教學氛圍,加強學生知識掌握。
例如,在進行《慢性子裁縫和急性子顧客》教學的過程中,筆者選了班級當中的兩名學生進行了角色表演的活動,根據(jù)文章中精彩、幽默的故事情節(jié),引導到這兩名學生分別扮演“慢性子裁縫”與“急性子顧客”,并且指導這兩名學生在角色扮演活動當中,配上自己的生動的表情、動作、神態(tài)等。其次,其他學生作為小觀眾,在觀看的過程中可以被吸引注意力,在這種比較融洽、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之中,有效加強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并且使學生能夠在氛圍活躍的課堂學習活動當中,有效加強對于課文知識的理解與掌握程度。
總而言之,語文是小學階段教育體系當中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對于學生以后的綜合發(fā)展以及全面成長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師需要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實施多元化的模式,強化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等,并且在無形之中推動整體教學質量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孔祥肖.小學語文有效性教學的研究與探討[J].教育現(xiàn)代化,2017,4(11):120-121+143.
[2]張艷玲.淺談如何優(yōu)化小學語文課堂教學[J].華夏教師,2016(0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