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聰
(淄博張店建橋實驗學校 山東 淄博 255000)
學校體育在“體教融合”的大背景之下變得尤為重要,其實增強中小學生身體素質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在中央的多次會議中,體育強國建設和健康中國建設也多次被提及,響應黨中央的號召,全面提升中學體育訓練工作的質量是一項必備議題。中學體育訓練是中學體育的組成部分之一,受到體育教師和家長、學生們的廣泛關注,也是學生體質訓練不可忽略的要素之一。其價值和意義不容忽視,但是受到傳統(tǒng)文化思想的侵擾,中學體育訓練存在著諸多的發(fā)展制約因素。要想全面提升中學生體質健康素質,就必須優(yōu)化體育訓練的各個要素,使得課余體育訓練能夠真正的“在其位,施其效”。
新時期中學體育訓練工作的優(yōu)化發(fā)展對策。
(1)文獻資料法。
本研究通過在中國知網等數據庫平臺以 “訓練”、“中學體育”等為關鍵詞進行檢索中文文獻,使用并集方式,檢索到多篇文獻可為本研究的基礎框架、理論支撐等提供有益的參考。通過文獻梳理發(fā)現,前人扎實的研究基礎為本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對本研究的完成提供了很多的參考點。
(2)訪談法。
本研究以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形式對中學體育教師、體育教育研究相關學者和博士生等進行訪談,所有的訪談均采用半結構化提綱。每名訪談對象的訪談時間再30-40分鐘不等,線上訪談使用騰訊會議、釘釘、微信等移動辦公平臺進行。訪談結果結合文獻基礎,為本研究的完成起到了促進作用。訪談對象名單見表1。
表1 訪談名單
中學體育訓練是中學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應該受到社會、學校、教師和家長等的全方位關注,這對體育訓練活動的順利開展和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都具有積極的意義。具體來看,中學體育訓練的價值和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多個方面。
中學體育訓練的內容很多,有籃球、足球和排球等大球類集體項目,也有田徑、游泳和網球等個人項目。加強中學體育訓練工作,需要結合各個項目的特點及學校體育工作的需要,采取切實可行的訓練方式,這樣才能夠更好的培養(yǎng)人才。掌握多個項目的運動技能,并不斷提高技術水平,可以促使學生形成終身體育的觀念和習慣,從而從根本上解決中學生體質健康差的問題,這對他們今后參與體育運動和訓練,以及投入到繁重的工作和生活之中都是具有積極作用的。
中學體育訓練全過程中,體育教師要根據學校對體育科目的總體要求,再結合實際的訓練情況即學生的運動能力、身體素質基礎水平和興趣愛好等制定行之有效的訓練方案。不同的運動項目可能還需要制定專項化的訓練方案,同時還需要體育教師加強對訓練重難點的把握,以幫助學生逐漸養(yǎng)成科學鍛煉的好習慣。除此之外,體育教師的的專業(yè)化也可以加強學生對體育訓練科學化的認識,從教師身上學到很多非體育領域的知識。如,鉛球的拋物線原理可以運動到物理學的知識,這種科學化的認知不僅可以強化學生的科學鍛煉習慣,還可以豐富其知識面。
中學階段是青少年學生發(fā)展各項身體素質的關鍵時期,也是競技體育人才培養(yǎng)體系金字塔最底部的基礎環(huán)節(jié)。在中學體育訓練中可以充分發(fā)揮青少年競技體育的優(yōu)勢,從眾多優(yōu)秀的體育后備人才中挑選具備運動天賦和提升空間的學生進入專業(yè)隊訓練,以實現體育教育向競技體育的成果轉化。中學體育訓練本身就是落實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培養(yǎng)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是實現體育強國的有利保證。
我們看到中學體育訓練帶給個人、社會和國家都有積極的意義,這是可喜可賀的。但是我們仍然可以看到新時期中學體育訓練中存在著訓練手段、方案不夠合理,訓練工作的安排不夠到位等問題制約了中學體育訓練工作的開展。存在的這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根據訪談,中學體育訓練中,很多項目都出現了訓練目標不夠明確。常常表現為不知道訓練是為了誰,不知道訓練設計是為誰而準備的。一些中學體育教師專業(yè)水平不足,特別是在一些小眾類項目中教師自身不是本專業(yè)出身,在項目專業(yè)背景上缺乏一定高度,這就導致體育教師對目標的把握不夠明確,嚴重制約了體育訓練的效果。
中學體育訓練雖然不如高校的高水平隊和各省市專業(yè)隊的訓練水平高,但是規(guī)范化和科學化的訓練也是中學體育訓練的必備要求之一。但是研究者通過訪談發(fā)現,很多學校在體育訓練上缺乏一套科學的、系統(tǒng)的訓練大綱,大多數體育教師都是采用經驗式訓練法,沒有一套詳實的訓練方案,更談不到按照方案嚴格執(zhí)行訓練計劃。訓練方案制定與設計的缺陷也受場地設施、經費等因素的制約,使得一些較好的訓練手段無法付諸實施。
前面提到中學體育訓練在訓練方案上缺乏科學性,其訓練的內容設計也是較為枯燥。很多體育教師僅是使用傳統(tǒng)的輸出式即“單項灌輸式”的方式進行體育訓練活動,學生們在這種僅有輸入少有輸出的環(huán)境中不能夠很好的融入到體育訓練中去。例如,在籃球訓練中過分的強調基本功的動作練習,不深入的將這些動作進行動作模式轉化以應用到實戰(zhàn)訓練中。這樣就沒有深度的挖掘學生們對籃球技能的把握,學生僅僅在訓練中單項吸收了幾個花式動作。
中學體育訓練的內部環(huán)境主要指的是硬件設施、師資隊伍、資金投入等,很多非發(fā)達省份地市區(qū)的經濟發(fā)展中制約了當地政府的教育投入,很多學校在體育設施配備上還不夠齊全。還有就是教師待遇問題很難吸收新鮮的具備小眾項目背景的體育教師的加盟,這也是制約中學體育訓練的內部因素之一。除此之外,以學校、所在區(qū)、省市為范圍的訓練競賽體系的缺位是中學體育訓練的外部環(huán)境不達標的主要表現。很多中學生刻苦訓練,體育教師和學校也在體育訓練上投入了很多的人、財、物,但是學生沒有辦法將自己所學所練在競技場上進行展示和提高,這也是制約當前中學體育訓練的一大因素之一。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人們生活質量的提升,日常的生活已經發(fā)生了較大的改善,但是一些傳統(tǒng)的思想也一直橫行于我們的社會之中,仍然作為弊病影響著社會的正常運行和發(fā)展。社會當中很多人認為社會的快速發(fā)展來給了孩子較大的學習和未來生活的壓力,所以認為學生們應該拿出更多的時間以用于學習,進而提升自己在未來社會中的競爭優(yōu)勢。長此以往,學生們參與體育訓練的時間把壓縮,其“終身體育”、“體育是良藥”等觀念就會被逐漸的淡化。
在另一方面,科技的進步導致了眾多的高科技開始被廣泛的應用于社會之中。手機成為了新時期每個中學生甚至是每個人必不可少的一個工具,很多學生因為手機的便捷性和娛樂性便貪戀上了網絡手游,不愿意花時間參與到學校組織的體育訓練中,或是在體育訓練中沒精打采,應付了事。
從學校層面來講,影響因素主要有觀念和自身實力兩方面。首先,很多學校的領導層并不重視體育訓練,認為學校只要開足體育課程滿足新課標下對體育課程的最低限度要求即可,體育訓練是不必要的,也是累贅的。作為學校領導者,將體育訓練看做是影響學校完成學業(yè)進步指標的不利因素,認為以體育訓練為首的課外活動可能會降低學校整體的學習氛圍和升學率,因此造成了我們看到的體育訓練的形式化現象。
從另一方面來看,學校自身的自身實力也就是辦學條件也是學校層面影響中學體育訓練的一個重要因素。很多學校的領導和教師都對體育訓練較為重視,可以無奈于經費不足、專業(yè)師資匱乏和訓練場地不夠等因素,限制了學校體育訓練的開展。觀念和辦學條件成為了學校方面的因素嚴重制約了中學體育訓練,這是高層決策者和政策制定者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上級部門最有可能緩解和解決的制約因素。
家庭是學生的第二課堂,父母手握第二課堂的教鞭,近年來家庭教育越來越受到社會各方面的關注。因此,家長對中學生參與體育訓練的態(tài)度影響到學生能否以一個較好的狀態(tài)投入到其中。很多家長把家庭經費預算投入到了孩子的課外文化課輔導班上,以及其他文藝類的興趣班上,認為體育鍛煉帶給孩子的短期收益不夠明顯。此外,孩子的文化課成績也會影響家長對孩子是否參與體育訓練的態(tài)度,一旦學生在文化課成績上出現波動,就會阻止學生參與到體育訓練之中。
開展中學體育訓練首先需要明確的是訓練的目標,結合學校的各項要求對學生的學習進行指導。目標在制定過程中,應該結合新形勢下教育和體育部門對學校體育工作的要求,以及新課改的要求,更好的指導中學體育訓練。訓練目標也需要和中學生興趣愛好以及自身的身體條件相匹配,這樣可以將體育訓練目標的功效最大化的實現,逐漸培養(yǎng)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好習慣。
結合體育訓練目標,在根據學校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訓練方案,使之科學、系統(tǒng)、合理,能夠幫助學生取得更好的訓練效果,進而提升自己的運動表現。在訓練方案的完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到一些內外部環(huán)境因素,確保方案能夠最大化的應用到訓練場上,以提高訓練水平。
中學體育訓練的內容豐富多樣。學校要根據自己的辦學水平和學生們的興趣愛好設計不同的訓練項目以供學生選擇,這樣可以保證每一位學生在參與體育訓練的時候都是具有主觀能動性的。除此之外,訓練內容的選取也要符合學校安全工作的要求,一些高危項目在訓練時要慎重。但并不意味著這些項目就完全放棄,學校安全部門和體育教師可以針對訓練內容的安全性進行深刻的論證,以保證體育訓練內容選取在滿足豐富化的同時不失科學性。
學校的訓練條件需要上級部門和學校領導層的共同努力才能得到改善。從政策方面,雖然國家已經出臺了較多的政策的法規(guī)用于學校體育訓練的保障工作,但是還有相當一部分學校沒有受惠于這一政策。所以各級部門要抓緊落實政策,學校管理層要從觀念和辦學條件兩方面堅強對中學體育訓練條件的改善,切實履行好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