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zhí)┥?/p>
(山西興新安全技術服務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24)
氨的最佳生產對發(fā)展中國家至關重要,因為這些國家的經濟主要依賴于農業(yè)。幾種含氮化合物,如尿素、硝酸、肥料、炸藥、藥物、聚合物和冷卻劑可以用氨生產[1-2]。氨合成工段被認為是化肥廠的心臟,氨合成反應器是該工段的主要組成部分。尿素的最佳生產方式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氨的有效生產方式,它是通過氣體氮(從空氣中收集)和氫氣(從天然氣中收集)之間的反應,按照Haber-Bosch工藝生產的。傳統(tǒng)的氨產品反應過程包括合成氣體的生產、將氣體壓縮到所需的壓力和反應器中氨轉化的合成回路[3]。
多床徑向流轉爐的設計是由Topsoe作為技術許可方首次引入的,與其他已知技術相比,該設計提高了每道轉爐的轉化率。Topsoe S-200型氨合成轉爐是一種雙床徑向流轉爐,催化劑床層有間接冷卻功能。自1976年引進S-200型轉爐以來,它比任何其他轉爐設計在氨廠使用的都多,全球安裝了130多個轉爐[4-5]。
因此,本研究集中在氨的反應器部分的合成回路中,優(yōu)化了床層長度,設計了壓力容器和支撐測量,并根據實際化肥行業(yè)的數據評估了壓力降。最后,將優(yōu)化后的模型參數與實際工廠數據進行了比較。
對于已知的物料平衡數據,需要的催化劑床的數量和每個床的長度進行了優(yōu)化,其中需要床層內部熱交換器。
在設計壓力容器之前,需要考慮的參數包括安全系數、最大安全操作溫度和壓力、結構材料、腐蝕余量和最小設計溫度(用于脆性斷裂)。選擇合適的材料是必要的,目的是為了安全地處理極端情況。
壓力容器設計需要考慮的因素包括材料的選擇、容器壁厚計算及容器封頭厚度計算。
圓柱和其他類型的容器需要支撐來承受其自重、風力和地震荷載所產生的彎矩的極端條件。立式容器一般由裙邊、托架和立柱支撐。選擇合適的支架類型取決于高度、直徑、可用的地板空間和位置的方便程度。
壓力容器設計需要考慮的因素包括:支架的選擇、厚度計算。
流體穿透床層時的壓降被認為是設計中最重要的參數之一,Ergun首次提出了壓降計算的關系式。然而,文獻中大量關聯是基于Ergun關聯建立的。本研究采用Ergun相關法。
通過對合成反應器的建模,得到了反應溫度、轉化率、反應速率和平衡常數的分布?;谏鲜鰠档哪P蜏y試在每個床層的末端完成,因為通常在床層長度上得不到工業(yè)數據。
建模步驟和關鍵點,如下所示:
1) 考慮了一維坐標隨體積流的變化;
2) 由于工業(yè)規(guī)模下流體的速度非常高,因此忽略了質量和熱量的滲透;
3) 壓強和密度是恒定的;
4) 催化劑表面濃度、溫度和氣體體積相等;
5) 徑向的熱梯度和濃度梯度可以忽略不計;
6) 通過一個系數將催化劑穿透阻力、溫度梯度和催化劑內濃度的影響納入方程。
按照第二章節(jié)所提出的方法,對數據進行建模設計,氮氣沿氨轉爐的單道轉化率為23.8%。
從圖1中1號轉爐床的轉化曲線可以看出,在15 m長度后,轉化率明顯降低。反應速率曲線也得到了相同的結果,反應速率在15 m后降低。因此,15 m的轉爐床將適合于第一層床。第一個轉爐的溫度為19%,第一個床層入口溫度為360 ℃,出口溫度為442 ℃。
從圖2中第二轉爐的轉化率曲線可以看出,7.5 m長度后,轉化率明顯下降,此時轉化率達到了23.8%。從反應速率曲線上也可以看出,7.5 m后,速率即將降低。因此,7.5 m的轉爐床將適合第二床。入口的溫度第二床是377 ℃,出口溫度是397 ℃。
圖3是轉化率和氨平衡與溫度的關系。圖4為沿床層長度的轉化率和溫度分布。從圖4可以看出,當第一層床層長接近15 m時,由于放熱反應提高了反應混合物的溫度,轉化率呈下降趨勢。為此,采用層間換熱器進行了試驗研究。
圖2 A)轉化率B)溫度C)平衡常數D)反應速率曲線
圖3 轉換率和平衡常數與溫度的關系
圖4 沿床層長度的轉化率和溫度分布
壓力容器設計的相關數據如下:設計壓力為15.2 MPa,工作壓力為13.76 MPa,設計溫度為370 ℃,腐蝕余量(封頭/外殼)為1.6 mm,絕緣厚度為100 mm,內徑為3 000 mm,外徑為3 224 mm,安全系數為1.5。
橢球頭、半球頭和球面頭是壓力容器盤形封頭的三種類型。球體是頭部的理想形狀,因為容器內的壓力在頭部表面平均分配。頭部的半徑等于容器的圓柱形部分的半徑,因此,選擇半球形封頭進行設計。
壓力容器支承在氣缸上,直接焊接在底部封頭上。裙邊由各種用于出口噴嘴和人孔的切口組成,如圖5所示。裙邊不僅允許容器在工廠中放置在要求的高度,而且允許與民用基礎進行適當的螺栓布置。裙部的圓柱形殼體是根據船舶自重、風荷載和地震荷載的應力組合而設計的,裙邊的厚度是均勻的,并被設計為能夠承受最大的拉伸和壓縮應力。
圖5 圓柱群支撐示意圖
將模型氨合成反應器出口組成和床層溫度與表1中實際化肥廠數據進行了比較??梢钥闯觯诎睔獾某隹诔煞种?,模型預測與工廠數據的最大偏差為5.56%。因此,本研究建立的模型與裝置數據吻合較好,可用于氨轉爐的模擬研究。在床層溫度上也得到了類似的、可接受的結果。在模擬研究中,一床和二床入口溫度保持恒定。二床出口溫度偏差最大,為6.29%。然而,壓降與實際工廠數據有15%的偏差。因此,可以認為預測的模型非常接近工業(yè)廠房實際值。
表1 工廠數據與模型結果的比較
本文為設計氨合成反應器,建立了一維擬均勻模型,從氨轉化器物料和能量平衡的基本原理出發(fā),對催化劑床層內的轉化率和溫度變化進行了預測,在預測了床層長度的基礎上,對壓力容器設計、裙邊設計和反應器沿程壓降進行了研究,與工廠數據進行了比較,得到了較滿意的模型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