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鳳瀟
(晉能控股煤業(yè)集團四臺礦,山西 大同 037003)
某礦9號煤層位于太原組下段,與下層K4距離11.20 m,煤層平均厚度為6.5 m,煤層結構比較簡單,內部含有0層~1層矸石,巖性是泥巖,底板的巖性是灰黑色砂質泥巖,頂板的巖性是深灰色泥巖,井田內的煤層比較穩(wěn)定,屬可開采煤層[1]。
9號煤層的煤層底板標高是+770 m~+810m,由于煤層內的頂底板巖性是泥巖,巖性比較軟,遇到水后使泥巖變軟,出現頂底板底鼓現象。煤層附近有250 m左右的埋深煤層,在工作面內布置主副井斜井井筒[2],整個開拓過程要確保巷道圍巖的穩(wěn)定性,確保井底車場的水平標高與軌道大巷的水平標高一致,維持在+754m。
充分考慮生產系統(tǒng)與井下開拓方式的要求,根據井筒與大巷的相對位置,以節(jié)省工程量為原則,堅持調車方便,將井底車場設計為水平車場,井底車場使用30 kg/m的鋼軌,軌道的軌距是600 mm。主要是運輸矸石、設備和人員,輔助量較少,因而滿足輔助運輸的要求。
根據井底車場的布置情況,在主立井井底巷道的對面設有消防器材庫,在副立井井底附近設有主變電所、主排水泵房以及水倉。將液壓支架、采煤機等大型開采設備分別安裝在井下,考慮到井下運輸,在井底車場不安裝硐室。
9號煤層井田的東西走向長度約1.1 km~4.0 km,南北走向長度約2.6 km~4.5 km,總開采面積為12.50 km2,煤層平均傾角為9°。在井田內布置一組大巷,主要包括回風大巷、膠帶運輸大巷以及輔助運輸大巷,對工作面進行布置時,要沿著煤層傾斜的方向,南北大巷東側在井底車場和聯(lián)絡巷的作用下,與主副井連接[3]。
對工作面進行開采時,采用雙巷布置,區(qū)段內尾巷超前回風大巷,便于觀察煤層的變化情況,有助于輔助大巷的運輸和排水,在采區(qū)含有大量瓦斯氣體且走向長度比較長的區(qū)段,使用雙巷掘進布置,可以有限保證開采的安全性,提高通風效率。在一次采全高中,采用傾向長壁采煤法,運輸順槽和回風順槽都設在煤層中,其中,運輸順槽作為主要運輸煤的通道,在其內部安裝膠帶輸送機及軌道,便于運輸煤和行人,必要時進行移動變電站的轉移,在回風大巷內部安裝軌道,便于運輸煤,在輔助大巷安裝絞車,使用絞車提升來輔助運輸。運輸大巷和回風大巷的斷面圖如第157頁圖1、圖2所示。
由于工作面內煤層厚度較大,一次采全高的工作量較大,推進速度慢,為了提高原煤的塊煤率,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能力,提出采用煤層爬底板采煤機進行煤炭開采,采用俯偽斜長壁式開采方法[4],由東向西沿工作面向前推進。在采煤過程中,按照滾筒采煤機螺旋割煤→刮板輸送機運煤→液壓支架支護頂板→刮板輸送機移架→打密集回柱的工藝進行,在頂板出現破碎時,要先對頂板進行支護,再依次進行。落煤時使用的是單滾筒爬地式采煤機,其中,滾筒的直徑是800 mm,截割深度是750 mm,采高是800 mm。
圖1 運輸大巷斷面圖(mm)
圖2 回風大巷斷面圖(mm)
綜合分析礦井的開采條件,使用MG100-TP型的采煤機,將單滾筒固定在采煤機的側面,電機牽引時使用錨鏈進行牽引,沿著煤層的傾斜方向,爬底板在煤壁上來回穿梭進行割煤,在螺旋滾筒的作用下,將煤裝入裝煤機構中,再轉至運輸機,電機的兩端分別連接牽引部和截割部,功率比較大,且機身的強度有保證。采煤機的機身在底板上,使用這種采煤方式,對支護和運輸等設備的要求較低,采煤機的主要參數表如表1所示。
表1 MG100-TP型采煤機技術參數表
運輸大巷使用的輸送機及其主要技術特征如表2所示。
表2 工作面及運輸巷運輸設備技術參數表
通過使用這些配套設備,大幅度減輕了工人的勞動強度,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確保了采煤作業(yè)的連續(xù),增加了塊煤率,為企業(yè)創(chuàng)造了經濟效益。
考慮煤層的賦存以及頂底板的巖性情況,根據采煤工藝,結合現有的支護設備,對工作面采用單體液壓支架和木頂梁進行聯(lián)合支護,由于煤層頂板比較容易垮落,在移架后,對頂板采用全部垮落法進行控制。采用單體液壓支架,其可支撐最大高度為630 m,伸縮行程可達180 m,工作阻力為250 kN,額定工作壓力為60 MPa,每個液壓支架之間留有0.8 m的距離,每根液壓支架的支護密度為0.287 2。
運輸大巷和回風大巷共同組成回采工作面,工作面采用后退式回采方法,從井田邊界向東翼大巷方向進行開采,在運輸大巷間留設15 m放水煤柱。
為了提高原煤的塊煤率,提高開采效率,通過分析某礦9號煤層的地質概況以及開采開拓方式,確定采煤工藝的關鍵環(huán)節(jié),結果如下:
1) 采用俯偽斜長壁式開采方法,選擇采煤機及支架等設備型號,在回采過程中,對工作面采用單體液壓支架和木頂梁聯(lián)合支護的方式進行支護,工作面頂板由于容易垮落,采用全部垮落法進行控制。
2) 通過對采煤工藝關鍵環(huán)節(jié)的分析,確保了采煤作業(yè)的連續(xù),增加了塊煤率,為企業(yè)創(chuàng)造了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