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尚榮
那是一灣平靜的小溪,碧藍碧藍的,十分溫和。日夜順著弧型的溪床緩緩地流著。這里有一個幽深的小潭,兩岸的陡峭石壁,為小潭平添了幾分神秘。溪水在潭上陡然折斷,整個兒從幾十米高處直瀉潭中,形成一掛天然瀑布。瀑流雖不算宏大,可纖柔.輕盈,象一條玉帶,舒舒展展地飄拂在峽谷之間。瀑布后面是個石洞,洞寬約六十平米,其中石桌,石凳,石柱無不具全。因而,人們親切地稱它:“大高洞”。洞下潭水深不可測。瀑布瀉下,激起無數(shù)水花,似串串珠玉,發(fā)出金屬般的脆響。這飛珠濺玉的聲響與瀑流瀉下的轟鳴,形成天然和音,在靜幽的山谷回旋激蕩,響徹數(shù)里之外。潭水向東而去,注入釜溪河,一座三面環(huán)水的小山迎潭而立,山上果木蔥郁,遠望如一堆飄忽在潭中的綠影。若遇薄霧籠罩,若隱若現(xiàn),有如仙景一般。----這就是遠近聞名的“花果山”。
若干年來,釜溪河象母親一樣,用她那甘甜的乳汁孕育著兩岸的兒女??蓮墓胖两瘢哆叺膬号畟円恢备F得叮當響。據(jù)說,康熙年間岸邊出了一位秀才,雖然沒有驚天偉地之才,卻是遠近唯一的才子。逢年過節(jié),家家戶戶都請他寫春聯(lián),秀才卻千聯(lián)一律地寫道:
年年如此,家家如此,似乎這就是定規(guī)。看似荒唐,可聽老人們講,這對聯(lián)中還有一個神奇的故事。
有一年,天下大旱。整整一年沒有下場大雨。河岸泥土硬若石塊,田中裂縫盈尺,村民流離失所,尸殍遍野。于是,人們商量著引潭水灌田。祖先遺訓:后世子孫不得用潭水灌田。管他呢,人都餓死了,還能更糟嗎?于是,幾十架水車從潭邊一直架到山頂,蜿蜒曲折,猶蛟龍飲水,那陣勢簡直沒法形容。人們不停地車啊,車啊.......。七天七夜,歇人不歇車。這天晚上子夜時分,潭中忽然躍起一團紅光,繞潭三周,然后,落在一塊石頭上,人們驚得目瞪口呆:只見一只全身金光閃閃的大公雞在大石上引頸一叫,喔.....喔........。緊接著小潭深處傳出:嗡...嗡鐘響。剎時,電光閃閃,雷聲隆隆,傾盆大雨遮天蓋地而來。頓時山上的水,上游的水,天上的水一起涌入潭中,車水的人們尚未轉(zhuǎn)過神來,已被洪水卷走。這大雨下呀,下呀......七天七夜。幾十人被洪水沖走。從此,人們相信了祖先的遺訓,不再車潭水灌田了。故事一代代傳下來,就連我這河邊長大的孩子,也從不敢下潭游泳,更不敢攀石進洞了。
多少年過去了,人世滄桑,河兩岸的鄉(xiāng)親父老用他們松樹皮般的大手,頑強的生活著??扇舾赡陙?,還是河水依舊,深潭以她不變的姿態(tài)展現(xiàn)在祖父.父親.兒子.孫子面前,默默地沉積著兩岸人民的酸甜苦辣和純樸。
潭水,還是從前那么神秘,使人難以透視。此刻,我又想起了秀才的對聯(lián)和那古老的傳說。我奇怪:這金雞為何多年不叫呢?難道它不知道釜溪河兩岸需要下一場暴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