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沅珍/甘肅靖遠縣職業(yè)中等專業(yè)學校
高中語文教學和義務教育時期的教學之間有著明顯的差異性,在此時期學生的學習以及課程要求等方面均產(chǎn)生了明顯的變化,而在此情況下,若想保障學生的學習成效,提高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那么就應針對高中語文教學的真實情況,運用有效的教學方式開展教學工作,而在不斷實踐之中能夠發(fā)現(xiàn)“積分法”,能夠作為提高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一項重要方式,可在課堂教學之中良好應用此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能夠在高中語文課堂的學習之中更為充分的掌握語文知識。
在高中語文教學之中,運用“積分法”的理論基礎即為人文主義理論以及自我效能感理論。前者主要指的是注重于興趣以及情感等方面的因素,強調(diào)以學生為核心,重視于培養(yǎng)學生的相關能力及素質(zhì),而后者則主要指的是個體對于特定目標的達成,在采取一系列行動時的信念、感知、以及信心等方面,強調(diào)于在學習期間讓學生保持高度的自信,并善于運用良好的學習方式進行學習,以燃起高中生的自我效能感,讓學生能夠進行更為主動的學習,上述兩者均極為注重于個人信念和主觀能動性?!胺e分法”強調(diào)于提高學生在課堂學習之中的主動性,讓學生能夠為了獲得積分在課堂之中努力學習,此種方式的應用能夠激發(fā)高中生的自我效能感,同時也能夠切實彰顯出高中生在語文課堂中的主體地位,且也可提高高中語文課堂教學工作的開展效率。
高中語文教學相較于小學及初中的語文教學來說有著顯著的不同,對于高中語文教學來說,則強調(diào)于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運用語文知識的能力,以及探究意識、審美能力等方面,注重于推動學生的日后發(fā)展。在高中語文教材之中的知識內(nèi)容明顯減弱,但對于高中生的學習能力及素質(zhì)等方面的要求則變得更為嚴苛。除此之外,從試卷中的命題也能夠了解到高中語文教學的重點以及難點,不但強調(diào)于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水平,也強調(diào)于提高學生的語文寫作水平,所以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之中,應以高中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理解水平,認知能力以及語言組織能力等方面的進步作為課堂教學的關鍵點。而在應用“積分法”這一教學方法后,則恰利于達成上述目標,提高學生在語文課堂中的參與程度,在不知不覺之中來提高學生的相關能力及素質(zhì),從而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學生的日后發(fā)展。
對于高中階段的學生來說,其在身心發(fā)展方面有著顯著的個人特征,而若能夠了解到學生身上所具備的特征,那么則利于保障教師對于教學方式的正確性選擇,也能夠確保學生掌握到正確的學習方式。具體來說,由于高中階段的學生在智力發(fā)展層面的辯證性思維力獲得了明顯提升,且也具備一定優(yōu)勢,如學生的記憶力往往較強,想象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能力的發(fā)展也較為良好。對此,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之中,若能夠良好應用于“積分法”,那么則尤為利于發(fā)掘?qū)W生的智力方面因素,明顯提升學生的學習質(zhì)量與效率。而以非智力方面的因素來說,由于高中階段的學生有著較強的自尊心以及自信心,在此階段的學生渴望獲得他人的尊重與關心,所以迫切想要通過自身的不斷努力,來和諧自身和同學以及教師之間的關系,而若能夠應用“積分法”,則能夠通過直觀分數(shù)的表現(xiàn)形式來展現(xiàn)出學生在語文課堂學習之中的相關表現(xiàn),而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努力程度也會因此而獲得進一步的提高。
應用“積分法”的主要目的在于提高學生在語文課堂中的參與程度,增強其自我效能感,然此方式在應用階段卻不乏存在主動性較高的學生更為主動,而主動性較低的學生更為被動的現(xiàn)狀,且還有個別高中生會抵觸與厭倦這種方式。而導致上述狀況產(chǎn)生的主要原因和小組成員分配不當,以及分值差距相對較大等因素之間存在著極大的關系,本質(zhì)原因則在于未能充分衡量與明晰學生之間所存在的個體化差異,進而則難以發(fā)揮出“積分法”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之中的重要作用,也會影響到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成效。而針對上述情況,在現(xiàn)階段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之中,教師在應用“積分法”的過程中,則應善于尊重學生之間所存在的個體化差異,對學生之間進行科學性分組,對此,教師要做到認真觀察與了解每名學生,了解內(nèi)容主要包括學生的理解能力,學習成績以及個人性格特征等,而后再以此為基礎,對學生進行科學分組,確保各個小組之中成員的語文學習能力能夠相當,且性格之間還能夠做到互補,這樣則能夠明顯增強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競爭意識,提高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主動性。
例如,在開展《荷塘月色》一課的教學工作時,教師則可充分應用“積分法”來進行教學。針對本節(jié)課內(nèi)容,教師需針對學生之間所存在的個體化差異,對學生進行科學分組,讓學習能力以及理解能力較為相當?shù)膶W生為一組,并對于《荷塘月色》一課的相關內(nèi)容進行深入探討,而通過最終的探討結果來獲得相應分值,這樣不但能夠提高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主動性,還能夠提高學生的自我效能感,使得高中語文課堂教學工作的開展更具有效性。
以當前“積分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情況來看,還應完善相關板塊的模式,特別是在語文課堂教學之中的問題回答和故事分享板塊。在課上回答相關問題時,有個別學生過于主動和積極,所以會致使課堂教學的紀律性較為混亂,致使其他學生難以進行有效性的思考,而面對此情況,教師在設計問題時還需確保問題設計的簡潔性,不可較多,一般來說提出兩個問題即可,并且還須做到認真篩選問題,確保問題提出具備價值性,也能夠讓小組之間進行合作性探析,在回答問題之前應先舉手,而后由教師指定某名學生進行問題的回答,如此不但利于確保課堂紀律的良好性,也能夠為學生預留出充分的思考及探究空間,讓每名學生均能夠參與至課堂學習之中。而以故事分享來說,則應做到確定好每周的故事主題,對于分享故事的學生來說也應提前加以指定,在完成分享之后,還應以書面的形式加以展示,讓其他同學對此進行記錄,這樣也能夠使每名小組成員均具備參與課堂學習的機會,還能夠使得學生高效性整理相關素材,提高學生的學習質(zhì)量。而在上述過程之中,也能夠切實凸顯出“積分法”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之中的運用價值,達成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重要目標。
例如,在開展《我有一個夢想》一課的語文教學時,教師則可充分利用于“積分法”,并追求高效課堂,優(yōu)化教學模式。針對本節(jié)課內(nèi)容,教師應提前做好課前準備工作,為學生合理設計課堂問題,如你的夢想是什么?文中主人公為何要堅持自己的夢想?以通過上述問題的提出來促進學生的探究與思考,讓其通過自身的努力來獲得分值,而學生在上述過程之中,也能夠始終保持對于語文學習的高漲熱情,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成效,達成學生的學習目標。
在高中語文教學之中運用“積分法”時,還需做到嚴控積分過程,優(yōu)化監(jiān)督管理。具體來說,未能保證作業(yè)完成質(zhì)量、默寫時作弊以及分數(shù)統(tǒng)計不嚴格等問題的產(chǎn)生原因均在于教師在積分期間未能夠?qū)Υ诉M行良好的監(jiān)督和管理。在背誦文章后,也往往讓學生進行自主性的默寫或是檢查,未能夠?qū)ι鲜鲞^程進行監(jiān)督。所以針對上述問題,對于高中語文教師來說,務必要做到嚴控積分過程,強化監(jiān)督管理。對此,一方面教師應做到檢查學生的背誦情況,保障小組之間競爭的有效性,另外教師還能夠采取抽查的方式,來了解學生的背誦情況,在此期間若發(fā)現(xiàn)學生存在作弊的情況,那么則應對此進行嚴肅性處理。另一方面還需制定作業(yè)檢查的相關標準,劃分分數(shù)等級,對于抄襲情況也應進行及時處理,并扣除分值,以便通過上述方式,讓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學習習慣,如此不但對于學生現(xiàn)階段語文學習極為有利,對學生的日后發(fā)展來說也極具促進性。
例如,在開展《故都的秋》一課的教學工作時,教師若想良好應用“積分法”,那么就應做到嚴控積分過程,強化監(jiān)督管理,針對本節(jié)課內(nèi)容,教師應了解學生背誦本文內(nèi)容以及完成本節(jié)課作業(yè)的情況,如發(fā)現(xiàn)在上述過程中存在問題,那么則應在第一時間加以處理,并在積分方面上有所體現(xiàn),以通過上述方式來促進學生深入掌握《故都的秋》的相關知識,同時也能夠提高學生在語文課堂學習中的積極性,強化學生的自我效能感。
劃分分值不夠合理,積分周期相對較長,也為在高中語文教學之中應用“積分法”時所存在的典型問題,而針對于上述情況,教師則應做到合理劃分分值,縮短積分周期,以便通過此方式來更好的發(fā)揮出“積分法”在高中語文教學之中的作用。對此,一方面教師應防范長久積累分值而產(chǎn)生趕超的情況,應充分衡量相關板塊的積分頻率、以及難易程度等方面,而后針對真實情況來科學劃分積分等級。另一方面以積分周期來說,若以開學至期末作為一個周期,那么則會致使積分周期過于長,進而就會影響到學生的主動性以及積極性,而針對此情況,就應做到縮短積分周期,劃分為幾個階段來加以獎懲,如以每周為一個階段、或是每月為一個階段,這樣才能夠使學生長久的保持積極性,在課堂學習之中不斷加以努力。
總而言之,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之中應用“積分法”,能夠產(chǎn)生顯著的教學成效,而對于高中語文教師而言,就應積極探索“積分法”在實際教學中的應用方式,以更好的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強化學生的自我效能感,推動學生的長遠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