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用不了一次電梯,卻要按月繳費,合理嗎?
從獨門獨戶到20 層小高層,大家的居住方式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和過去相比,也確實便捷了不少。尤其是小高層,有了電梯的存在,出門回家都不用跑腿。
和過去的老式小區(qū)相比,小高層雖然居住面積少了一部分,但是這些公攤面積,尤其是電梯面積的增加,對于住戶來說其實是有好處的。尤其是上了年紀的人,進出門也愈發(fā)方便。而且有了電梯,裝修也會更加方便。
既然電梯有這么多好處,為何小高層的住戶還會出現“抵制”聲音呢?
爭來爭去還是和“錢”字離不開關系。眾所周知,大家在城市里買房,小區(qū)里都會提醒你交物業(yè)費。有些物業(yè)費是一年一交,有些是一個月一交。而住在高樓層的住戶,支出的費用會多出一筆:電梯費。
正常情況下,使用電梯交電梯費,這本是沒有任何爭議的事情。但廣州某小區(qū)德叔卻頗有怨言。原來德叔的家就在一樓,平時根本不需要乘坐電梯,卻要每個月付錢分攤電梯物業(yè)費?!白∫粯且惨浑娞葙M,這是什么道理?”
那么,家住一樓平日無需使用電梯,可以不繳納電梯費嗎?
律師點評:
繳納電梯費不分樓層
電梯是屬于小區(qū)共有的部分,每個人都有維護電梯的義務,不能以不坐電梯為由拒絕履行維護電梯正常運行的義務。
我國民法典規(guī)定,業(yè)主對建筑物專有部分以外的共有部分,享有權利,承擔義務;不得以放棄權利為由不履行相應義務。由此條法律規(guī)定可以看出電梯與小區(qū)內的花草樹木、路燈、噴泉等一樣,都是屬于全體業(yè)主共有的,并且電梯運行服務不會因為一樓的住戶不乘電梯,電梯的運行維護成本就會有明顯降低,所以一樓住戶應該與其他樓層住戶一樣承擔電梯費。
另外,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物業(yè)服務糾紛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六條規(guī)定,物業(yè)服務企業(yè)已經按照合同約定以及相關規(guī)定提供服務,業(yè)主僅以未享受或者是無需接受相關物業(yè)服務為抗辯理由的,人民法院則對業(yè)主的理由不予支持。
居民對待特定共有部分的權利和義務
建筑物共有部分不只電梯一個,還包括外墻、樓頂平臺、走廊、地下空間等許多部位。就特定業(yè)主而言,對于有的共有部分所獲得的收益要大于所支付的成本,但對于有的共有部分所支付的成本大于所獲得收益。由于建筑物的共有部分很多,就特定業(yè)主而言,不可能完全量化對每一部分所獲得的收益和所支付的成本,更多情況下只能將全部或大部的共有部分所能獲得的收益和所需支付的成本分攤,才能實現整體的公平。舉例而言,樓頂平臺具有放置太陽能熱水器、晾曬物件、運動等諸多作用。
因此,建筑物共有部分之間、專有部分和共有部分之間是相互關聯、密不可分的,權利和義務的享有和承擔需進行全方位的衡量,而不應完全就事論事,將其割裂開來。當然,為了減少糾紛,提高交易效率,我們應該支持盡量按照比例原則來使業(yè)主享有權利、承擔義務,從而實現最大限度的公平。
掃碼點單,是方便顧客還是添堵?
你經歷過的手機掃碼點餐是怎樣的?
北京市民王女士介紹,不久前她到位于西單商場的某餐廳就餐,進入餐廳后,半天都沒有服務員上前招呼。王女士主動走到前臺,要求點餐,服務員這才指著桌上的二維碼說手機掃碼點餐?!拔铱梢允褂貌藛螁?”王女士的問題得到了否定的答案,店員表示店內沒有紙質菜單,只能使用手機掃碼點餐。
“這讓我感到很吃驚,這不是強制使用嗎?如果一個沒有手機的老人來就餐該怎么辦呢?”盡管覺得不滿意,王女士還是拿起了手機掃碼,進入點餐小程序,首先拋來一個“請求”——申請獲取你的昵稱、頭像、地區(qū)及性別等并要關注其公眾號。接著需要注冊會員,輸入手機號、生日,關聯你的支付信息后,終于可以打開菜單開始點菜。
實際上,王女士的點餐遭遇正在成為普遍現象。有媒體記者在走訪中發(fā)現,強制掃碼行為在全國各地屢見不鮮,不少商家光明正大地貼出二維碼,要求消費者必須掃碼點餐。
本想安靜地吃頓飯,卻被收割個人信息,一次美食盛宴卻變成暴露個人隱私信息的可怕經歷。同樣的事情,還發(fā)生在健身房、KTV、奶茶店、網上購物等各種生活場景中。在“一碼”通行的當下,個人隱私真的無從隱藏了嗎?
律師點評:
掃碼點餐不應成為“單選題”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規(guī)定,消費者享有自主選擇商品或者服務、公平交易及對所購買商品知情的權利,且經營者不得以格式條款、通知、聲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費者權利的規(guī)定。餐廳要求掃碼點餐甚至不提供紙質菜單的行為,一定程度上侵害了消費者對服務方式的選擇權。
同時,部分掃碼點餐會使消費者只能關注或綁定經營者的公眾號或小程序,被動授權經營者獲取其個人信息,而掃碼后才能瀏覽菜品與價格,是經營者設定強制性、不公平、不合理交易條件的行為,侵害了消費者的公平交易權和對商品的知情權。
消費者有權拒絕掃碼點餐
對于手機掃碼注冊等存在隱私泄露的風險,經營者使用餐廳掃碼點餐收集消費者個人信息,應當遵循合法、必要、正當的原則,應當采取技術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確保信息安全,防止消費者個人信息泄露、丟失。
在掃碼點餐過程中,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很可能已經受到了侵害。掃碼點餐要“關注公眾號”等“附加條件”屬于“形式自愿、實質上強制”的交易行為,消費者個人信息存在被泄露、丟失的風險。消費者有權拒絕掃碼點餐。消費者如在日常消費中遇到強制掃碼關注、權利受到損害的情況,可及時撥打12345向相關部門求助,保護自己應有的權利。而被舉報的涉事單位,則有可能面臨被警告、沒收違法所得、罰款等處罰。
地址:
北京市海淀區(qū)藍靛廠東路2號金源時代商務中心C座11E電話:
010-56211569傳真
:010-62970849郵編
:100085聯系人
:李毅郵箱
:liyi@huayunlaw.com(本期普法內容由北京市華允律師事務所提供,如有問題請與該所律師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