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漢文
子孫萬事要殷勤,萬事殷勤可養(yǎng)身。
勤讀書詩能益己,勤耕田地不求人。
勤栽果菜時時有,勤捉魚蝦日日新。
奮斗殷勤才是好,勤勞到老免艱辛。
這是小時候在《雜詩集》里看到一首長輩教育子孫后代要勤奮的家教詩。該詩的開頭要求子孫做什么事都要殷勤,殷勤終身受益。接著從日常生活中的讀書、耕田、栽果菜、捉魚蝦4個方面強調(diào)殷勤會收到“能益己、不求人、時時有、日日新” 的效果。詩中語言樸實、誠懇、淺顯易懂、一語中的。同時平仄、韻律、對仗都符合律詩要求,讀起來朗朗上口。詩的最后再次強調(diào)只有奮發(fā)殷勤“才是好”,從而“到老免艱辛”。
在刀耕火種時代,祖父輩不會科學種養(yǎng),沒有良種、化肥、農(nóng)藥、飼料,農(nóng)作物、禽畜病害多,產(chǎn)量低,人們溫飽沒有解決,常受饑寒交迫威脅。若不勤勞奮發(fā),平時沒有積蓄,到老來會窮困潦倒,境況凄涼。勤是生存的需要。
全詩八句每句都有“勤”字,以勤為主線貫穿全詩,展示了勤能使人成才,勤能使人富有,勤能使人快樂,勤能使人幸福。
回首往事,我們家嘗到勤的快樂、勤的甜頭。
我們家原來比較窮,父母是標本式的中國農(nóng)民?!扒趦€持家”是座右銘;“早起三朝勝一日,懶人睡到太陽紅”是口頭禪;“朝不見沙洲,晚不見日頭(早上天未亮就去勞動,晚上太陽落山才回家)”是勤勞的寫照。母親白天辛勤勞動,晚上紡紗織麻布,常?!叭鼰o睡,四鼓無眠”。父母的言傳身教,帶動子女勤奮。大姐10多歲就能插秧、駛牛,各種農(nóng)活都會干;讀小學的大哥、二哥因太小,不能挑東西,兄弟倆每天早上要扛兩次作肥料的海泥上岸才回學校。由于全家人的努力,日子越過越好。有了余錢剩糧,父母便買田置地,土改時我們家被劃為“中農(nóng)”。
在母親“生仔不讀書,儼如養(yǎng)大豬”“伶(俐)人不用多叮囑,響鼓不用重錘敲”的啟迪下,我們兄弟讀書基本做到“我要學”,學習自覺、勤奮,不用父母催促。二哥1960年考上華中工學院,學制5年,當?shù)乜忌先绱酥髮W者寥若晨星,影響較大。我“文化大革命”初期到電白師范讀書。師范屬中專,中專在現(xiàn)在很普通,不值一提,但在計劃經(jīng)濟年代,農(nóng)村人的出路基本靠讀書,否則就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臉朝黃土背朝天,“修理地球”一輩子。進入師范學校,就意味著進入很多人夢寐以求的鐵飯碗隊伍,在當時,這是很不錯的事情了。
我們家有個面積2畝方圓的園林,主要生長竹木,也種有桃樹、橘樹、柚子、石榴、龍眼、黃皮、木瓜等果樹。開花時節(jié),鮮花爭奇斗艷,結果了,則碩果累累,使人賞心悅目,心曠神怡,真是“勤栽果菜時時有”,我們經(jīng)常有水果吃。另有兩三百平方米的面積種菜。這菜地根據(jù)季節(jié)會種玉米、花生、豆角、黃豆、綠豆、土豆、芥菜、白菜、空心菜、絲瓜、苦瓜、蘿卜、大蒜和蔥等蔬菜。我們平時吃的蔬菜大都是這菜地種的。那葉大肉厚的“湯匙頭芥菜”最耐吃:我們一層層剝菜葉,芥菜一層層長高,一棵芥菜可剝食多次。種蘿卜最實惠,也是最辛苦的。蘿卜冬種春收,為免霧水螺吃蝕蘿卜葉,每天早上太陽出來前就要光著腳到100多米遠的池塘挑水淋噴蘿卜,天天如此,從不間斷。大哥負責淋水,大哥沒空了我就要去干。因噴桶(有噴頭的水桶)大,我只能挑半桶水,因早早起來挑水,有時還不慎跌倒了。腳常常凍裂流血,疼痛難忍,但我們?nèi)匀粓猿种?。蘿卜收獲后,我們把它們切開拌鹽腌曬成蘿卜干,以作一年的菜肴。
由于老家到乾塘海只有三、四公里, “勤捉魚蝦日日新”。我們餐桌上的咸、淡水產(chǎn)品很多都是我們的勞動成果。兩位姐姐常到乾塘海捉魚、蝦、蟛蜞,掘泥丁。我們將蟛蜞搗爛制成蟛蜞汁,供以后食用;將泥丁加工去沙曬干,可保存較長時間,用它來炒粉、煲粥、煮蘿卜均美味可口。
我們有很多捉淡水魚的工具:水車、配退網(wǎng)、戽斗、魚鏟、魚九(一種籠狀的捉魚工具)等,一年四季都可捉魚。下雨時用魚九裝魚,水較多時用配退網(wǎng)、魚鏟捉魚,水較少則用水車、戽斗把水弄干捉魚。老家的低田、垌兒、中垌、大垌、茅塘、坡尾塘、牛血塘等都留下我們捉魚的足跡?!拔幕蟾锩逼陂g,我們4個青年用一整夜時間車水、戽水,硬是把白茫茫、齊腰深的茅塘弄干,捉了兩籮共40來斤肥美生猛的鯽魚、鯉魚、斑魚(生魚)、塘虱、泥鰍等魚。望著這生蹦亂跳的魚兒,連續(xù)10來個小時高強度勞動帶來的疲勞,立即煙消云散,我們個個喜笑顏開。
我們的可喜收獲,是勤的成果。
勤是中華民族美德。天道酬勤、業(yè)精于勤、勤能補拙,勤奮出天才。古今中外,大凡事業(yè)有成者,沒有哪個不勤奮。
西漢時期,匡衡“鑿壁偷光”勤學苦讀,終成大學問家,漢元帝時被封為郎中、遷博士。
陳景潤身居斗室,身染有疾病,勤奮鉆研,終于攻克哥德巴赫猜想,成為著名的大數(shù)學家。
并非神童的科學家愛因斯坦,忍受同學的嘲諷和老師的斥責,堅持刻苦攻讀。工作后,白天上班,晚上挑燈夜讀,頑強地攀登科學高峰,終于建立了相對論的理論基礎,成為獲得諾貝爾獎的偉大物理學家。
這些古今中外的名人和科學家,他們?nèi)〉玫某删停寂c勤奮分不開。若無勤奮,他們可能也和普通人一樣默默無聞。
我家客廳掛著一幅本人創(chuàng)作、農(nóng)民書法家梁土華先生書寫的《詠人生》(曾發(fā)表于中華《詩詞月刊》):“短暫人生幾十年,孩提底事尚新鮮。少青壯老匆匆過,春夏秋冬閃閃傳。無數(shù)辛勤披錦繡,萬千懶惰戴愁煎。時光價比黃金貴,莫讓良機流悄然?!庇袀€親戚看后,在贊揚字寫得靚的同時,說這首詩寫得最好是“無數(shù)辛勤披錦繡”句。雖然親戚不再說什么,大家也不追問緣故。但我猜可能與孩子的讀書、成才、工作、生活有關。親戚的兩個孩子,一個讀書較勤奮,現(xiàn)與妻子都在某大學工作,待遇較好,房子、車子、票子不缺,生活幸福安逸。另一個孩子由于無心讀書,長大后打“臨記”,工作無著落。現(xiàn)雖然成家,但日子不好過,成為父母的牽掛。兩相比較,勤懶差異顯而易見。
天道酬勤。勤是孩子讀好書的前提和保證,勤能助人展示才華,勤能使家庭美滿幸福,勤更是我們振興中華的需要。愿勤奮蔚然成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