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盼盼
摘要:在新課標背景下,教師要根據(jù)教學改革方案,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發(fā)展能力,滿足教師的實踐性教育需求,制定合理的計劃。面對高考的強大壓力,英語作為主科,無疑會吸引師生的注意力。以“得閱讀者得天下”為核心的英語句子,重點強調要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高中英語教師要引起高度重視。
關鍵詞:高中英語;閱讀理解;解題方法
高中的英語閱讀理解,主要考察學生的綜合能力。在英語閱讀中,不僅要考察學生的詞匯、詞組、句子的學習能力,而且要了解文章的內容和閱讀框架。此外,高中閱讀理解所涵蓋的題材非常廣,為了保證英語閱讀理解的正確率,學生必須掌握具體的解題策略,才能更好地掌握英語的閱讀能力。
1.高中英語閱讀理解解題誤區(qū)
1.1做題前先翻譯
初學英語的學生基礎薄弱,詞匯量較少,能讀懂就是逐字翻譯,對文章中的所有句子讀懂才可做題。而高中生的話,不需要逐字翻譯。由于閱讀理解中的詞匯量,是高中生應掌握的水平,若高中生實施逐字翻譯,不但會影響回答速度,而且無法把握要點,是很不現(xiàn)實的。
1.2閱讀缺乏針對性
沒有鎖定目標的閱讀,會極大地影響了答案的效率。要找出正確答案,常常需要重復閱讀同一個問題。英語閱讀題目很多,要研究文章的主題、把握文章的細節(jié)、研究文章的摘要等,以檢驗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并提出不同的問題。由于問題的類型不同,解決問題的方法也不同,因此,在閱讀的過程中,要抓住文章的重點,實施有針對性的閱讀。
1.3高中生不善于總結
有的學生詞匯量大,文章比較易懂,卻不能把握文章的整體思想。當高中生在做閱讀理解時,如果沒有先通讀全文,在不知道文章主旨的情況下進行答題,會導致學生的答案準確度不高。英語閱讀題目涵蓋的范圍很廣,但這與對文章主題的探討基本上是分不開的。所以,在閱讀文章的過程中,要想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就必須學習摘要和把握文章的主題。
2.英語閱讀理解解答方法
2.1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閱讀習慣對提高閱讀效率有很大的作用。無論是在家庭作業(yè)還是在課堂上,都要注意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良好的閱讀習慣并不在于仔細閱讀每個單詞,而在于讀一個多句,同時理解一般意義。遇有生詞,可跳過生詞,不影響文章的整體把握。對于關鍵字,可以通過接尾字、位于句的位置以及其它容易理解的方式來判斷詞性,找出相鄰上下句的答案,結合上下文做出合理的推測。
高中是學生提高閱讀能力的最好時期。要提高英語閱讀能力,就必須重視閱讀和詞匯的積累。在日常學習中,學生在讀完題目后,就可以找出文章中沒有的詞來學習和積累。近幾年英語閱讀理解越來越困難,不但要注意詞匯,而且要注意學習和使用高中教科書中的詞組和語法,以及相關語法知識的分析方法。用這種方式,可以很好地應付英語的讀解。
2.2掌握正確的閱讀順序
采取正確的閱讀順序,能極大地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對基礎較差的學生,應先閱讀文章,把握好要點,從問題教材中找出答案。具有較高英語水平的學生可以在直接閱讀短文的同時,抓住重點。用這種方法不但可以提高解決問題的效率,還可以節(jié)省測試時間,還可以提高答案的準確性。然而,由于文章類型不同,重點也不同,因此在日常閱讀中,需要注意總結和歸納,以采取不同的閱讀方法。
2.3學會歸納總結
在閱讀英語文章時,一定要了解文章主題,了解作者所表達的思想,以及寫作的主要目的。如難以迅速總結文章的主要觀點,可將文章分成幾個段落,然后對每一段進行概括,尤其對于非常長的文章,可以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一般來說,一篇文章的第一段或者最后一段話的主要意思是第一句或者最后一句話,把握文章的主題段落、主題句,就能抓住作者的意圖。
2.4靈活運用各種解決問題的方法
高中英語閱讀理解,不僅復雜,而且多變,需要根據(jù)提問的類型,靈活運用各種解決問題的方法。大部分問題都是從詞干中抽取關鍵字,找到文章中對應的關鍵字,尤其是人名、地名、書名等固有名詞,可以迅速確定答案范圍。另外,提問的順序通常與文章的順序一致,即使不查找整篇文章也能很快找到。閱讀問題時可以引出關鍵字,相互提醒,節(jié)省時間,提高效率。還有基于現(xiàn)有常識排除、替代、判斷的方法。
3.英語閱讀理解的題型及解題思路
3.1主旨大意題
其主要思想是調查學生的能力:概括文章的總體思路。要完成這個主題,閱讀文章并抓住主題。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要找主題,它通常體現(xiàn)在文章開始或結束時。假如在第一段和最后一段找不到重點,則可以概括每一段的中心語句,每一段的中間文字通常是每段的頭一個或最后一個句子,從總—分、分—總、總—分—總、并列、分析等方面分析各中心句的邏輯關系,把握文章的語境,判斷出作者所期望的中心思想。因此,必須抓住文章的重點,分析全文的結構,修改提問,縮小范圍,充分把握文章的意義。
3.2詞義推測題
大多數(shù)猜測詞義的提問都是從高中詞匯以外的新詞開始的,學生必須根據(jù)上下文推測詞義。為保證閱讀速度,在閱讀中遇到生詞時,不必特別注意,只要向下看,讀完文章就能發(fā)現(xiàn)這些詞的含義。除新詞外,一般對詞義的推測就是熟悉單詞的意思。無論是生詞還是熟詞,都要遵循下面的解題思路:運用上下文和常識推測詞語的意義,若無法直接推測,則可先從語法關系推測詞性,還可通過對比、類比等上下文邏輯關系推測詞義。在這個過程中,要掌握一些表達因果、轉換、繼承、并行處理等邏輯關系的詞語。
3.3句意理解題
句意理解是閱讀中最常見的問題之一,既要測試學生對句型和翻譯能力的掌握,又要結合一般知識、生活常識、生活經驗、語境推測句子的深層含義。要解決這類問題,首先要從問題的詞干找出文本的一般位置,鎖定相關的段落,找出不一致或相關的觀點,從排除和分析中尋找答案。接著,用與同義詞相同的詞,抓住原因和結果,找出答案。
3.4觀點態(tài)度題
觀點態(tài)度題,與主旨大意題很相似。要把握作者的主體思想,要求學生具有較高的閱讀能力,在復雜的語境中把握作者的情感傾向,探究作者寫作的目的,剖析作者的隱含意圖,作者的觀點和態(tài)度往往隱藏在細節(jié)之中。對于這一主題,要把握文章與主題的態(tài)度,從關鍵字尋找作者的語調,尤其是形容詞和副詞,通常用于表示欣賞或誹謗,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必須忠實于原文,避免自己的主觀判斷而產生錯誤。
3.5判斷正誤題
判題主要考察學生對文章中所發(fā)生的事實的判斷能力以及文章結構與邏輯關系的理解能力。所以,學生必須掌握文章的基本事實,正確理解作者的意圖,在理解文章主要思想的前提下,找出文章之間的邏輯關系。此外,注意原文和標題表達方式的相似和不同之處,仔細確認標題,不可遺漏。提出問題時,可以結合刪除方法和原始文本檢查方法,移除與文本內容相矛盾的選項,并用原始文本替換其余選項。
結語
在英語閱讀理解中,通過對常見錯誤的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方法與技巧的探討,英語閱讀占了相當大的比重,這也是高中生容易丟分的關鍵題型。盡管在英語測試中會失分,但是只要掌握了這些方法和技巧,閱讀題的效率和正確性將很快得到改善,從而提高英語的成績。
參考文獻:
[1]王瑋煒.探究高中英語閱讀理解的解題方法[J].教育界,2020(19):16-17.
[2]張文靜.淺析高中英語閱讀理解的解題方法[J].天天愛科學(教學研究),2020(04):148.
[3]朱琳琳.淺談高中英語閱讀方法及閱讀理解解題技巧[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9(07):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