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正發(fā)
摘? ? 要:火龍果外表有軟質如龍鱗的外卷,所以被命名為火龍果,屬于熱帶水果,具有較強的保健功效。論述了紅心火龍果實用栽培及病蟲害防治技術,如溫度控制、品種選擇、土壤選擇、育苗、管理及采收;針對潰瘍病、根線蟲病、介殼蟲和黑刺粉虱病害、軟腐病等提出了防治措施,提升紅心火龍果種植質量,增加果農收入,以供參考。
關鍵詞:紅心火龍果;栽培技術;病蟲害防治
文章編號:1005-2690(2021)18-0052-02? ? ? ?中國圖書分類號:S667.9? ? ? ?文獻標志碼:B
火龍果屬于仙人掌科植物,生長時會攀援,肉質飽滿,原產地是熱帶雨林和次熱帶沙漠地區(qū)。20世紀90年代引入我國,主要種植在熱帶和南亞熱帶地區(qū)。在近幾年的發(fā)展中,農業(yè)設施和栽培技術不斷升級,目前羅甸縣種植的火龍果產量低、價格高,仍需深入研究實用栽培和病蟲害防治技術。
1? ?紅心火龍果實用栽培技術
1.1? ?溫度、品種及土壤選擇
1.1.1? ?溫度
紅心火龍果屬于熱帶水果,適宜的生長溫度為25~35 ℃。如果在種植紅心火龍果期間,溫度長時間低于4 ℃,有可能發(fā)生凍害。羅甸縣屬于南方地區(qū),冬季的氣溫高于4 ℃,可以露天種植火龍果,北方地區(qū)冬季氣溫較低,需防寒保暖??筛采w厚被,同時注意合理設置通風口,也可采用搭建溫室大棚的方法,建造日光溫室,保證紅心火龍果安全過冬[1]。
1.1.2? ?品種
多年種植經驗已總結出適宜在羅甸縣種植的火龍果品種有紫紅龍、粉紅龍、白水晶、軟枝大紅、京都1號等。
1.1.3? ?土壤
適宜種植紅心火龍果的土壤pH值為6.0~7.5,最好選擇中性土壤,且土壤中含有較高的有機質。
1.2? ?育苗、管理采收
1.2.1? ?育苗
育苗方式有很多種,包括人工扦插、嫁接、組織培養(yǎng)等。羅甸縣選擇人工扦插的育苗方式種植紅心火龍果。該手段的優(yōu)點是不容易受季節(jié)影響,隨時都能育苗。人工扦插時,應選擇質量較好,沒有病蟲害的枝條,斜切枝條成多個小段,并將這些小段扦插在育苗床上。羅甸縣定植火龍果的時間一般在每年的3—5月,種植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傳統(tǒng)柱式,另一種是架式,定植果苗宜淺不宜深,深度為地表以下3~10 cm。
1.2.2? ?管理
應考慮果苗本身的特征,紅心火龍果果苗耐干旱、不喜濕。在決定澆水量時,以季節(jié)為首要條件,澆水的方式應選擇滴灌?;瘕埞递^短,在地下分布較淺,施肥時應少量多次,最好施有機肥,也可輔以氮磷復合肥,施肥澆水的間隔為15 d左右。紅心火龍果自花授粉的質量不夠好,因此需人工授粉,采用間種10%左右的白心火龍果。
1.2.3? ?采收
在采收時應保證果實已經成熟。火龍果成熟的標志是果皮從綠色轉為玫瑰紅色,能較容易分離果肉和果皮,且果肉中的種子已經變成黑色。當紅心火龍果達到這種狀態(tài)就可以采收,適當延長采收時間3~5 d,能增加果肉中固形物含量,食用口感也更好。
1.3? ?疏蕾疏果的基本要求
紅心火龍果種苗生長期間會開花10批左右,其中有4~5批開花量最大,果實的產量也很高。應做好疏花疏果工作,達到果大質優(yōu)的效果。
每年開花掛果最多的月份是6—9月,需要在這4個月里嚴格進行疏花疏果作業(yè)。從花蕾開始,火龍果有兩次花蕾生理脫落期,第1次在現(xiàn)蕾后3~4 d;第2次是現(xiàn)蕾后8~lO d。紅心火龍果還有一次生理落果期,發(fā)生在開花后的7 d。
第1次疏蕾應摘下一些連生發(fā)育不良的花蕾,使剩下的花蕾能夠處于不同的棱上。同一莖上保留3~6朵花蕾;第2次疏蕾應摘掉一些發(fā)育不良、畸形或是連生的花蕾,同一莖上保留2~4朵花蕾。當發(fā)生生理落果后,需要馬上進行疏果,如果植株生長旺盛,營養(yǎng)較充足,一根莖上可保留2朵;如果植株長勢普通,則保留1朵。
2? ?紅心火龍果病蟲害防治技術
2.1? ?潰瘍病
潰瘍病的病原菌是新暗色柱節(jié)孢,全年都有可能發(fā)生,發(fā)病的高峰季節(jié)在7—9月,發(fā)病位置是火龍果的肉質莖和果實。如果是火龍果的肉質莖發(fā)生潰瘍病,發(fā)病初期會有病斑出現(xiàn),病斑呈圓形淺黃色凹陷狀,之后病斑中央會有一個紅褐色的針狀點出現(xiàn),病斑漸漸擴大且凸起,呈褐色。如果環(huán)境干燥,發(fā)病后期會有灰白色的木栓狀突起,而如果環(huán)境濕度較大,肉質莖就會腐爛。
為了有效預防潰瘍病,應種植健康的果苗,并將這些果苗種植在新的地塊,種植前進行消毒。及時剪除修帶有大量病斑的肉質莖,使用扣剪把病斑扣除存在少量病斑的肉質莖。確保施肥科學合理,及時滴灌,且不能偏施氮肥,需適當提高磷肥和鉀肥的比例,提升果苗植株抗病性。
紅心火龍果的潰瘍病應采用化學防治手段。噴施45%咪鮮胺乳油1 500~2 000倍液、30%吡唑醚菌脂懸浮劑2 000~3 000倍液、25%戊唑醇水乳劑1 500~2 000倍液、45%氟硅唑乳油8 000~10 000倍液。
2.2? ?根結線蟲病
根結線蟲病在一些地區(qū)發(fā)病較嚴重,發(fā)病高峰期是每年的3—4月和9—10月。剛開始發(fā)病時,地上部分果苗會出現(xiàn)輕微脫水的現(xiàn)象,地下部分的果苗會發(fā)生側根根結的情況。到了發(fā)病后期,肉質莖會脫水甚至干癟,表面開始發(fā)黃甚至整株都開始干枯,主根上出現(xiàn)較大的根結,側根完全腐爛。
為了有效防治根結線蟲病,應在種植時選擇未出根的肉質苗[2],保證不帶根結,及時清除病殘體,剪除大量根結的火龍果植株根,把病根帶出園區(qū)完全燒毀,使種苗能長出新根。在病區(qū)使用過的農具應及時消毒,包括鋤頭、桶、鏟等,避免根結線蟲病擴散傳播。應采用化學手段進行防治,將10%噻唑膦顆粒劑攪拌到土壤中,再進行種植。做好對已發(fā)生病害區(qū)域土壤的處理工作,需要用25%噻唑膦微囊懸浮劑1 500倍液,或1.8%阿維菌素乳油1 000倍液對果苗灌根。
2.3? ?軟腐病
軟腐病的發(fā)病時間通常在天氣轉好、雨后天晴時。發(fā)病高峰期與生長旺盛期重合,尤其在每年6—8月。紅心火龍果感染軟腐病的初期,植株表面會有斑點出現(xiàn),隨后斑點的面積會逐漸加大,而且斑點的顏色也會逐漸變深,最后植株整體變軟開始腐爛。
在防治紅心火龍果的軟腐病時,主要可以采取以下3種做法。第一,用氯硝基苯消毒液對種植土壤進行消毒。第二,每年夏季大棚內溫度較高,應重視種植區(qū)域的通風透光條件,保持種植果園濕度適中,使大棚內的溫度能符合要求。第三,紅心火龍果在生長期間,需要保證充足的水分。澆水應適量,切不可大水漫灌,否則土壤很容易滋生細菌,同時也增加了細菌繁殖的可能性??梢圆捎玫喂嗟姆绞?,降低棚內溫度[3]。
2.4? ?介殼蟲和黑刺粉虱病
介殼蟲全身都有銀白色的蠟質纖狀毛,堆蠟粉蟻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特點是若蟲期短,期間行動緩慢,居于枝叉部位,處于靜止不動的狀態(tài),過了若蟲期就會結殼。這種害蟲會使用刺吸口器吸食植物的汁液,排泄物主要是糖液和蠟紙。
為有效防治介殼蟲和黑刺粉虱病害,應實施農業(yè)防治手段。
(1)及時清除樹中存在的越冬害蟲。
(2)做好果樹的修剪工作,確保果樹有著良好通風透光條件。
(3)通過化學藥劑滅殺介殼蟲和黑刺粉虱,可選擇的化學試劑有國光必治乳油、啶蟲脒乳油和毒死蜱乳油,這3種化學試劑在防治介殼蟲和黑刺粉虱時效性較好。同時做好越冬防治手段,應把握好關鍵時期,也就是10月初至第二年3月。越冬防治應選擇石硫合劑,間隔10 d以上,將若蟲殺死,從而達到較好的防治效果[4-5]。
2.5? ?煤煙病
這一類害蟲還會導致植株發(fā)生煤煙病。植株染上煙煤病的特點是莖稈葉和葉片呈黑灰色,此時葉面氣孔就無法正常進行光合作用,植株無法正常呼吸,葉片逐漸枯黃,枝條也逐漸變得萎縮。黑刺粉虱病害與介殼蟲病害類似,都會吸食植株汁液,嚴重影響紅心火龍果健康生長[6-7]。
3? ?結束語
種植紅心火龍果,應正確使用栽培技術,并重視對病蟲害的有效防治。實施栽培技術期間,嚴格把握植株的生長環(huán)境,確保溫度適合火龍果的生長,根據不同地區(qū)的種植條件,選擇合適的品種?;瘕埞L期間做好田間管理工作,嚴格按照規(guī)范要求疏花、疏果,確保紅心火龍果完全成熟后再采收。就病蟲害防治而言,對于不同的病蟲害要采取科學的防治手段,堅持預防為主、治療為輔。
參考文獻:
[ 1 ] 黃潔.火龍果幼齡果園間種黑豆高產栽培技術[J].農村新技術,2021(5):12-13.
[ 2 ] 莊德奧,王文漢.火龍果的主要病蟲害及防治[J].吉林農業(yè),2018(5):84.
[ 3 ] 趙嘉祺,周學永,王旭,等.紅心火龍果在我國北方的引種表現(xiàn)和栽培技術[J].河北果樹,2021(1):45-47.
[ 4 ] 黃彩枝.火龍果無菌嫩芽組培快繁技術[J].熱帶農業(yè)科學,2021,41(8):40-43.
[ 5 ] 鄭慶偉.溴甲烷熏蒸對火龍果貯藏品質的影響[J].中國果業(yè)信息,2021,38(8):52.
[ 6 ] 羅飛.火龍果栽培技術與病蟲害防治[J].鄉(xiāng)村科技,2016(30):15.
[ 7 ] 李向榮.火龍果的主要病蟲害及防治策略[J].鄉(xiāng)村科技,2016(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