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萌
敲開客戶的家門,迎面是雜亂一片,猶如戰(zhàn)場。沙發(fā)、茶幾、電視柜,一切能放東西的平面都堆滿了各式衣服,玩具、雜物從客廳地上一路零零散散排到臥室。整理收納師戴好手套,穿好鞋套,開始整理。衣服疊掛有序,玩具雜物分類歸整……數(shù)小時甚至數(shù)天后,雜亂的房間整潔明亮、煥然一新。
在百度上搜索“整理收納師”關鍵字,這樣的描述幾乎霸屏,也成為公眾對這一職業(yè)的普遍印象。甚至連一些從業(yè)者都認為,自己的工作就是疊衣服,會直接給出每疊一件衣服的報價。
每每聽到這樣描述,盧冬冬都會連連搖頭,一臉無奈,“其實這只是我們工作的冰山一角。”盧冬冬介紹道,整理師最早誕生在20世紀80年代的美國,起源于主婦圈子的沙龍分享,10年后,在日本得到了大發(fā)展。整理收納不是簡單地把東西放進看不見地方,而是科學規(guī)劃、分類收納,讓每一件物品出現(xiàn)在它最應該出現(xiàn)的位置?!白钪匾模且囵B(yǎng)客戶科學的整理收納習慣,把‘戰(zhàn)果保持下去。”
在她看來,每次上門服務,與其說是解決客戶的收納困惑,不如說是幫助客戶整理已經(jīng)出了問題的生活。
整理的第一件事,就是將所有東西分類擺在明面。這簡單一步就足以讓很多客戶有了驚訝發(fā)現(xiàn):有人第一次知道自己居然有200多條打底褲,有人恍然發(fā)覺自己囤的面膜摞起來有一人多高,也有人發(fā)現(xiàn)自己同款同色的T恤先后買了好幾件,竟一點兒印象都沒有。
“我每買一條裙子,都會習慣性地再買一條打底褲?!薄拔铱傆X得面膜不夠用,沒想到竟然多得幾年都用不完。”“那件衣服找不到了,索性就又買了一件?!薄蚋鞑幌嗤?,結果卻驚人一致,物品無序堆積,家里永遠像遭了賊一樣,淪落成堆滿雜物的倉庫。
在盧冬冬看來,整理就相當于給客戶的家居進行“二次裝修”,拍照、清空、分類,針對物品特性篩選、整理,還需考慮空間規(guī)劃、陳列美學、動線設計……這些跨界知識,對整理師而言都是必備技能。“它是一個考驗心力、腦力和體力的工作?!?/p>
讓人感到意外的是,網(wǎng)絡上那些五花八門的疊衣法,盧冬冬在實戰(zhàn)中卻幾乎不用。她的解釋是:“難度越大,客戶學起來就越難,日后的可操作性就越差?!彼幌矚g炫技,反而更喜歡根據(jù)收納空間的大小,把衣物折疊成最常見的長方形,既節(jié)省收納空間,易于分類,也利于客戶模仿。盧冬冬說,她從不擔心教會徒弟餓死師傅,“因為我永遠比客戶更專業(yè),她們越習慣整理,就會越依賴我?!?/p>
當可利用空間不足以裝下所有臃雜之物時,“斷舍離”在所難免。此時,整理師與客戶的深度溝通至關重要。溝通可以讓整理師更深入地了解客戶需求,給出更加個性化的指導,客戶也能從溝通中更深入地了解自己與物品及周圍空間的關系,從而對整個生活狀態(tài)進行調整。在回訪中,盧冬冬就發(fā)現(xiàn),一半以上的女性客戶反饋,整理后丈夫回家的時間比以前早了。
盧冬冬還帶過這樣一個女學員。為了家庭和孩子,她放棄了自己的事業(yè),成了專職主婦,終日淪陷在無盡無休的家務之中,以至于很長一段時間活在自我否定之中。學習整理收納后,她的生活已悄然改變?,F(xiàn)在只需40分鐘,她就可以完成過去一天也做不好的家務,也有了更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她打電話和盧冬冬激動地說:“過去我只是一個家庭主婦,現(xiàn)在是個真正的夫人了?!?/p>
盧冬冬很喜歡世界知名整理收納專家近藤麻理惠,寫在《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一書中的一段話:“我敢斷言,即使我盡了最大的努力,為客戶房間進行了精心的整理。即使我像對待樣板房那樣,對房間里的物品進行完美準確的組合收納,但從真正意義上說,我還是未能把他的房間整理好。因為我認為與傳授技巧的整理法和收納法相比,我的作用應側重于幫助他端正對生活的認識和想法,也就是‘想在什么環(huán)境中生活?的這種非常私人化的價值觀?!北R冬冬對這段話的理解是:“整理收納師本質上是要成為他人生活的整理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