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言非
黑龍江省佳木斯市中心醫(yī)院檢驗科 154000
肺結核在21世紀初期是發(fā)展中國家死亡率極高的疾病類型之一,在我國肺結核更是傳染性疾病死亡率的第一病因[1]。其發(fā)病的主要原因是結核分枝桿菌累積肺部導致,患者臨床上多表現(xiàn)為胸痛、咯血、咳嗽、消瘦、盜汗、潮熱等[2-3]。肺結核是由于結核分枝桿菌而形成的一種傳染疾病,當前耐藥肺結核感染率和死亡率都較高,并且治療難度較高,患者病程較長。而且隨著城市化發(fā)展,人口老齡化進程加深,糖尿病的患病率逐年上升。相關研究發(fā)現(xiàn)[4],糖尿病患者肺結核的發(fā)生率遠高于非糖尿病患者。而且糖尿病與肺結核聯(lián)系比較密切,兩者相互作用對患者所產(chǎn)生的影響更大,病變程度也更嚴重。所以當糖尿病與肺結核并發(fā)的時候,會導致結核病早期的控制、診斷及治療的難度增加[5]。當前臨床上對于肺結核的診斷主要有肺組織活檢、纖維支氣管鏡檢查、T-SPOT.TB 檢查、PPD、痰檢抗酸桿菌培養(yǎng)及影像學檢查等。有研究表明[6],對于糖尿病合并肺結核的診斷需要結合多項檢查、患者的癥狀與相關指標進行綜合性分析,提升診斷的準確性。因此為了更好地對糖尿病合并肺結核進行診斷與預后判斷,本文選取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共收治的50例糖尿病合并肺結核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討糖尿病合并肺結核的血清Toll 樣受體 4 (Toll like receptor 4,TLR4)、白細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表達與預后轉(zhuǎn)歸的相關性,具體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共收治的50例糖尿病合并肺結核患者作為研究對象,設為糖尿病合并肺結核組。入選標準:患者糖尿病的臨床診斷符合世界衛(wèi)生組織對2型糖尿病的診斷標準[7];肺結核患者均符合繼發(fā)性肺結核診斷標準(胸部X片有肺結核病灶;PPD試驗呈陽性;有典型結核中毒癥狀)[8];所有患者對本研究知情并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心臟和肝腎功能障礙患者;意識不清醒不能配合研究者;存在復治肺結核的情況;合并惡性腫瘤者;合并免疫系統(tǒng)疾病或精神疾病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合并其他嚴重呼吸系統(tǒng)疾病患者。另取同期50例單純肺結核的患者設為肺結核組及同期50例健康體檢者作為對照組。本研究經(jīng)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三組受檢者一般資料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見表1。
表1 三組受檢者一般資料對比
1.2 方法 入院第2天清晨抽取靜脈血3ml,門診患者及對照組健康人員當天清晨抽取3ml靜脈血,轉(zhuǎn)速3 000r/min,4℃,離心10min,留取上清,于冰箱-80℃保存。應用IL-6、TLR4,ELISA試劑盒(美國R&D公司),采取ELISA法進行測定,檢測流程嚴格依照試劑盒說明書內(nèi)容進行。對50例糖尿病合并肺結核患者進行相關問卷調(diào)查,調(diào)查患者的年齡、性別、體質(zhì)量指數(shù)、吸煙史以及以往血糖檢查情況。
2.1 三組受檢者血清TLR4與IL-6表達水平對比 三組受檢者血清TLR4、IL-6表達水平對比差異顯著,糖尿病合并肺結核組TLR4、IL-6高于肺結核組和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三組受檢者血清TLR4與IL-6表達水平對比
2.2 TLR4、IL-6與糖尿病合并肺結核的相關性 Spearman相關分析結果顯示:TLR4、IL-6與糖尿病合并肺結核呈正相關(r=0.586、0.579,P=0.013、0.018)。
2.3 轉(zhuǎn)歸組與未轉(zhuǎn)歸組臨床資料對比 轉(zhuǎn)歸組與未轉(zhuǎn)歸組性別、年齡、BMI、吸煙史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轉(zhuǎn)歸組與未轉(zhuǎn)歸組患者血糖平均數(shù)、TLR4、IL-6水平對比差異顯著(P<0.05),見表3。
表3 轉(zhuǎn)歸組與未轉(zhuǎn)歸組臨床資料對比
2.4 糖尿病合并肺結核的血清TLR4、IL-6表達與預后轉(zhuǎn)歸的關系 對單因素分析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指標進行賦值:血糖平均數(shù)≥7.82為1,<7.82為0;TLR4≥4.02為1,<4.02為0;IL-6≥34.52為1,<34.52為0。TLR4、IL-6為糖尿病合并肺結核患者預后轉(zhuǎn)歸的影響因素(P<0.05)。見表4。
表4 糖尿病合并肺結核的血清TLR4、IL-6表達與預后轉(zhuǎn)歸的關系
肺結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在臨床上較多見,且兩種疾病會相互影響,一方面,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或血糖不穩(wěn)定會造成機體免疫功能降低,微循環(huán)障礙,從而增強結核菌的繁殖能力,對治療效果產(chǎn)生影響。另一方面,由于結核菌素與結核菌可對胰島細胞造成損傷,進一步降低患者體內(nèi)胰島素的糖原代謝反應與降糖功能,從而導致血糖控制的效果有限[9]。隨著免疫學研究的迅速發(fā)展,相關研究發(fā)現(xiàn)[10],關鍵免疫細胞因子在糖尿病合并肺結核患者的診斷與治療效果判斷中具有重要價值。其中TLR4是機體識別結核菌細胞壁,并處罰細胞內(nèi)的信號轉(zhuǎn)導通路,產(chǎn)生固有免疫的一個關鍵標志物。而IL-6主要通過對免疫細胞活性的調(diào)節(jié)參與到疾病反應中,患者疾病一旦發(fā)生進展,體內(nèi)的IL-6水平會明顯升高[11]。但是關于細胞因子在糖尿病合并肺結核的研究比較少,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將注意力投入到細胞因子與疾病相關的研究中,也是為了為糖尿病合并肺結核的診斷與治療提供更多有效方案。
本研究結果表明,三組受檢者血清TLR4、IL-6表達水平對比差異顯著,糖尿病合并肺結核組TLR4、IL-6高于肺結核組和對照組(P<0.05),由此證明,細胞因子表達紊亂是糖尿病合并肺結核的重要病因之一,而且TLR4、IL-6在糖尿病合并肺結核的進展中具有一定促進價值,因此糖尿病合并肺結核患者的TLR4、IL-6水平更高;Spearman相關分析結果顯示:TLR4、IL-6與糖尿病合并肺結核呈正相關(P<0.05),相關研究證實[12-13],細胞因子在單純肺結核與糖尿病合并肺結核患者之中具有重要鑒別價值。但是臨床上大多研究只是在水平高低表達的研究,并無實際相關性分析的研究。而本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TLR4、IL-6水平與糖尿病合并肺結核呈正相關狀態(tài),因此也可以證明,患者的疾病程度越重TLR4、IL-6的表達水平也就越高;轉(zhuǎn)歸組與未轉(zhuǎn)歸組患者性別、年齡、BMI、吸煙史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轉(zhuǎn)歸組與未轉(zhuǎn)歸組患者TLR4、IL-6水平對比差異顯著(P<0.05);對單因素分析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指標進行賦值:TLR4≥4.02為1,<4.02為0;IL-6≥34.52為1,<34.52為0。TLR4、IL-6為糖尿病合并肺結核患者預后轉(zhuǎn)歸的影響因素(P<0.05),由此提示,TLR4、IL-6等細胞因子可能是糖尿病合并肺結核某種惡性循環(huán)的關鍵因素,因為患者的細胞因子水平越高,患者的治療效果及轉(zhuǎn)歸情況也就越差,所以提示TLR4、IL-6有望成為肺結核合并糖尿病的預后有效指標,具有一定創(chuàng)新價值[14]。有研究發(fā)現(xiàn)[15],肥胖體質(zhì)和血糖水平也是糖尿病合并肺結核患者療效的關鍵因素,但是本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血糖水平與肥胖體質(zhì)并不是糖尿病合并肺結核的獨立預測指標,與相關研究具有一定差異,可能與本研究樣本數(shù)過少有關,還需后續(xù)增加樣本數(shù),進行持續(xù)深入研究。
綜上所述,糖尿病合并肺結核患者體內(nèi)的TLR4、IL-6水平明顯升高,其表達水平與單純肺結核患者和健康人群存在顯著差異,TLR4、IL-6水平與糖尿病合并肺結核呈正相關。糖尿病合并肺結核患者體內(nèi)TLR4、IL-6水平升高可能對患者預后轉(zhuǎn)歸情況產(chǎn)生影響,因此可應用TLR4、IL-6對糖尿病合并肺結核患者的病情進行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