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陳果
巫師說:所有的影子都不相同
說完他就咬住了燒紅的鏵口
——彝族詩人吉狄馬加《影子》節(jié)錄
1985年9月,李桂林從漢源縣馬托鄉(xiāng)初級中學畢業(yè)。那個時候,在漢源農(nóng)村,中學生比煤油票還要緊缺,有不少就業(yè)機會可供寫得一手好字的李桂林挑選。李桂林毫不猶豫回了馬托鄉(xiāng)萬里村。村小正好要招一名代民師,他想試試。
哪怕前邊有個“代”字,畢竟是當老師!在李桂林看來,天底下最好的職業(yè)也就是老師了——門一關(guān)就你一個人說了算,誰也不能有意見。當然是個玩笑,但玩笑里邊,老實龍門陣的成分也是有的。因此,如愿以償成為“代課民師”那天,李桂林心里那個高興,跟某個月黑風高的晚上,一個明眸皓齒的姑娘同他“正大光明”私奔還有一比。
李桂林是個死要面子的人,不論什么事都想做到最好,好到別人都做不到的程度。教書更是如此,工資高低先不去說,教學成績絕不能拉稀擺帶——學生分數(shù)就是老師面子,何況他也不是不知道,面子和里子通常都裹在一起。他又不傻。
那時候李桂林就曉得彎道超車的道理了,雖然話不是這么說。嫌按部就班來得慢,他死磨硬纏讓校長多給自己安排幾堂課。課上完,逮著空當,他挖空心思同老資格的同事套近乎,要么爭取上課時允他旁聽,要么讓人家抖摟兩句“經(jīng)驗之談”。
代民師拿的是死工資,李桂林如此認真,不會是走火入魔了吧?提心吊膽捱到期末,校長眼都直了——李桂林教的學生拿了全學區(qū)第一。這可不是“撞天昏”(方言,碰運氣之意),接下來的連續(xù)4年,李桂林所教的班,成績在全學區(qū)不是第一也是第二。校長看出道道來了,李桂林想當老師,這個“老師”不是“民師”,前面還沒有“代”字。
校長看破也說破,李桂林沒有覺得難為情。人往高處走,不丟人。
8月里的一天,李桂林到鄉(xiāng)上辦事。已經(jīng)走出鄉(xiāng)政府大門,他又折了回來。那些天他有點鬧肚子,水火不留情,得把“問題”解決好。李桂林從廁所出來,目光落在了一對彝族打扮的母女身上。他進去時她們就在這兒,差不多10分鐘過去了,她們依然站在這兒。要說她們也想“解決問題”,鄉(xiāng)政府廁所雖然簡陋卻也寬敞,用不著“輪蹲”;要說她們在等人,旱廁味道大得能把人抬出三里地,就不知道換個地方?
你們……有什么事嗎?李桂林愛管閑事的毛病說犯就犯。
看了看他,母女倆對視一下,一臉茫然。李桂林很快反應(yīng)過來,把同樣問題重復(fù)了一次。這一次,他打起彝語。
沒什么事。小姑娘答話,臉上泛起紅云。
不便多問,李桂林拔腿要走。
我們就是想上茅房。中年婦女的話拍打著他的后背。
接下來的交談給了李桂林極大震撼:由于不識字,盡管廁所墻壁上“男”和“女”斗大,母女倆還是擔心走錯了地方。
你沒讀過書嗎?李桂林忍不住問??礃幼樱媚镆咽奈鍤q。
讀書?姑娘看了李桂林一眼,目光躲到一邊。
這才知道,母女倆是從甘洛縣烏史大橋鄉(xiāng)二坪村來馬托趕集的。二坪請不來更留不住老師,村小已停辦多年。二坪人很少出村,除了山高路險,另一個原因是他們同山下世界隔著一道語言的深澗。都是睜起眼睛的瞎子,長了舌頭的啞巴,哪個不怕——這是姑娘母親原話。
30年后,李桂林對我說,時至今日,每當想起姑娘母親那天講起的那件事,心里仍然說不出的難過。
告別母女倆,李桂林去了烏史大橋鄉(xiāng)。前不久,烏史大橋鄉(xiāng)派了人來,說李老師你書教得那么好,你在馬托工資43元,要是肯到二坪,我們給你60元。別說多給17元,就是再多17元也提不起李桂林的興趣。李桂林在馬托是“代民師”,要是去了二坪,身份就成了“代課老師”。代民師寒暑假工資照發(fā),代課老師假期里卻不說這頭?!按駧煛焙汀按n老師”更大不同是,如果有指標,前者有資格參加轉(zhuǎn)正考試,后者則只有看熱鬧的份。換言之,若說“代民師”已經(jīng)矮人一頭,當了“代課老師”,又要矮出半個肩膀。所以,對方開的條件,李桂林一點沒往心里去。與母女倆的邂逅激起了他的好奇心,他想知道大涼山的版圖上有一個怎樣的二坪,也想知道一個地方何以落后閉塞到如此地步。
李桂林對二坪這個地名其實并不陌生。每天推開家門,橫在眼簾的便是一道深切峽谷。谷底,大渡河像粉筆勾出的一條白線,抬起頭來,對面山勢陡峻,崢嶸崔嵬,云遮霧罩之間,人戶星星點點。那里是二坪村,涼山州的二坪村,大人一次次講,李桂林一次次想,如果架一座橋,走上30分鐘也就成了“涼山好漢”。長大后才知道此涼山非彼梁山,才知道就算橋真的可以修這么長,世界上也不可能有橋墩能長到1000多米高。
李桂林不請自來,一個皮膚黝黑的男人興沖沖迎了上去。李桂林知道找對了“廟門”:眼前站著的阿木鐵哈是烏史大橋鄉(xiāng)黨委書記,兼任甘洛縣蘇雄區(qū)教育組組長。
阿木鐵哈的熱情換來的是李桂林的牢騷:二坪老百姓連茅房都認不到,連錢都不認得,你這領(lǐng)導怎么當?shù)模浚?/p>
阿木鐵哈也不急也不火,叫他有事慢慢說。李桂林便把剛才如何碰到母女倆,以及女孩母親講的事從頭到尾講了一遍。講完又是一個疑問句:啥年代了,怎么還是這個樣子?
話不說不清,理不辯不明。阿木鐵哈把李桂林請進辦公室,遞上一杯茶的同時說,家家都有一本難念的經(jīng),二坪這本有多難,李老師你有所不知。
水汽裊裊,像阿木鐵哈的話語不疾不徐。甘洛縣在涼山州最北端,大橋鄉(xiāng)(當?shù)厝朔Q烏史大橋鄉(xiāng)為大橋鄉(xiāng))在甘洛縣最北端,二坪村又在大橋鄉(xiāng)最北端。這里算得甘洛縣最邊遠、最艱苦、最落后、最貧困的村子了,不通水、不通電、不通路、不通郵,全村百余戶人家,差不多算得上與世隔絕。懸崖峭壁上的木梯是村民進山出山唯一的路,上不沾天下不挨地,空著手走都能嚇死個人。日子自然沒法好得起來,全村清一色茅草房,洋芋、酸菜湯和玉米饃饃,是飯碗里年復(fù)一年的“老三樣”。二坪村老年人都是“睜光瞎”,直到1968年,縣教育局花了2000塊錢,修建了總面積不超過120平方米的2間教室、1間寢室。日子苦成黃連,如何留得住外地來的老師?學校建好后,先后來過3個公辦教師,卻一個個削尖腦殼往外跑,學校不得已關(guān)了門,從1979年一直關(guān)到如今。
阿木鐵哈講到這里,李桂林心中好奇變成了憤憤不平:這些老師——還是公辦——咋就狠得下那個心!
阿木鐵哈兩手一攤: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腳桿長在人家身上,我也沒有辦法。
沒有辦法就不能想辦法了?!李桂林難以理解也無法茍同。
阿木鐵哈苦著個臉:腦殼皮差不多都摳破了。
李桂林鼻孔里“哼”一聲,說的比唱的好聽!
阿木鐵哈就有些激動了:李老師,你可不能這樣說。我還派人找過你呢,不也照樣請不動嗎?不過今天你既然親自找上門來,二坪娃娃就有書讀了,我代表大橋鄉(xiāng)黨委政府歡迎你、感謝你!
李桂林原本只想上一課就抬腳走人,沒想到阿木鐵哈會拿自己的棍子戳自己的眼睛,更想不到他會挽個圈套讓自己往里鉆。李桂林忙不迭交了底:可以教書的大有人在,隨便找一個不就行了?要不是我在馬托那邊教著書的,答應(yīng)你也等不到今天!
說得輕巧,抬根燈草!阿木鐵哈也是急了,二坪幾百人全是彝族,根本聽不懂漢話。會打彝語會說漢話,又會識字教書的,隨便找一個,哪有那么簡單!
可我一個雅安人到你們涼山代課,這是八鞭子也打不到一起的事!李桂林有意把話說得很硬。
一座山分不開一個天,一條河隔不斷一家人。你我都是彝族,如果有條件為同胞做一點事,同樣都是活著,活得不是更有意義嗎?阿木鐵哈的聲音上像是壓著一個秤砣。
阿木鐵哈的話讓李桂林陷入了沉默。沉思良久后,他說:我想想辦法,幫你找一個老師。
李桂林以為阿木鐵哈聽到這話臉會笑爛,怎料他眼皮也沒往上抬一抬。知道阿木鐵哈擔心自己是空口說白話,李桂林打下“保票”:如果我找不來人,到時候上山的就是李桂林!
李桂林不是那種“說過風吹過的人”。承諾為二坪村找代課老師前,他在心里算了筆賬。馬托村彝漢雜居,會彝語的中學生少說有10多個,如果把范圍擴大到小學生,100號人只多不少。在上百人里找一個代課老師,李桂林相信,這比“抬根燈草”輕松多了。
李桂林后來才知道,這根“燈草”竟重于泰山,這句承諾是作繭自縛。
一連幾天,李桂林早出晚歸,把村里符合條件的人訪了個遍。先是找識字的彝人,可他們的問題如出一轍:你咋不去?難道你不是彝族?要我去那個屙屎不生蛆的地方,不如直接叫我出家當和尚!無奈之下,只要識字的他都去找,可人家的話一個比一個說得難聽。也有那么兩個多說了兩句,隱隱透露出那個意思,可一聽說每月只有100元,就又都三緘其口。李桂林不得已把視線放到村外,又把雙腿挪到了外鄉(xiāng)。閉門羹吃了一碗又一碗,李桂林仍不甘心,發(fā)動親戚朋友四處發(fā)布“尋人啟事”,可折騰來折騰去,終是一無所獲。
暑熱正在退去,暑假就要結(jié)束,坐在自家小院核桃樹下,李桂林卻像坐在了一個火盆子上。眼看就要開學,親口應(yīng)下的事八字還沒一撇,他心里有一只貓在不停伸爪子抓撓。
太陽就要落山時,一個身影出現(xiàn)在小院門口。來人阿木什打,受阿木鐵哈指派來找李桂林要人。
“新郎”娶親來了,“新娘”還不知在哪兒。李桂林知道,這頂“大花轎”,只有自己乘了。
聽說李桂林要隨阿木什打去二坪,剛剛還忙著為客人遞煙上茶的李洪云臉色一下垮了下來。他把李桂林叫到屋外,一句話亮明態(tài)度:不行,說上天去也不行。
但我已經(jīng)答應(yīng)人家了,總不能說話不算數(shù)。李桂林本想再說一句,你以為我愿意啊,當初沒管住嘴巴,這會兒也后悔得要死。但這次他管住了嘴巴。
就說我不同意!李洪云想了想說。
我也不是三歲娃娃,拿你當擋箭牌,不合適。一邊這么說,李桂林一邊想,人再怎么窘迫,還是要給面子一個擱處。
豆芽長到天還是下飯菜,你活到100歲還是老子的兒!父親聲音往高處抬得很快。
爭下去不僅于事無補,鬧不好還會父子反目。李桂林沉吟半晌,依了父親:就按你的意思吧。不過以后要是有人說我們李家信用不好,這口黑鍋你得自己背著。
李桂林使的是緩兵之計。第二天,黑咕隆咚中,他和阿木什打偷偷摸摸出了門。
陸建芬兩天前去了娘家,李桂林知道,無論如何,必須給老婆打聲招呼。從萬里村到賈托村,先要翻過一道梁,再要越過一道溝,一走就是兩個小時。越是靠近賈托村,李桂林越感到呼吸急促——從小到大,這是他第一次以逃跑的方式離家出走。
李桂林一大早出現(xiàn)在眼前,陸建芬知道有大事發(fā)生。果然,聽說他要去二坪當代課老師,陸建芬急得淚潸潸、頭涔涔。
只是去看看,不行我就回來。李桂林不敢多說,他怕說多了兩條腿不聽使喚。
離開賈托時,李桂林沒有回頭。沒有回頭,李桂林仍看得清楚,陸建芬木訥訥站著,兩行淚流成了河。
從賈托走到烏斯河已是日上三竿。從烏斯河走到雪區(qū),又是一個半小時。早就等在這里的幾個二坪村民等來了支書和老師,卻沒有等來老師的行李和開學必需的書,眼睛里空得有如經(jīng)過了一場浩劫。
只有走一步看一步了,他們和李桂林想到了一處。
一座顫顫巍巍的鐵索橋橫在大渡河上,不寬的橋面上稀稀拉拉鋪著木板。透過木板縫隙,不想看也看得清楚,大渡河以一瀉千里之勢奔涌向前,像一萬匹烈馬在奮蹄疾馳。浪頭拋得很高,比浪頭更高的是河水發(fā)出的吼聲。壯著膽子走到橋中央,李桂林雙腿變得虛軟起來——橋面上缺了兩塊木板,空出來的地方像血盆大口。
過了這座橋,接下來的路再怎么也要好走些。李桂林當時是這樣以為。他哪里知道,這還只是毛毛雨,稱得上暴風驟雨的考驗還在后面。
橋的盡頭是山路起點。山是真陡,路是真窄,石子遍地的路面是真滑。力氣用在了對付比老家難走三倍不止的路上,從路上經(jīng)過的時間于是成了一個模糊地帶。走不出幾步,李桂林就會停下來抹一把汗,趁機看一下潛伏在進入視線以外的村子是不是露出頭來。終于,看不見的前方傳來幾聲雞鳴、幾聲狗叫。李桂林興奮極了,他問走在前面的鐵拉阿木,這是要到了?
答話的卻是阿木什打:快了快了。
李桂林心里踏實下來。要是再走不到,他是真不想走下去了。
終于走進一個村莊。李桂林檢閱著眼前這個不知道在自己想象里出現(xiàn)過多少次的村子,覺得很像,又似乎不像。至于像在哪里,不像又在哪里,卻又說不清道不明。走著走著,村子已被拋到身后,領(lǐng)路的阿木什打卻還沒有停下來的意思。李桂林急了:這是要往哪里走,這是怎么回事?
剛剛經(jīng)過的是田坪村,二坪村就在前面,真的不遠了。烈日暴曬下,阿木什打的臉紅得發(fā)亮。
路越來越窄,山越爬越陡。走了大概又一個從橋頭到田坪的距離,阿木什打轉(zhuǎn)過身,沖李桂林笑笑:就在上面。
前面已沒了路,只有一道斷崖佇立眼前。緊挨斷崖搭著一架木梯,幾乎與地面垂直。木梯骨架是兩根碗口粗的圓木,圓木上每隔二三十厘米有用刀砍出的凹槽,凹槽里用鐵絲綁著木棍,作為梯步。
黃鶴之飛尚不得,猿猱欲度愁攀緣。這哪是上山,簡直就是上天!李桂林倒吸一口冷氣,雙腳像焊牢在了地上,想挪也挪不動,想提也提不起?;谝庠谒男睦锓瓭L起來,要是聽了父親的話,或者自己不好奇找到大橋鄉(xiāng)上,今天就不會吃這個苦受這個罪。
雖然后悔,李桂林心里仍是明白,除了上山已無路可走——就是在梯子上丟了命,也不能在眾人前丟了臉!
前邊兩個人開路壯膽,后邊兩個人壓陣看護。牙關(guān)一咬,李桂林上了木梯。梯子一下哆嗦起來,伴著“吱吱呀呀”的響聲。
又一副木梯橫在前方。木梯以上,隔著一塊呈70度匍匐的巨石,是一架同樣筆陡卻比之前高出兩倍的天梯。
鐵青著臉,李桂林沖阿木什打說:我不去了。
阿木什打沒有看他,而是朝隨行村民使個眼色:給我捆上!
還在雪區(qū)李桂林就看到鐵拉阿木肩上搭著一圈麻繩,卻萬萬沒想到他們會來這么一手。不敢亂動又不甘就范,李桂林又急又氣地沖阿木什打嚷了起來:還有沒有王法!
接下來又爬過四道木梯,走過幾段險道。剛剛感到路好走些,一道天梯無處生根的陡壁擋住去路。貼著陡壁,一根金剛藤軟軟垂落下來。不用說也知道,越過這段懸崖,只有靠兩手抓住藤條往上拉,雙腳踩著石頭往下蹬。
過了這道坎,真的就不遠了。見李桂林氣呼呼杵在原地,也不邁步,也不說話,阿木什打賠笑說道。心里是虛的,阿木什打說出來的話也是虛的。
過去?飛過去?!李桂林話里有不解,有怨氣。
天梯都上得來,這里就過得去。阿木什打胸口往上挺了挺。
萬萬沒想到李桂林會來這么一句:到此為止吧,咱們各走各的!
這么說的意思就是不上山了,要往回走了。阿木什打沉吟半晌,變了語氣:李老師,你老師都當?shù)孟聛恚偛荒苷f變卦就變卦了吧?
李桂林盯著自己的腳尖:我是說過上山,但沒說上山教書。
可你現(xiàn)在還在半路上就要往回走!阿木什打似乎是下定了決心,非把李桂林拉上山去不可。
誰叫你們一而再再而三騙人。要說我不仁,也先是你們不義!嘴上說著話,李桂林心里響起另一個聲音,堅決不吃那一套。
但是……你看看都啥時候了,回得去嗎?何況這個路,你保證自己能下得去?阿木什打眉頭皺得比鼻子高。
那是我的事,不用你操心!石頭就夠硬了,沒有李桂林嘴硬。
再這樣下去,天上太陽就沒有耐心陪他們了??纯创诡^喪氣的李桂林,看看灰不溜秋的幾個村民,看看天,看看身后的路和前方陡壁,阿木什打掐滅手中煙頭,直直盯著李桂林:你以為我們二坪人那么沒志氣?現(xiàn)在我就明明白白告訴你,今天咋樣把你接上來,明天就咋樣把你送回去!
李桂林沒有再多說什么,他在心里發(fā)誓:不管你說的是真是假,過了今晚,不下山去我就不叫李桂林,改叫林桂李!
夜幕合攏前,李桂林終于遠遠地看見了二坪——這個他在童年里就聽說過,如今卻讓人如蹈水火的村莊。
眼前這硬骨頭,流汗的人
如一枚天生的胎記
一顆牢牢的鉚釘
釘入她的青春到死亡
伴隨不可知的一生
——彝族詩人魯娟《愛情》節(jié)錄
熱臉貼上冷屁股。李桂林用這句俚語表述初到二坪那一夜的情形。他曾經(jīng)覺得這樣的比方不雅,甚至粗俗??墒且獪蚀_描述當時的場面和自己的心情,他又覺得非用這樣的比方不可——相對于二坪人的“熱臉”而言,自己當時確實就是一個“冷屁股”,僵冷、麻木、沒有一絲熱氣。
村口黑壓壓站著一群人。沒有整齊劃一的口號,沒有激動人心的掌聲,只有一張張或興奮、或羞怯、或緊張的臉,只有一雙雙充滿期待的眼睛滴溜溜在自己身上打轉(zhuǎn)。李桂林很難判斷人群是不是因他聚攏,他唯一相信的是,過了今晚,他將從哪兒來回哪里去,同眼前這絕大多數(shù)的人一別兩寬,后會無期。
但李桂林還是沒管住自己的眼睛。他的目光從一張張臉上經(jīng)過,反射回來憂傷。他想讓目光停下來,不要一路走下去,因為每往前一步,他心里的憂傷都在往厚里堆積。然而他并沒有說服自己的眼睛,并放棄了徒勞無功的努力。這是怎樣凄涼的一個場景??!男女老少近百號人,沒一個身上衣著完整,更談不上得體、潔凈。老人們披著破舊氈子,或是臟得難辨其色的羊皮,氈子和羊皮并不能遮住每一個需要遮蓋的地方。中年婦女們雖說多數(shù)能勉強遮羞,但披掛在身的不是尼龍口袋做的褂子,就是補丁重補丁、三寸不同色的破衣爛衫;男人們多數(shù)赤裸上身,褲子漏洞百出;孩子們大的背小的,男孩女孩,一個個半光著身子……
深山里的“坪”和高山上的“?!币粯樱蠖嘈〖冶逃?。恰恰因為迷你,反而叫得大氣,表達的是珍視,寄予的是一種樸素而寬廣的理想。幾乎呈垂直抬升的大山,從海拔600米的雪區(qū)到2800米的山頂,只在海拔900米、1800米、2200米處有不大于30度的緩坡,被勉為其難當了平地,第一臺叫田坪,上面兩臺分別叫二坪、三坪。田坪不大,但水源尚好,仿若沙漠里的綠洲。三坪風硬,冬天里寒冷異常,已經(jīng)幾十年無人居住。二坪并不是渾然一體,3個自然村是三塊從山上凸出的巖體,從三坪俯瞰,像三個張得很開的腳丫。村里住著百來戶人家,1組30來戶,2組20來戶,3組戶數(shù)大約是1組2組相加。在田坪和田坪以下、大山以外的人們語境里,三坪是這座山的最高處。按理三坪往上600米才是山頂,但那里已是野獸出沒的森林,不是人類實際控制的領(lǐng)地,被他們自動忽略掉了。三坪的人全部搬走后,人們再說高山頂上時,腦子里現(xiàn)出的便是二坪的影像:以木架為基礎(chǔ),編上籬笆,蓋一層茅草,一個個碉堡般的窩棚便是一戶戶人家。山風凄厲,從屋蓋掠過,從茅屋穿過,聽來如泣如訴、如怨如怒。不時有茅草被風卷起,在空中打著旋兒,似乎要奪路狂奔,似乎又無路可逃。
一根茅草在李桂林臉上終止了逃奔。也許是被細而堅硬的茅草刺疼了吧,李桂林牙齒咬著嘴唇。阿木什打見狀,像是對李桂林說,也像自言自語:二坪人吃了沒文化的虧,這個虧,還不知要吃到哪年哪月!
李桂林想搭句腔的,忍了忍,嘴巴終是沒有張開。
晚飯安排在木呷舉打家,除了接應(yīng)李桂林上山的人,幾個村組干部也都在場。火苗從火塘里躥起很高,火塘邊,一壇香味撲鼻的稈酒、幾缽黃燦燦的坨坨肉,還有一大盆土豆燉雞,無不傳遞著一個強烈信號:今夜,二坪人是以彝家最高禮節(jié)歡迎李桂林。
李老師,你先來一折折!阿木什打扶著插在酒壇里的秸稈,向李桂林發(fā)出邀請。
我今天兒頭暈,喝不得酒,你們盡興!李桂林這么說全因內(nèi)疚。過了今夜他就走,話已說開了,人家仍如此熱情,他臉上燒得慌。除此之外,李桂林也想讓自己保持清醒:上攻伐謀,他們這是在打感情牌,博取自己的同情心。
見李桂林坐著不動,阿木什打關(guān)切地問:李老師是路上受驚了吧?其實現(xiàn)在的路已經(jīng)比原來好走多了,原來天梯那一段,我們?nèi)亲ブ捌咸烟偕舷?。直?983年,鄉(xiāng)上條件好了一些,才組織修建了這7道天梯。
你是不知道,沒修天梯之前好些人一輩子沒出過村!比起當年,現(xiàn)在的路好走多了!木呷舉打接話。
李桂林這時候該說一句話,咳嗽一聲也算。大約屋子里的人都這樣認為,包括李桂林??伤麤]有。
話又說回來,這路連我們自己走都覺得惱火,李老師頭一回上來就順順利利,已經(jīng)很了不起。李老師喝上一折折,算是壓壓驚。阿木什打的熱情好像與生俱來。
李桂林終于說話了:受驚說不上,受騙倒是真的!
李桂林有意把話說得很難聽。他怕自己一旦進入某種情緒里面,再跳出來就難了。他在心里告誡自己,長痛不如短痛,倒不如把臉撕破,免得明天離開時藕斷絲連,大家都難堪。
阿木書記是怕你一個人下不了山才堅持帶你上來,不要好心當成驢肝肺!一直默默吸著旱煙的什打阿麻忽地站起身,憤憤然瞪了李桂林一眼。
不要張起嘴巴亂說話!阿木什打?qū)χ泊虬⒙楹鹆艘宦?,把目光盯在自己腳尖上。
沉默,和寂寞的酒香一起,包圍了整間屋子。唯有火苗不知疲倦地舔著舌頭,釋放著最初的溫情。
過了不知多久,阿木什打重新打開話匣子:村里曾經(jīng)來過幾個老師,這個李老師你也曉得。因為條件差,待遇低,他們一個個人在心不在,一個娃娃也沒教畢業(yè)過。將心比心,人家要走,我沒話說。但他們有的人臨走之前,居然連寧愿討口要飯也不愿在二坪教書這樣的話都說得出來,這還像是老師說的話嗎?!二坪雖然窮,但我們窮得有志氣!
阿木什打?qū)⒁恢浑u腿塞到李桂林手中,在屋里環(huán)視一圈,接著說道:今天接李老師上山的人,明天負責把李老師送到雪區(qū)。話畢,他用夜色一樣深邃的目光盯著李桂林,就憑李老師能來這一趟,我們二坪人也要說聲感謝。從現(xiàn)在起,我們只吃東西,不說別的。
到了這個份上,再不說點什么就太不像話了??衫罟鹆诌€沒想好該怎么說,除了主人家和阿木什打、鐵拉阿木,剛才坐了半屋子的人已紛紛起身離開……
當晚,李桂林被安排住木呷舉打家。借著煤油燈發(fā)出的微光,他拿眼睛找了找床。然而,屋子里只有一個木柜,幾個壇壇罐罐。他相信這是光線不好的原因,他也相信,即使屋里點了兩百瓦的電燈,也不可能有更大發(fā)現(xiàn)。也是這時,木呷舉打走過去,從柜子里抱出幾件東西,在重新關(guān)合的柜面上整理出一個鋪位。一張山羊皮墊底,一床破洞連破洞的棉被鋪在上面,枕套里裝的顯然是蕎殼——從枕頭在木呷舉打手上塌方似的變形中就能看得出來。指著剛鋪好的鋪位,木呷舉打?qū)罟鹆终f:老師早點歇著吧,明天還要趕路。
你們一家子睡哪里?李桂林惴惴不安地問。話出口他就覺得這話問得實在愚蠢。木呷舉打起身鋪床時,他的老婆孩子已經(jīng)從不知什么地方拉出兩張竹席鋪在地上。此刻,他們已裹著羊皮和牛毛氈席地而睡。
木呷舉打看看老婆孩子,又看看李桂林:我們平常都睡火塘邊,習慣了。他說這話時臉上帶著笑,是那種不好意思的笑。窮是讓人自責,讓人臉上泛紅的病。
勞累一天,要在平時,不等腦袋挨著枕頭,李桂林就會將呼嚕打得山響??墒悄且灰梗罟鹆址瓉砀踩?,輾轉(zhuǎn)難眠。
李老師還沒睡著?是木呷舉打在問。
李桂林“嗯”了一聲,心想,沒有四點也有三點了吧。
是不是睡不習慣?木呷舉打心里的不安聽得出來:二坪條件艱苦,只能委曲你將就一下。說來你也許不信,就你床上這些東西,還是東拼西湊來的——羊皮是阿木書記家的,鋪蓋是所拉阿麻家的,枕頭是什打阿麻家的。這些就是村里的好東西了——一開始,大家以為你來了就不會走……
木呷舉打這一段話令李桂林百感交集。他自己也不清楚,讓淚花在眼眶里涌動的,究竟是同情、是感動,還是別的什么。
李桂林沒吭聲,木呷舉打的談興卻似乎因此受到縱容。他的講述和妻兒起伏不定的鼾聲混合在一起,同從白天的燥熱中沉靜下來的夜氣混合在一起。話題沉重,信息密集,任其一種似乎都令夜色變得濃重,這濃重像一塊不斷發(fā)育的石頭壓在李桂林胸口,讓他有跌向窒息邊緣的難受。
其實,木呷舉打只講了一件事。來來往往,反反復(fù)復(fù),講的都只是這一個話題——恢復(fù)二坪小學,讓村子里放牛放羊的娃娃,不再扁擔粗的“1”都認不到一個,這是二坪人巴心巴肝想的事情。時至今日,李桂林幾乎還能一字不差重復(fù)木呷舉打說過的這一段話:只要學校重新開課,娃娃們就可以讀書;讀了書,就會說漢話,就會數(shù)錢、算賬;等他們會說漢話會數(shù)錢會算賬,就可以下山找“副業(yè)”了;只要能找“副業(yè)”,鹽巴錢就有了,大米飯就有了,村里的女子,就不牽了線地往外嫁,村里就沒有那么多光棍漢了……
臨到天亮,李桂林才在木呷舉打夢囈般的講述中迷迷糊糊入睡。在夢里,他變成了一個學生,獨自一人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一遍遍朗讀著“春天來了”的課文。
清晨,陽光普照下的二坪儼然一個童話世界。一座座茅草屋就像一座座神秘城堡,而那些活躍在枝頭的喜鵲、松鼠、百靈和叫不出名字的小生命,似乎才是這座寨子貨真價實的主人。此情此景讓李桂林心生感慨:二坪,多么需要這活潑的舞蹈、嘹亮的歌聲!
信步走到3組,他又有新的發(fā)現(xiàn)。
二坪村其實是一個石頭陣。一個個重達幾噸、幾十噸、上百噸的石頭,或短或長,或方或圓,或躺或站,隨意散布在路兩側(cè)、茅屋旁、地中間,以致你不知道是房屋分布在石頭中,還是石頭分布在村落里。走著走著,仿佛就進入了一個石頭迷宮。路邊,一塊從中間裂開的巨石磁鐵般吸住了李桂林的視線。這是一塊接近正方形的石頭,石頭中間位置有一道“V”形裂口。一棵核桃樹從石縫間探出身子,3米多高的軀體,揮舞著生命的熱情。在小路另側(cè),一棵高矮相當?shù)暮颂覙湔灾贝躺n穹之勢,在一塊巨石頂部迎風起舞!
生命竟可以如此頑強,如此執(zhí)著,如此石破天驚,如此頂天立地!李桂林內(nèi)心一陣震顫,一個熟悉的句子在腦子里冒了出來:人,只要有一種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艱苦都能忍受,什么環(huán)境也都能適應(yīng)。他清楚地記得,上中學時,丁玲這段話,曾經(jīng)是他的座右銘。那個時候,為了不遲一分鐘、不落一節(jié)課,李桂林常常起早貪黑、忍饑挨餓。冬天里,走在放學路上天就黑了;有時候,稍稍起遲了一些,來不及吃飯就要趕去上學。后來在馬托代課,就是因了這句座右銘,就是憑著不給退縮找理由的意志,他才讓學生成績一次次放了“火箭”。記憶蘇醒,李桂林心間涌起深深的自責:李桂林呀李桂林,你真的是長人不長心!以前能做到的事情,現(xiàn)在咋就不能做到了?兩棵不通人情的樹在如此惡劣的條件下都能活得如此精神,你有什么資格說來就來,說走就走?
正是這時候,阿木什打找了過來:李老師,管它吃好吃歹,去我家填填肚子,一會兒下山才有力氣。
要不,你先帶我去學??纯??李桂林看著阿木什打,目光沒有躲閃。
去學校?!阿木什打以為自己耳朵出了問題。
去學校。李桂林以重復(fù)表示肯定。
說是學校,其實只是一片斷壁殘垣。幾間低矮的土坯房,屋頂殘缺不全,墻面坑坑洼洼,墻根處大洞連著小洞,洞口的土堆說得清楚,這里已經(jīng)被老鼠實際控制。不大的操場上雜草叢生、碎石遍地,牛和羊擺下的攤子隨處可見。要不是阿木什打說得清清楚楚,誰又敢相信一所學??梢曰膹U成這般模樣?
李桂林從教室前走到操場上,從操場上走到教室前。教室沒上鎖,李桂林抬手一推,“吱呀”一聲,門開了。黑板是幾塊木板拼成,四個邊沒一個齊整。沒有講臺,老師的講桌和學生桌凳一樣,造型笨拙,色澤陳舊,斜斜歪歪。他在講桌邊停了停,抬腳走向教室后排,每一步都走得很慢。透過窗格,阿木什打發(fā)現(xiàn),當李桂林從覆著厚厚塵埃的桌凳旁經(jīng)過,他的眼神里有一種和別人打量這些物什時不一樣的東西。阿木什打說不出那究竟是什么樣的一種東西,但他感覺得到,李老師好像對這些桌凳很熟悉,而且交情很深。
學校停辦后,慢慢就荒成了這樣。迎著緩步走出教室的李桂林,阿木什打說,有一次下了大雨,泥石流把擋墻差點毀掉,真要哪天山洪又來,學??峙戮统蓮U墟了。真要沖個一干二凈也好,眼不見心不煩!
真要沖得一干二凈了,拿什么地方給娃娃上課?李桂林脫口而出。
光有犁耙沒有牛,犁耙還不是一個擺設(shè)!阿木什打說得有氣無力。
假如又有牛了呢?李桂林不緊不慢說了一句。
阿木什打苦笑一下,沒有吱聲。
來都來了,我不走了!李桂林盯著阿木什打,聲音抬高八度。
說句實在的,李老師,你腦殼里頭想的什么我心里有數(shù)。雖然李桂林看起來一臉認真,阿木什打仍然相信,這不過是一個玩笑,只不過李桂林開得比較認真。
李桂林盯著阿木什打,斬釘截鐵說:書記,請你記住了,從今天開始,我李桂林就是二坪村的人!
李桂林還是下山去了。臨出發(fā),他沖阿木什打甩下一句話:給我三天時間,把家里的事情安排安排。三天后如果你在二坪村沒看見李桂林,唯一的可能是這個世界上沒了這個人。
回到家天已擦黑,父親給他滿上一杯酒,再給自己滿上。早曉得你屁股沒坐熱就要往回走,父親酒杯一端,得意地抬起頭來。
你咋曉得的呢?李桂林的酒杯停在空中。
就憑我是你老漢兒。那地方鬼都留不住,何況你娃娃……
李桂林印象中,父親很少這樣自信。萬里村地勢雖不及二坪陡峻,有的是嶙峋危巖。自小在高山大嶺間長大的娃娃都有一股桀驁不馴的野勁,到了七八歲,上山打草、爬樹捉鳥的本事也都長了出來。李桂林卻自小性情安靜,和同齡人比讀書比考試他不會吃虧,可要比“野”比“蠻”比“膽大”,他還真要“謙虛”得多。有那么一次,因為同學當眾用很難聽的話對著他說出個“膽小鬼”的意思,父親還找對方家長交涉過幾句。
回來收拾一下,辦好交接,我就正式上山了。李桂林拿酒杯和父親輕輕碰了一下。
你再說一遍呢?!李洪云端著酒杯的手停在了半空中。母親常聯(lián)珍這時也從廚房走了出來,妻子陸建芬跟在她身后,手里抱著剛滿一歲的兒子李威。
過幾天我就上二坪去了。李桂林盯著手中酒杯說。
娃娃,你不是喝多了吧?常聯(lián)珍擔心地看了兒子一眼,又沖李洪云嚷道:少喝兩口貓尿不行嗎,你看這都說酒話了。
這不是酒話。我已打定主意,到二坪教書。李桂林放下酒杯,定定地看著母親,盡量把每一個字都說得清清楚楚。就在母親數(shù)落父親的時候,他想明白了,這一關(guān)遲早要過,不如有話放在桌面上,自己干的又不是見不得人的事,用不著躲躲藏藏、偷偷摸摸。
娃娃,你吃得了那個苦嗎?母親拿衣角一遍遍揩著手,就像手上有什么東西揩不下來。
其實,二坪和萬里地形差不多,李桂林咧嘴一笑,說那里有多懸多險,一大半是吹牛不打草稿。你們想想,真要有那么夸張,我還上得去,我還下得來?再說,我最多在那里干上一兩年,眨個眼的事!
沒吃過豬肉,老子總還見過豬跑。不要說一兩年,你在那里撐上三個星期,老子都說你是梁山好漢。李洪云說完,把杯中酒一口悶掉,頭也不回進了房間。
父親的話在很大程度上表明了態(tài)度,也安撫了母親,母親本來還想說點什么,卻又找不到一句合適的話,只好嘆口氣,轉(zhuǎn)身出了堂屋。
只剩下陸建芬這一關(guān)了。李桂林用帶了問詢也帶了不安的目光看她,怎料她的目光里也是問詢也是不安:娃娃這么小,你真的狠得下這個心?!
李桂林埋下頭:我……
陸建芬拉住他的手:啥都別說了??v然一百個不愿意,我還是不能不伸手拉你??偛荒茏屓苏f我們?nèi)耸且患胰?、心是兩條心,讓你在人面前抬不起頭來。
1990年9月7日,向萬里村小提交辭職申請的第二天,從二坪村回到萬里村的第三天,李桂林扛著鋪蓋卷又一次去了二坪。他只用一句話就說服了試圖挽留他的村小領(lǐng)導:萬里已經(jīng)有一所學校,而二坪至今沒有一個老師。
把一片廢墟變成學校需要多長時間?李桂林給出的答案是23天。10月1日是國慶節(jié),也是時隔10年,二坪小學迎來的第一個開學日。
李桂林在講臺上一站,就算全校教職員工都來了。他是校長,也是班主任,還是語文、數(shù)學、音樂、圖畫、歷史、地理、體育7個科目的老師。
教室里坐著大大小小高高矮矮34個學生。最大的木牛勞以14歲,最小的阿木支也已超過9歲。
沒有舉行儀式,也沒顧得上問候來看熱鬧的老鄉(xiāng),李桂林選擇了直接開課。他知道二坪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
上課,起立!李桂林發(fā)出口令。
然而,除了面面相覷,孩子們沒有任何反應(yīng)。
李桂林這才記起,二坪村的娃娃根本就聽不懂漢語。以前上課,對個別一道題講了三五遍還出錯的學生,情急之下,李桂林難免會冒出句“對牛彈琴”。然而這一刻,自己的話被學生當了耳邊風,李桂林不僅不生氣、不失落,內(nèi)心反倒涌起一股暖流來了。他對自己說,這不正是你來這里的價值所在嗎?大街上的一盞燈只是一盞燈,背街小巷里的一盞燈卻代表著所有光亮、整個世界,這是更有價值的付出,也是更有意義的存在!李桂林的眼眸漸漸變得明亮,變得通透,變得暖意融融、山高水長。
大歇打——
大歇打——
起——立——
起——立——
高山之巔,白云生處,在一個以國家名義為之慶賀的節(jié)日里,在一曲以“起立”為序曲的旋律中,一所只有一名老師的“雙語學?!?,迎來了站在秋天門檻上的明媚春天。
都說萬事開頭難,事實上,還沒等到開學,難題就一道接著一道。教室是一回事,課桌是又一回事——單是破舊倒也罷了,可哪怕是把缺胳膊短腿兒的桌凳加在一起,也不過20來套。23天時間,到哪里去找那么多桌子板凳?圍著操場走了兩圈,李桂林一籌莫展。巧媳婦難為無米之炊,李桂林找到阿木什打,這個地方?jīng)]法上課,希望村上想辦法提供一間現(xiàn)成教室,同時把桌凳配齊。阿木什打?qū)嵲拰嵳f,除了原來的學校,二坪村就沒有一間公房,沒有一間空出來的屋。
李桂林心里緊了一下又松了一下: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既然如此,我趁機開溜也就有了借口。李桂林心里的風箏還沒飛起來,阿木什打一把攥住了線頭。他目光炯炯地盯住李桂林:辦法倒有一個,就看你是不是誠心想留下來。
李桂林紅著臉,卻也強裝鎮(zhèn)定:這……還用得著問……嗎?
那就好辦!阿木什打眉頭舒展,雖然現(xiàn)成的教室沒有,像樣的桌凳也沒有,不過我們有一樣隨時拿得出來、從來消耗不完的東西——力氣。有人有力氣,就沒有干不成的事。
只是……等你們把教室修好,桌凳配齊,只怕是船都過了三灘。李桂林兩手一攤。
又不是懷胎生娃娃,要不了那么久!我向你保證,到了月底,百分之百把學校像模像樣交給你。要是怕我空口說白話,你立個字據(jù),我按拇指??!阿木什打認真起來樣子十分可愛。
別看你說得斬釘截鐵,其實你心里頭也沒底!李桂林也不怕惹火支書。
我心頭沒底,還是你心頭有鬼?!阿木什打意味深長地盯著李桂林。
李桂林臉又紅了。
從整修學校被提上日程到修繕工作全面啟動只隔了一天。筑墻用的墻板和夯錘在操場集合,修葺屋頂?shù)拿┎莺托扪a桌凳的木料堆成小山。村里壯勞力幾乎都出動了,起土的起土,背運的背運,夯筑的夯筑。手藝人更沒一個閑著,石匠采石,篾匠伐竹,木匠們則變戲法般讓殘缺不全的桌凳生出胳膊長出腿兒。全村人都動起來了,就連送飯到工地的老人孩子,也趁等著收拾碗筷的工夫遞幾塊石頭,抱幾捆茅草。人們認真、投入、興奮的樣子,足以讓一個不明就里的人以為,這是一個神秘的族群在以一種獨特的方式歡度節(jié)日。
李桂林當然也沒閑著。拿慣了教鞭的他陡然和石頭泥巴打起交道,腰硬得像根木桿,手不爭氣地起了泡。怕人笑話,李桂林拿竹簽一挑,泡就成了繭。不到十天,李桂林臉上像刷了一層黑漆,而煥然一新的二坪小學,也以低調(diào)的別致矗立在高山之巔。
學校有了,老師有了,學生花名冊還是白紙一張。阿木什打繼續(xù)帶人清理操場,李桂林則抽出身來,一家一戶摸底調(diào)查,招兵買馬。不出三天,招生花名冊上,聚起34個娃。
見到李桂林和跟在身后的兩匹騾子,烏史大橋鄉(xiāng)中心小學校長阿木克都著實吃了一驚,而他的一席話,則讓李桂林結(jié)結(jié)實實嚇了一跳。校長吃驚的是李桂林居然真的領(lǐng)書來了。阿木鐵哈曾經(jīng)給他說過,這學期,有個叫李桂林的漢源人要到二坪代課。阿木克都當時就想,要不是阿木鐵哈在開玩笑,就是那個姓李的漢源人在開玩笑。公辦教師都留不住,一個年輕后生,又是代課老師,還是外地人,瘋了才去二坪。所以,新學期訂購教材時,中心校壓根就沒把二坪小學計劃在內(nèi)。
沒有教材,豈不是要讀天書?李桂林沖阿木克都嚷了起來:二坪到底是不是你的“防區(qū)”?如果是,你這是丟了陣地!
見他動了氣,阿木克都賠起笑臉:就算千錯萬錯,也是木已成舟。不這樣已經(jīng)這樣了,這學期你自己想想辦法,下學期我保證一本不少給你。
除了打劫,還有啥辦法?!李桂林急得氣都喘不勻凈了。
阿木克都眼睛像劃著的火柴頭發(fā)出亮光:打劫!對,就這么干!
也不知究竟是自己發(fā)著高燒還是對方吃錯了藥,這話聽得李桂林一時竟有些糊涂。就算占著天大的理,不管打什么劫,打誰的劫,都是干不得的事。阿木克都卻給了“打劫”不一樣的注釋:你之前不是在漢源教書嗎?你可以去原來的學生中找找,他們用過的書或許還在。
書是二手的先不說,學生們手上的書是不是還在,這是一個未知數(shù)。然而,縱然有千般不甘萬般為難,李桂林仍是清楚,人間有多少路走著走著就斷了,人到絕境,能有一座獨木橋,能有一線生機,已經(jīng)不失為一種幸運。至少,它讓你凌空高蹈的念想,不至于在眨眼間一落千丈。
想到這里,李桂林托人上山告訴阿木什打,因為沒書,沒法按時開學,不過李桂林說話算數(shù),10月1號,就是天上下刀子,二坪也要響起讀書聲!
回家要經(jīng)過4個村6個組。一路走一路問一路解釋,李桂林就想知道,“打劫”舊書的辦法到底行不行得通。驗證的結(jié)果讓人喜憂參半,喜的是不管認識不認識,不管大人孩子,只要他講明來意,只要書還在,人家都會大大方方給他。讓他憂心忡忡的則是山區(qū)人戶分散,看起來近在眼前的一戶人家,往往要爬坡上坎走半天才能走到跟前。跑了路流了汗就能尋到書倒也還好,只是剛?cè)雽W的娃娃哪里懂得心疼書,試剛考完就從收荒匠那里換了錢換了冰棍。折騰一天下來,李桂林只找到5本《語文》、6本《數(shù)學》,而且其中4本已破舊不堪,有2本甚至沒了封面。
李桂林還在路上,天已黑成鍋底。等他到了家,陸建芬看著灰頭土臉的丈夫,既心疼又心酸。邊刷鍋煮面,陸建芬邊對他說:你又不欠二坪什么,為啥非要自討苦吃?既然連課本都沒有,不如將就有機可乘,一走了之!
走?學校都修好了,學生都報名了,往哪里走?李桂林說話的同時,沒有停下手上動作。手上那本語文書,書角都成卷心菜了,他一遍遍用手指將翻卷著的書角往外梳理。
第二天麻麻亮,斜挎一個背篼,揣著幾個土豆,李桂林再次踏上尋書之旅。萬里村、賈托村、大堡村、蘇古村……馬不停蹄,李桂林把鄰近村寨走了個遍。“廣撒網(wǎng),多斂魚”之間畢竟是逗號而非等號,回家數(shù)數(shù),課本還有一半缺口。橫下心,李桂林又把目光投向紅花鄉(xiāng)。那里遠是遠點,畢竟也有遠的好處——收荒匠去得少,捉到“漏網(wǎng)之魚”的概率就高。
二坪小學開學了!
a,o,e,i,u……讀書聲在教室里響起來了,從膽怯到不是那么膽怯,從不整齊到有那么一點整齊。讀書聲在教室里回蕩一圈,從屋頂茅草的縫隙間,從沒有玻璃的窗格里飄出教室,被金燦燦的陽光照亮,被喜鵲、斑鳩、畫眉的啼鳴托舉,同清澈明凈的風結(jié)了伴,飛過村莊,飛越峽谷,然后折返,進入自己的耳朵和心間。聽著這有如天籟的誦讀,李桂林有一種想哭的沖動。這一切有如夢境,而這比夢境還容易讓人生起不真實感的現(xiàn)實又如眼前晃動的一張張小臉那樣活靈活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