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明雪
摘要:一部分中職學生經歷了中考失利,自信心有所缺失。還有一部分中職學生由于原生家庭的影響,可能缺愛,叛逆,對學習喪失興趣。面對這樣一群處于青春期敏感階段的學生,我們該如何怎樣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讓我們的課堂其樂融融,其趣無窮呢?本文總結了作者在教學實踐中的感知感悟。
關鍵詞:師生關系;和諧;親和力;尊重;教師魅力
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要樹立開放的師生意識,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讓課堂生動活潑,讓學生發(fā)揮主觀能動性,從而想學和樂學。那么面對中職學生普遍對學習缺乏興趣,和老師關系緊張的特點,要怎樣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讓我們的課堂其樂融融,其趣無窮呢?
一、用關愛學生的親和力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古人云:親其師,則信其道。教師具有關愛學生的親和力,可以贏得學生的尊敬和信任,可以獲得學生的寬容和理解。教師的親和力本質上是一種愛的情感,核心是民主平等的思想,基礎是多元智能的理論,目標是個性發(fā)展。教師擁有較高的親和力,才會擁有寬廣的胸懷,才能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允許學生發(fā)展自己的特長,并真誠地幫助他們在本學科領域里獲得成功。
教師的親和力具體表現在:(1)在課堂上以良好的心境和飽滿的熱情投入教學。教學是一門有關“人”的工作藝術。人是情感動物,中職學生正處于感情最敏感和真摯的時期。教師課堂上以情激情,以火種點燃火炬,這樣激情燃燒,老師帶動學生的課堂,師生關系怎不融洽?(2)在學習上,用關愛和激勵來喚醒學生的自信,使他們獲得學習成功的喜悅。中職學生很多經歷了中考的失利,可能被迫選擇了中職校。在大部分學生自信心大受打擊,對未來充滿懷疑和迷茫的時候,利用“激勵”機制,發(fā)現學生的一點點成績,一點點進步,不斷地鼓勵他們,促使他們下一步做得更好。多提問學生回答問題,如果回答不上來或回答不完整,也要給學生留足面子,并給以適當的鼓勵和評價,用理解、尊重、關愛、傾聽、接納、修正等平等對話的交流形式來增加師生之間的親切感和互信度。(3)在思想和生活上,及時和學生溝通交流,關心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幫助他們克服成長過程中的障礙。我班級的一名男生是單親家庭,成長過程中極度缺愛,進入學校學習后,因其男生同桌在生活和學習上對他多有照顧,所以對其同桌產生了不一樣的情愫。該男生特別苦惱,糾結再三,來找我傾訴。其實該男生并不是真正意義的同性戀,而是因為長期缺愛,面對突然的關愛,而產生的感激情感居多。后來,在我的引導和開解下,該男生慢慢走出了困惑。當代中職學生思想活躍,思維敏捷,原生家庭比較復雜,接觸的新鮮事物也很多,是每個學生一生中最關鍵的選擇時期,學生思想波動大,情緒不穩(wěn)定,會給他們的身心帶來影響。作為老師首先不能落伍,可以花費一些時間去學習和了解他們的喜好。這樣在進行溝通交流的時候可以有更多的共同話題,也會對學生有更多的同理心,學生也會變得愿意和你交流。甚至有一些不愿講給家長的小秘密也愿意傾訴給你。這時教師一定要走進他們心中,為他們排憂解難,鳴掌加油。教給他們調節(jié)情緒的方法和技巧,努力給學生找尋自主思考、傾心交流、自主選擇的平臺,耐心聽取他們訴說自己的成功與失敗、快樂與煩惱,用寬容、信任、樂觀的態(tài)度給青春期思想波動的學生以充分的理解和幫助。
二、用尊重學生的驅動力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哲學家詹姆斯曾說過:“人類本質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边@是對人的本性的科學揭示,給我們一個啟迪:在實施教育時就必須要以學生為核心,以學生為本,也就是必須尊重、理解和信任每一個學生。
首先是要尊重每一個學生的人格。一般來說對優(yōu)秀的學生,尊重就很容易兌現,但我們更應清醒地認識到處于弱勢的所謂“差生”的人格尊嚴更應被維護。差生長期形成的自卑心理,很容易使內心的自尊之花凋落,而自尊心恰恰是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不可缺少的因素。我們班級有一位女同學,剛來我班級的時候是倒數第一,數學和英語剛開始都是考三四十分,但該學生很好學,特別不恥下問,我就經常鼓勵她“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放棄一定失敗”。終于在她堅持不懈的努力下,量變達到了質變,二年級的時候她的成績出現了逆轉,越入了我們班級前十,最后也順利的升學,考取了心儀的高校和專業(yè)。所以,教師要把特別的愛送給特別需要關愛的學生,決不能冷落、歧視他們,應在學習上、生活上給予他們更大的關注。真正從內心接納他們,尊重他們的人格,使學生感受到人與人的平等,以及被關注、被理解的溫暖。其次就是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尊重他們的個性心理。要堅持發(fā)揮學生的特長,揚長避短,使其主要方面能夠“大有所為”。那種課上課下、校內校外一律要求平均發(fā)展的作法,那種用強制手段去勉強形成學生興趣愛好的作法,用心雖好,效果卻很差,那是不可取的。再次,就是要尊重學生的不同見解。學生和老師是平等的個體,學生的思想盡管幼稚,但他們思維的靈動,想象的奇妙,常常令我們驚奇。鼓勵他們在課堂上發(fā)表個人見解,說實話、說真話,給他們展示自我、表現自我的機會,我們收獲的不僅是學生思想的成長,而且是“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的驚喜。這樣,尊重的環(huán)境中,孕育出的一定是師生關系和諧的奇葩。
三、用教師自身的魅力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法國作家盧梭說過:“你不是學生的榜樣,你永遠不能成功地教給學生任何東西?!狈▏骷伊_曼、羅蘭也說過:“要撒播陽光到別人心中,總得自己心中有陽光。”教師是旗幟,學生如影隨形般地追隨;教師是路標,學生毫不遲疑地順著標記前行。怎樣達到這一境界?要靠我們自身的魅力。
教師自身的魅力來源于善良和慈愛,在平等的基礎上善待每一個學生,不因為學習成績的好壞與家庭背景的不同,高看或歧視某些學生。教好每一個學生是我們的天職。我們要胸懷博大,容得下性格脾氣各不相同,興趣愛好互有差異的學生。我們不僅是學生的良師,也是慈愛的長者,更是學生的知心朋友;我們不僅關注學生的學業(yè)成績,也關心學生的思想品德與行為習慣,更把學生的喜怒哀樂、寒暑冷暖放在心間。教師自身的魅力來源于淵博的學識和較強的設計能力。具有扎實的本學科知識,具有廣博的社會知識、歷史知識,具有理論聯系實際的靈活知識,具有設計教學目標、教學過程、教學方法的能力,并且能將課堂教學設計得深入淺出、生動活潑。教師自身的魅力來源于巧妙的說話藝術。教師要經常讀書看報、看電視、上網瀏覽,了解國內外新聞,將新思想、新語言注入自己的課堂,說話有新意,教學有新意。另外,教師的談吐要有“文氣”,也就是談吐幽默風趣,雅俗共賞。無論課堂還是課下,老師的談吐贏得學生會心的微笑或者開心的大笑,在笑聲中使學生領悟知識的精髓,領悟做人的道理。具備這樣條件的老師不但在教育教學上游刃有余,而且善于處理、協(xié)調跟學生以及同事之間的關系,創(chuàng)造融洽和諧的工作氛圍。
投之以桃,報之以李;投之以木瓜,報之以瓊瑤。以真摯的愛心去換取學生真摯的愛心,以真誠的尊重去換取學生真誠的尊重,以自己高尚的品德去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品德,以自身的魅力去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我們的課堂定能其樂融融,其趣無窮。
參考文獻:
[1]董慧.淺談和諧師生關系的構建[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13(S1):10-11.
[2]王嗣勇.和諧師生關系的構建再談[J].讀寫算:教育導刊,2014(4):151-151.
[3]丁鈞.和諧師生關系及其構建[J].教師博覽(科研版),2011(6):23-23.